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昭和維新(8)

山本五十六對堀悌吉的意有所指心知肚明——這是針對裕仁和陸軍派的說法,不過他也有自己的疑問,打斷道:“既然不考慮繼續擴張,為什麽又會答應關東軍的北上呢?”

“長官答應關東軍北上?”眾人也議論紛紛,他們壓根沒想到會有這麽一茬。

“北上的問題,既是軍事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從軍事上看,斯大林退到遠東後就變成了亞洲國家,而且是與我們格格不入的亞洲國家,需要進行一次較量探探底;從政治上看,雖然東俄表面上退出了美國的同盟體系,不過在實際上還是互相勾結的,這方面證據很多……”

草鹿龍之介立即補充了堀悌吉提到的證據:第一條,在夏威夷戰役俘虜中發現了不少紅軍機組,雖然都是運輸機飛行員且辯解稱已從紅軍退役,算是私人雇傭,但顯然是參加了戰爭;第二條,從俘虜口中得知美國陸軍中有紅軍教官團,雖然具體姓名、職務、軍銜不詳,不過來頭據說不小;第三條,上海黑市一直有大批量美國青黴素在流通,甚至還有其他美國反坦克炮、航空發動機在賣,這些東西除從美國運到東俄再轉口沒有其他途徑。

“從地緣政治上看,帝國在亞太陷入中、美、俄三國聯合包圍圈,當初所謂的ABCD包圍圈——包括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與荷蘭(Dutch)變成了現在的ACR包圍圈,形勢並不理想,所以我一方面尋求在印度突圍,一方面又把德、法、英勢力引入進行再平衡,讓出新幾內亞和原德國領地並不是害怕德國,恰恰相反,這是穩住德國的必要手段,只要日德聯盟能夠維系,抗衡中美俄聯盟並無問題。”

堀悌吉冷冷一笑:“北上就是要掂一下俄國人的分量,警告俄國人不要亂來,同時也能看看這個中美俄包圍圈與合作體系能運轉到什麽程度……”

眾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日本如果要在戰後進行建設,則不得不考慮政治和安全因素,如果動用北上這個威脅迫使東俄將力量放在軍事上,從長期來看是有利的。最起碼,日俄交惡以後,聯合艦隊完全有能力封鎖有關太平洋海域,迫使東俄變成一個內陸國家。

“說句心裏話,我其實一直期待一場敗仗,一張能夠讓我們腦子清醒的敗仗,可惜遲遲不來……”堀悌吉露出萬分惋惜的神態,“我本來希望美國人能夠給予我們,不過現在看來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了,而且這次敗仗要求很高,既要有提醒意義又不能傷筋動骨,考慮來考慮去,只有北上勉強還能夠實現。”

在堀悌吉的設想裏,海參崴登陸戰役取勝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占領整個西伯利亞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要說紅軍的實力現在修養後已在陸續恢復元氣,就憑關東軍那點實力,根本打不出流暢的快速閃電戰,硬啃紅軍很不現實——雖然陸軍馬鹿們沾沾自喜,總以為自己有了很大實力,在他眼裏還不值得一提。

“長官,海參崴戰役什麽時候開始打?”

“不著急,等南下戰役打完再說,我和梅津司令官商議的結果是等一切都準備完畢後再發起進攻,第一戰的目標既不是西伯利亞也不是海參崴,而是堪察加半島。”

原來如此,山本五十六頓時明白了:10萬人口不到的堪察加半島顯然不是個重要的軍事目標,但面積很大,占領後很好看,最要緊的是,防守起來也不困難,只要9月份往上一占,派遣1-2個師團扼守,等到明年開春俄國要想反攻基本就不可能,要派遣更多兵力的話運輸線維持不了,這是極其有利的優勢。

占領堪察加半島、再配合已租借給日本的北樺太,東俄遠東一線面向太平洋就被封鎖起來,要想達成美俄合作可就難得多,而且堀悌吉看完高堡奇人計劃稿後又提出一個意見:如要威脅美國,逼迫對手就範,用不著俄國人去打阿拉斯加,日本也可以!現在阿留申群島已在日本手中,再加上堪察加半島,維持阿拉斯加的恐嚇攻略就有了支撐點!

在海軍高層會議上,海軍省和軍令部不但下發了有關《軍功授田條例》、《獎勵預案》、《人事調整預案》等方針,還把堀悌吉主張的《國家改革方案(討論稿)》也發了下來,雖然這個小範圍傳播的討論稿已刪除了包括“限制皇室權利”、“民主化改造”等敏感內容,但光“廢除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這一條就讓眾人看得心驚肉跳,也從側面也證明了樞密使推動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有多大。

“諸位不要小看這次改革,這不僅關系到帝國現有戰果能否保留與維持,關系到帝國能否在未來鞏固世界強國之實力,更關系到萬世基業之奠定……雖然做起來很難,牽扯的關系太多,反對的阻力和利益集團極大,但既然認定是正確的東西,便只有勇往直前一條路,何懼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