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白骨精(十四)

“電報還沒到麽?”洪楠風開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聯絡員。

聯絡員連忙搖頭,“學長,電報還沒到。”

洪楠風皺了皺眉,卻沒有多說什麽。按照以往的情況,電報應該已經到了。便是大宋首都設在杭州的時候,批準或者不批準的電報三天就能抵達洛陽。現在大宋首都遷到開封,便是一天不會有個來回,怎麽都該更快才對。

但是電報沒來,洪楠風也不能這麽簡單的出動。他只能宣布,“今天的學社學習會開始。”

大宋學社每年都要招收一些新人,是否有學社成員資格,對於個人影響極大。有志於加入學社的人同樣很多,學社每周都要召開學習會,學社正式成員與學社預備人員都會參加。作為洛陽稅務局的學長,洪楠風這次會議談起了稅收問題。

“諸位,你們現在認為還有誰是我們宋軍的對手麽?”

一眾人馬上搖頭,要是宋軍有什麽對手,那就不會如同現在一樣擴土萬裏。

“二十年前,大宋臨安朝廷還被蒙古人打得投降。為了突然間風雲變色。我就從咱們稅收的局面講起。”洪楠風三句話不離本行,而且他最熟悉的也就是稅收。

無論是北宋或者南宋,稅收據說到了一億貫錢。宋代交子一貫僅兌制錢770文,4貫制錢(4000文)才兌1兩白銀(南宋),北宋約2500制錢一兩白銀(37.5克),而宋代是實物稅收和貨幣稅收並行的,實物糧食以石計,藁秸、薪蒸(軍馬糧草)以圍計,布帛以匹計,金銀、絲綿以兩計,其中藁秸、薪蒸基本不值錢,一圍也就100文,一石糧食北宋大概300到600文,南宋則要2貫(1540文),帛基本與一貫錢一匹,絲綿一兩約0.4兩白銀,即800到1600文,而宋代歲入70%的數量是糧食和藁秸、薪蒸。

在趙嘉仁的時代,十幾年時間大宋稅收就全面改革。從實物稅與貨幣稅並行的方式,全面轉變到了貨幣稅的時代。

這倒不是說實物沒用,譬如北宋與南宋,田裏面的收成,稻谷有稻谷的稅收,稻草也要算一份收成。雖然理論上稻草這玩意也有很多用處,譬如趙嘉仁領導的宋軍在戰爭時代使用稻草繩子變成草袋,草袋裏填土用來修建臨時兵站。可這些玩意只是臨時用,在洛陽這樣已經被完全收回的土地上,就沒有這樣的臨時設施。

講了這些之後,洪楠風把結論告訴給眾人,“現在大宋每年收稅的土地大概到了十億畝,每畝地收取大概一貫交鈔的土地稅,光是這個數量就到了每年十億貫。除此之外,工業、海運、房屋稅,加起來也有大概五億貫。總數加起來就有十五億貫之多。從數量上,是北宋與南宋的十倍還多。大家覺得現今土地產量就有過去的十倍麽?”

有些老學社成員是知道這樣的數字,所以表示土地產量肯定沒有以前多。那些新成員根本沒有學過這些,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聽到以朝廷的角度看待大宋稅收,各個都很激動,也說不出的迷茫。

十五億貫交鈔是什麽概念,這幫人們根本想不出來。而且大宋現在已經推行交鈔,用紙質交鈔取代銅錢。現在的一貫錢,就是一千文。若是用文來計算,大宋的稅收每年到達了一萬五千億文之多。

見到這幫學社成員很多都是一臉懵,洪楠風繼續講道:“有人說趙官家橫征暴斂,把錢攬到他手裏。我問大家,現在的日子和過去的日子相比,你們覺得是現在好,還是過去好?”

這麽個問題,大家就很容易理解。那些普通人家出身的稅收人員當即表示,現在的日子比過去好。以前誰家的能夠用得起蠟燭,特別是硬脂酸這種上等蠟燭。與油燈相比,硬脂酸蠟燭是真的好太多。而稅務局的人員就可以用得起。

大多數人都如此表示。但是任何地方都有大多數之外的少數人,有位學員問道:“不是說當官之後就變了大富豪麽?我覺得咱們距離大富豪還是有差距吧。”

這話未免太實在,不少學員聽了這話之後先是一愣,接著露出各種尷尬或者不尷尬的笑容。千裏遠行為做官,要是做官不能發家致富,誰特麽吃飽了撐的去做官。和傳說中那種當了官之後就可以各種斂財相比,現在稅務局人員的收入和傳說的境界就有了不小的差距。

至少以現在的稅務人員的收入,他們是養不起三妻四妾,沒辦法和各種傳說中寇準那樣一頓飯十萬錢,尚且‘無處下箸’。

說這話的明顯是在開玩笑,這位二十來歲的家夥看到了洪楠風難看的臉色,當時就閉上了嘴。因為洪楠風的臉色代表他不高興。那表情證明洪楠風此時的心情與很高興相反,那是很不高興。

隨著氣氛怪異起來,本來也覺得這位開玩笑的眾人都知道玩笑開過頭了。大家的臉色也都變得正經,至少沒人再敢於此時不那麽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