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天翻地覆的12月(2)

聽完整體匯報的貝當沒再詳細過問南非戰局如何崩潰的具體過程,只問道:“幾個企業願意和德國人合作麽?”

“如果德國真只收購20-30%股份且不進行強制管理,他們都認為可以接受。戰後歐洲防務市場會比較小,如不能得到德國技術和政治上的支持,很多企業恐怕很難維持。”

貝當點點頭,這批企業已初步感受到寒意,隨著歐戰結束,德國停止了很多軍工訂單采購,雖然民用訂單還在維持,但所有人知道這不可能長久維持,即便德國輕工業不特別發達,不等於連一點上規模的紡織、陶瓷、家具等產業也不要,德國在部分領域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法國還要面臨意大利競爭,意大利和德國關系明顯更加親密,工業企業更早時候就結合在了一起,萬一有國外訂單需要完成,德國肯定也會第一個想到意大利——那樣他們還能收回25-30%的紅利。

法國企業界對此相當眼紅,認為讓德國買走25%的股份不算什麽,不交投名狀,德國和歐洲未來防務市場就進不去。再說,今後歐洲經濟和工業合作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麽?煤鋼、航運、鐵路、電力都實現聯營,軍工、造船、汽車、冶金和機械聯營自然是下一步應有之意。德國不也把中東石油基金給了法國10%的份額麽?德國拿了意大利公司25-30%的股份不也沒試圖吞並對手麽?

“那就按標準估價和德國人談,工業企業折價80億德國馬克,其余40億用德國國債沖抵,另外8億想些辦法用剩余物資沖抵掉——我們留著也沒用。”

“法屬圭亞那的事該怎麽答復。”

“德國人還是要錢?”

“德國人沒撒謊,他們的財政赤字確實非常厲害,國債也膨脹到非常兇猛的地步,不過有一點希特勒和施佩爾堅持住了——寧發國債也不濫印票子,所以馬克幣值非常堅挺,信譽也不錯,債券市場相信德國最終能還清。”達爾朗苦笑道,“另外荷蘭人同意交錢,荷屬圭亞那+布爾共和國+加勒比海荷屬領地一共打包價50億馬克,附送布爾共和國駐軍權,現在荷蘭在求德國人幫忙,希望能和日本談談把荷屬東印度弄一部分回來。”

貝當點點頭,荷屬東印度全弄回來不可能,日本人絕不會放,但交還一部分是可能的,因為日本控制地盤已太大且負債更高,不出售一點日本會維持不下去。

至於交還哪一部分,取決於荷蘭能出什麽價碼以及德國施加的壓力有多大,至少帝汶島歸屬有的談(東帝汶原屬葡萄牙,西帝汶原屬荷蘭),在德國拿下新幾內亞後,帝汶島作為爪哇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緩沖器條件已基本具備,堀悌吉同意和荷蘭人商談回購,關鍵還是價碼。

貝當想了半天,最後嘆了口氣:“如果德國人能幫我們把南印度支那半島談下來,我就同意付錢……”

“還有我們在美國的黃金。”

“對!這件事要聯系在一起考慮,德國人都做好了我就付錢,為表誠意,可以先付一半。”

說完這些,貝當忽然嘆了口氣,對達爾朗笑笑:“我現在身體愈發感覺吃力,在想什麽時候把位置移交給您比較好。”

“別!您還得為法蘭西人民保重身體,法國可不能沒有您。”達爾朗趕緊道,“我還要再歷練歷練,我感覺很多事我處理得還不夠成熟,我不能辜負您和法國人民對我的期望。”

貝當想要交權的想法已表露過很多次,手頭權力確實也在分散出去,但達爾朗很謹慎,不到板上釘釘絕不肯接手——這一點他和德國方面有默契,霍夫曼認為等戰爭結束,一切塵埃落定,對美實現停戰,歐盟、聯合國正式成立大會開完貝當再交權也來得及,要給這位老爺子一種功成身退的感覺。

“元首,法國人同意出錢了,128億購買V2火箭和V3火箭全套技術,還有72億為其他一攬子協議付錢……”凱特爾高興道,“這一下就是200億,今年財政窟窿小很多了。”

霍夫曼微微點頭:“達爾朗是聰明人……”

明明是貝當的決策,為什麽元首卻說達爾朗是聰明人?凱特爾最初有點茫然,腦筋轉了一圈才反應過來,貝當很快就要向達爾朗交權,沒有德國支持與認可,達爾朗這位置可坐不安穩。現在達爾朗力促200億馬克的大生意,表面是為法國的未來而出錢,實際上不也在為達爾朗自己的政治前途買單?

10天推平南非、30萬盟軍一鼓而下,德軍自身傷亡不到1萬的消息很快傳開了,這動靜對眾多國家來說比德國當初6周推平法國還恐怖!在他們看來,法國戰役德國從阿登森林出了奇兵,打了北部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才贏的,如果硬碰硬從法比前線的一戰舊路推過去,大家絕不相信德國能贏得如此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