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

1944年12月1日下午時分,借著冬日和煦的陽光,精力越發不濟的法蘭西元首貝當在花園裏等待前來造訪的達爾朗。這位即將89歲高齡的法蘭西政治家已步入了生命最後階段,雖然他還牢牢把控著法國的最高權力,但顯而易見,一般日常工作已很難維持,他明智地將手中權力進行了拆分,內政和日常行政交給了賴伐爾,外交、軍事重任交給了達爾朗,經濟、社會以及一些無法啟齒的工作交給了自己的小兒子——雖然他也是將近60歲的人了。

與他垂垂老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過63歲的達爾朗,精力充沛、雄心勃勃,正處於政治家最好的黃金年齡,這兩年來,達爾朗拋頭露面的機會明顯增加,甚至他還替代貝當出席了在開羅的軸心峰會——倒不是貝當擺譜或者害怕,實在是因為他的年齡和身體已不允許他支持這麽遠距離的出訪。

對此霍夫曼也表示理解,還特意在會上向達爾朗表達了對貝當的問候,在會後舉行的晚宴上第一句話就是祝法國元首貝當健康長壽,祝意大利領袖盡快恢復健康。

從目前來看,法德和解在兩國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收效,法國不僅成為歐盟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擺脫了1940年戰爭失敗的陰影,國內秩序安定、生活平靜、經濟發展良好,雖然還有激進的“自由法國”運動人物在私底下串聯,但普通法國民眾對此興致並不高昂。

在法國政壇內部,即便是民族自尊心最強的那一批政客,也不得不承認除了割走阿爾薩斯和洛林外,德國各方面的條件和對待都算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比當初英法結盟時還要好——那會兒丘胖子還敢趾高氣昂地對法國指手畫腳。

達爾朗快步走進了會面地點,他壓根不知道他的命運其實已改變了——歷史上這時候他早就被人暗殺死於非命,哪裏會如此春風得意?

“德國人用了10天就打垮了史末資和布萊德利?”,貝當耷拉著眼皮問道。

“確切地說,從第3天開始,南非人和美國人就崩潰了。”達爾朗感慨道,“德國人使用數千枚火箭開路,迅速擊垮美軍各戰略要地,同時配上高性能噴氣機——不僅有戰鬥機,還有攻擊機,打得美軍人仰馬翻,再配上那種奇形怪狀的直升機,給盟軍造成了難以想象的沖擊。德軍裝甲部隊幾乎沒怎麽激戰,美軍和南非人就垮了。另外德軍在進攻過程中還施加了強大的幹擾,癱瘓了美軍指揮與溝通體系……我接到的戰報是,30余萬盟軍至少其中23萬當了俘虜,2萬多人逃跑,剩下4萬出頭的才是傷亡,現在英國人、荷蘭人正和德國商議善後辦法。”

作為法蘭西元首未來的接班人,達爾朗不但獲得了貝當的認可,也獲得了德國及法國內部實力派人士的支持,地位已相當穩固,因此他話說得很直接:“感覺德軍進攻實力比起法蘭西戰役和巴巴羅薩後又有了新進步,南非的情況換作是我們,在兵力1:1的條件下可能也就是多支撐5-8天的功夫。”

貝當點了點頭,他是一戰法國英雄,他已看不懂閃電戰1.0,現在2.0階段就更看不懂,不過有一點好,他懂軍事。不會像不懂行的領導人那樣認為己方兵多、防禦工事好就認為能贏。打勝仗的關鍵在於指揮,兵力再多也要一套體系維持,整套體系都崩潰了談得上什麽勝利?

他想了想問:“你們對此有什麽想法?”

“現在德軍是兩個原則性的軍事改革思路,第一,裁軍,無論希特勒本人還是德國最高統帥部都認為不必維持這麽大的軍隊規模,德國可能想要壓到400-500萬之間,如果參照這個標準,我們擁有150-200萬足矣,再多可能德國人也不放心;第二,提高裝備水平,那些4號坦克、3號突擊炮、虎式已明確從戰後德軍中撤裝,笨重的大口徑拖曳式火炮也全部撤裝,早期的螺旋槳飛機也要盡可能地完成撤裝,德國預計在1950年實現全噴氣化——無論海陸!現在德國在滿世界尋找買家接手,日本表示了極大興趣,其他南美、歐洲小國也表示興趣很大……”

達爾朗頓了一頓,又補了一句:“我想我們不但要重新啟動法國的新一代坦克、飛機研制工作,更要引入火箭,沒有這種武器,法蘭西今後就稱不上有聲有色的國際大國!”

貝當點點頭,關於新式武器開發,法國內部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開過會討論的,打算趁現在法德關系良好,德國又有裝備要出口,建議買一批Me-262和虎式坦克過來“山寨”一下,同時對其他已掌握的生產技術進行消化吸收,開發新一代主戰兵器。

在這方面法國已嘗到了甜頭,1943年日德海軍艦載機主力裝備是德國改良後的Bf-219(零戰改),後在下半年迅速過渡到更強的Do-412和Bf-319,但已大量制造出來的Bf-219便出現剩余,除訓練和後備外似乎無處可去。正好土地神-羅納公司完成了對土地神-14-R型號發動機的改良升級,這種14氣缸氣冷發動機能在620公斤狀態下實現1500匹馬力的最大輸出功率(比日本1130匹馬力,重571公斤的榮21發動機和德國1275匹馬力、重579公斤的BWM702發動機)功效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