第0535章 不得其時(第3/3頁)

對於這群態度認真,任勞任怨的屬下,沈哲子非常滿意。他雖然沒有刻意經營,但是官署內氣氛卻很好,既沒有人浮於事的閑散之風,也沒有勾心鬥角的陰祟事跡。

不過這好氣氛只維持了一天,從傍晚開始,東曹官署門口便不乏台臣們在左近晃悠。起初東曹這些屬員們倒沒有察覺什麽異狀,畢竟他們還要埋首卷宗,根本無暇他顧。可是到了第二天,便有更多的人匯聚而來,甚至有人登門入內,興致勃勃的言起昨日台內發生的事情。

人沒有傻子,起先東曹這些屬官們雖然好奇於為何突然這麽多事務被分配到東曹,甚至有許多還超出職任。但是苦思無果,也只能認為是太保看重他們的辦事能力,所以重任相加。

可是聽到別的台臣們言起沈哲子昨日在台中的威風事跡,這些人哪怕再遲鈍也能想明白,這哪裏是什麽重任加身,分明是他們的曹首在外面惹了事,太保又不好直斥,以此薄懲罷了。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眾人再望向那些堆積如小山的卷宗,個個臉上都浮現苦色,繼而望向沈哲子的眼神也變得淒怨起來。

感受到諸多下屬們哀怨目光的注視,沈哲子也是不乏尷尬,索性將大批卷宗擺在廳堂內,以此來隔絕那些幽怨的目光。不過倒也不能因此與世隔絕,隨著他痛罵殷融的事情在台中傳揚開,交好者類似庾條、紀友等紛紛登門。

每當有客人到來,稱贊沈哲子辭鋒雄健,將虛名乏實之輩罵出台城,沈哲子總免不了要笑幾聲,謙稱作小試牛刀罷了,不足以誇。

這一點倒是真的,只能說殷融心理素質太差,要知道當年他入都爭娶公主的時候,幾乎是全城非議,被人當面羞辱都不是一次兩次,可他還不是硬撐下來了。假使沒有當年的堅持,如今他那麽罵殷融,難免又要被人指責貉子狂悖無禮,不識名士。

可是殷融就沒這種韌性,不獨自己滾出了台城,甚至連在台中擔任掾屬的兒子都召回了家。殷浩雖然沒有辭官,但也是少履台城。整整一大家子,居然就擺出一個與世隔絕的架勢。

這種行為邏輯,沈哲子也是費解。所謂的物議,雖然多有偏幫弱者,但問題是你要有存在感啊。一家人枯守庭門之內,死了旁人都不知道,更談不上關注度了。況且就算他家想等事態冷卻再為他謀,但問題是沈哲子一直活躍在時局中啊,哪會給其鹹魚翻身的機會!

因為當事另一方完全沒了聲息,於是台內每每論起此事,難免要在沈哲子戰績上再添濃墨重彩一筆。

當然這些也只是閑談,台臣們主要心神還是集中在近來劇烈變動的人事任命上。大量顯職在這段時間裏被人謀占,即便是無幸分一杯羹,單單旁觀這架勢,也能感覺到局勢在快速的推進演變。

就在這種熱鬧的氛圍中,最受人矚目的會稽內史人選也終於確定下來,王彬以侍中而任會稽內史,單車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