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和戰之間(11)

“長官,東京的回電到了,您的建議初步被接受了,不過首相表示更換海軍次官這麽大的人事變動最好等您到東京後再正式宣布,關於您的議和條件,他們也進行了商議,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見,但在電報中說不清楚,最好坐下來當面溝通,所以希望您盡快回東京……”松田千秋微微一笑,“看來您巡視各戰區的想法刺激到了大本營,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破壞您的計劃。”

“陰謀最怕曝光,陽謀的話,可就沒這麽好對付了,不用理會他們,我們繼續……”

“冢原大將發來電報,打算11號發起對夏威夷的總攻。”

“告訴他5月份之前我不會到本土,他還有時間,不著急,美國人的錢多賺一點是一點,咱們現在可欠了一屁股債呢……”

“接下去我們應該怎麽辦?”

“獎勵一下陸軍馬鹿。”

“獎勵?”松田千秋愣了一下,“錢呢?”

“有啊……印度支那不就是麽?”

“您想?”

“我不是說印度支那一半用於清償對德債務,一半用於陸海軍麽?這筆錢不是給陸海軍發展軍備的,是要給陸海軍發放撫恤金的……”堀悌吉微微一笑,“印度土地獎勵軍功是確定的,現在大家擠破頭去搶軍功,造成了欲罷不能的場面,這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所以我想換個思路,把這筆錢先用於發放撫恤金,標準要定高一些,以前戰事中的陣亡將士也參照這個標準,剩下的部分再用於軍備。”

“哦……”松田千秋明白了,這筆錢不管多少,肯定是個定數,撫恤金發多了,軍備錢就少了——你不是要軍功麽?我讓你去搶,前提是你別死人,一死人你就會得不償失!搶到的說不定還不夠發撫恤金的。而對動不動喜歡玩肉彈攻擊、玉碎攻擊的陸軍馬鹿來說,死人難道還會少?

“這樣高層可能通不過。”

“高層通不過,我面對基層難道不行?真靠那幾個將軍、佐官就可以控制幾十萬部隊?”堀悌吉奚笑道,“真這樣簡單的話,當初就不會有天誅國賊的事情了!”

松田千秋知道從布局上說這一步是好棋:論傷亡,肯定是陸軍絕對數量大得多,而且每一個士兵都擔心自己傷亡後的局面,突然來一個優待政策,如果陸軍高層敢頂著不辦的話,下面鼓噪起來可就壓不住了。至於陸軍強行不理會,堀悌吉也有辦法,海軍可以先執行麽——只要海軍按照這個標準進行撫恤再大肆宣揚一番,保管陸軍會群情騷動。

而且,陸軍和陸軍還是不一樣的,印度軍、南方軍無論軍功、傷亡都是一等一的,這種政策對他們而言只有實惠,真正吃虧的是中國軍和關東軍,前者還可以通過貿易和商業獲得補償,關東軍就啥也撈不著,比關東軍更慘的或許只有總軍——後者在堀悌吉眼裏根本不能算軍隊,他恨不得全部裁撤了事。

“第二條,我們可以學德國搞石油基金的方式,將我們拿到手的婆羅洲油田、南洋橡膠、糖等種植園全部國有化,然後將其中固定份額折算成基金,再在印度、印度支那辦一些國有農場,為士兵和軍官們撈取穩定的補償金……”

“這麽幹,財閥們會不滿意的。”

“沒什麽不滿意的,又不損害他們的利益——這些分布在本土以外的經濟體既不繳納當地稅收,又不繳納本土稅收,軍隊只拿走相當於稅收部分的產出……”堀悌吉微微一笑,“至於心特別黑的財閥,你也不用害怕,我選擇清洗幾個就是了,看有沒有人敢和陸海軍作對?”

“嘶……”松田千秋倒吸一口冷氣,這麽殺氣騰騰的話很久沒聽到了,他不由得揣測到底會是哪個財閥倒黴。

再仔細咀嚼堀悌吉的話,他仿佛又隱隱約約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想了半天,忽然驚叫起來:“這不是……這不是……”

“怎麽樣?像不像布爾什維克的套路?”

“像!像!”

“這是我最近一直苦思冥想之後的一點意見,日本這個國家舊習俗、舊力量太多了,必須加以國家改造和刷新,按布爾什維克的做法試圖以自下而上的革命來推動對國家元氣損害太大,用俾斯麥的王朝社會主義和元首的國社主義來改造似乎更合適一些,當然日本有自己的國情——我們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力量太小、工人階級也不發達,但日本的軍事精英階層和士兵階層很龐大,這是我們唯一可利用的地方。”堀悌吉微微一笑,“我想我可以赤化一下日本,推進沒有布爾什維克的布爾什維克策略,現在是個很好的時機窗口——軍隊有凝聚力,國家有能力,我有意願,民眾有期待!經過這樣的改造,日本獲得的勝利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是屬於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而是會讓全體國民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