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最後一場政變(22)

“有確切證據表明,杜邦家族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勾結了美共余孽對總統實施了暗殺行為,並在過程中故意混淆視聽、牽連其他財團……”

杜勒斯的語氣很平靜,平和地仿佛在闡述一件其他事情一樣,“總統衛隊根據FBI提供的消息,立即上門搜捕,在此過程中雙方發生交火,杜邦方面動用了步槍、輕機槍甚至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衛隊為了壓制對方火力,調集了自行火炮,最後消滅了負隅頑抗的對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衛隊方面犧牲不少,以至於其指揮官無視對手發出的投降信息而堅決予以了鏟除……”

“麥克唐納將軍已嚴厲訓斥了這種目無組織、紀律的行為,並進行了嚴肅處理,他本人表示會對此引以為戒並向我提出辭呈。”杜勒斯語調平靜地說,“我初步考慮後決定接受,畢竟這是一起意外事件,衛隊急於為總統報仇的心情可以理解——雖然做法是欠妥當的,麥克唐納將軍的去職已算是相當重的處分……”

“根據美國憲法,鑒於目前情況,本人將正式接任總統職務完成剩余的任期,同時國會、副總統都要盡快完成補選,恢復美國的正常政治生活……”杜勒斯掃視了全場一樣,口氣平靜地說道,“值此非常時期,剛才我與兩黨領袖和高層初步交換了意見,決定組建全國團結政府,實現跨黨派通力合作,由我擔任總統,推薦麥克唐納將軍擔任副總統,推薦艾奇遜先生出任國務卿!另外我本人不需要數量太多的衛隊,我會在接下去幾年內把總統衛隊縮小到4萬人並最終取消建制,我相信依靠FBI和特勤隊可以保護總統安全……況且,有衛隊不等於就有安全,這次不就是出事了麽?”

所有人全部目瞪口呆,杜勒斯短短幾句話,透露的信息內容可就太多了:

第一,杜勒斯和麥克唐納實現了妥協,以抹平杜邦案為由,衛隊不再對其他財團動手,政府也不追究衛隊的責任;

第二,以麥克唐納辭職為契機實現平穩著陸,避免任何內戰事件——總統衛隊看來也不想打內戰,副總統聽著名聲響亮,實際上就是個養老的地方,但這樣一來,麥克唐納說不定還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第三,兩黨經過談判,實現了“團結”,共和黨人杜勒斯出任總統,民主黨人艾奇遜出任國務卿——羅斯福、杜魯門政府時期他是助理國務卿,並迅速完成補選。

該策略最顯而易見地就是壓住了杜魯門,對於和財團眉來眼去,無時無刻不再考慮復出並不在乎黨派利益的杜魯門現在也不討民主黨喜歡,他們寧願用艾奇遜來取代杜魯門來保護本黨的利益。

這是鮮明的杜勒斯風格,迅速用利益互換達成了諒解和妥協,至於真相——需要知道並計較那麽多麽?你敢說一定是洛克菲勒下達的命令?你敢說杜邦們是無辜的?如果杜邦都是無辜的,那20、30多年前在國內不斷被杜邦用土飛機送上天的競爭對手們無辜不無辜呢?

特納想笑笑不出來,想反駁也找不到開口說話的機會: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詳情?杜邦前兩天剛剛派人來接洽詢問海軍的態度,明顯就是受人之托,現在倒好,杜邦直接成了幕後主使,且還是死無對證的那種。

外面老有人說他心狠手辣,現在看來,真正心狠手辣的還是政治家啊……

金上將臉上的表情很精彩,說出來的話同樣很精彩:“如果證據確鑿的話,海軍表示強烈憤慨……一位財團領袖,就因為對政治家有一點點意見,最後居然鬧到暗殺的地步,這是美利堅民主政治生活的恥辱,當然他們最終的下場也沒好到哪裏去,相信會給他們上生動的一課……海軍還是那個態度,美利堅急需休養生息,不能再爆發戰爭尤其是打內戰了,總統衛隊雖然在程序上翻了一點錯,但作為軍人,他們義無反顧地執行命令我是很欣賞的。我堅決擁護杜勒斯總統的新方針,必須兩黨團結、舉國團結……另外我們也向杜威總統及其家屬表示哀悼……他是個好人,有些時候只是操之過急罷了,但心底還是為了美國人民!願他安息……”

金上將定了調子,所有海軍將領都變著法子將差不多的意思重新復述了一遍,輪到尼米茨講的時候,他的表情很嚴肅,口氣也很冷峻,但最終還是差不多地說了幾句。

海軍表態完畢後,空軍也連忙表態:堅決擁護對整個事件的處理意見,堅決同意進一步加強團結,不能給德國幹涉美國內政提供借口;

最後輪到陸軍大眼瞪小眼了,馬歇爾明顯不滿意杜勒斯這種和稀泥、混淆是非的處理意見,但他能怎麽辦?當著海空軍的面公開說我要處理總統衛隊?只要他敢這麽說,其他人就敢保證麥克唐納會直接帶著部隊沖過來把馬歇爾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