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和戰之間(23)

“欠德國債是要還的,不過德國也有資本和工業輸出的願望,我們可以抓住這點引進,在印度、馬來亞、婆羅洲搞一些經濟特區,供歐洲資本運作,幫助他們獲得足夠的產業縱深和原料來源,我們可以借此獲得一些技術,另外還能提升各屬國的實力,加速他們的現代化進程,什麽貸款、修鐵路、造電廠都可以實施,只要我們控制著這個區域,他們就只有經濟上的利益而不會有政治上優勢,另外對解甲歸田的官兵也有一個交代——印度派遣軍不可能總是維持80萬兵力吧?這樣下去財政遲早被拖垮,如果有一天屬國提供的財力、他們這裏的裝備和物資供應直接就能滿足派遣軍需要,您覺得……”

山下奉文如何不知道堀悌吉的意思:到那時派駐在外的總督真就成了一方諸侯,用日本特色的政治術語解釋就是——大名!

還沒等山下奉文表示什麽意見,堀悌吉甩出了第三顆炸彈:“我還和中國派遣軍的岡村君聯系過一次,目前他在中國沿海搞了很多工業區,收效良好,不過運輸和技術上還有一點點問題,運輸的事情海軍包圓了,至於技術嘛,用市場和資源來換,我認為日本還是有潛力的,現在東亞可是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聚集區。一旦我們與中國關系正常化,事情就好辦多了。”

所謂中國關系正常化,是指岡村主持推動的寧漢合流,在汪精衛死後,南京政府就沒有能夠與重慶對抗的領頭人物,橫在其中的一根刺就沒有了;而隨著中國派遣軍逐步收縮,重慶當局控制了中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之後,在實力上遠遠壓倒了南京當局,更何況兩家有著利益一致的敵方——控制著北方9省、與兩派連續交手、地盤不斷擴大的中共當局。

當然,寧渝合流在形式上暫時還不可能統一,只能在立場與關系上取得協調。

“這次回國我還打算再去上海轉一轉,海軍從美國弄來的東西都交給中國派遣軍在發賣,據說成效是不錯的,如果這個渠道可以,今後印度軍、南方軍的產出也可以上海為中心進行輻射……”

另外兩人都不是傻子,堀悌吉明著是在說生意,實際上是把海軍和中國派遣軍的合作明白無誤地說明了:第一,海軍支持岡村關於寧渝合流的設想,這是中國派遣軍的根本利益;第二,關於東南沿海經濟區的技術、設備引入,海軍會牽線搭橋;第三,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海軍不會染指,相反還會利用這個渠道發賣其他歐美貨,並幫助印度軍、南方軍同樣利用這個渠道,實現四方利益共享。

歸根到底一句話,海軍會保證並擴大中國軍的商業利益,有這些條件在,對堀悌吉的維新岡村寧次不說表態支持,不來拆台是肯定的。

“最後,仗也打得差不多了,國內也用不著保留這麽強大的總軍力量,應該削減國防為民眾謀福利了,日本民眾過得可不容易啊……”

山下奉文心裏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夠狠!

就在堀悌吉四下活動、拼命把水攪渾時,東京大本營的氣氛卻是凝重而壓抑。

“堀君會見了今村和山下,都談了些什麽?”

“具體說什麽不清楚,也沒人能打聽到,不過形勢不好是真的。”石原莞爾苦笑,“殿下,今村均和山下都發來了電報,認為目前局勢微妙,人事不能變動,特別是武田攻,破格提拔中將師團長才不過1年,再行提拔不妥,如果覺得他不稱職,讓他回印度吧。”

東久邇宮稔彥王臉孔一陣抽搐,怎麽可能放回印度,放回印度就說明中樞徹底和印度派撕破臉了,這還不讓海軍撿便宜?

他瞪著眼睛,不甘心地說道:“堀君好手段啊,人還沒到東京,招數是一招又一招壓過來了……山本君,他究竟什麽時候回東京?”

“5月10日前是不可能回來了,他今天給我發了電報,要去上海,視察海軍剩余物資發賣情況並考察經濟區建設……”

“唉!”多田駿一拳頭砸在桌子上,什麽視察,分明又要和岡村去串聯了。

“他不會還要去新京和朝鮮吧?”

“那就不知道了,應該不會去,去了幹嘛?考察北樺太戰備情況?”山本淡淡一笑,“我這位老同學是去談生意去了,只是不知道這次的生意規模有多大。”

“這真是……這真是……”

“報告,夏威夷方面發來電報。”

“念!”

“夏威夷時間4月27日傍晚17時,我軍占領瓦胡島……敵陸軍中將肖特以下38000余名官兵並4萬余名平民投降,守軍最高司令官杜立特自殺……另擊斃美軍1萬余人。我軍損失尚可,累計損失飛機126架,陸軍官兵傷亡近4000人,海軍官兵傷亡1000余人,軍艦、貨輪損失噸位3萬余噸……此戰繳獲大量軍需、物資、裝備、船舶、艦艇,數量極其龐大,目前仍在清點,清單容後再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冢原二四三,陸軍夏威夷方面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