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尼米茨的反擊(19)

參聯會一大清晨就收到了尼米茨的電報,看到如此慘重的損失,金上將臉上陰晴不定,不過有一點他是表揚了尼米茨——至少他讓運輸艦隊及時回轉,極大地避免了再來一次東非之角的慘敗。那一次搶灘登陸還能去索馬裏上岸,這一次如果再搶灘,就要去德軍控制的巴西地頭了,去那裏除了當俘虜還有別的出路麽?

“但德軍艦隊也有可能先去進攻登陸部隊。”艾森豪威爾擔憂地說,“尼米茨將軍還要再抽走48架護航戰鬥機,會更加削弱防禦力量。”

“艾克,你不要擔心,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德軍一定集中精力去打我們的航母編隊。”特納寬慰道,“退一萬步說,德國人真的腦子糊塗去打登陸部隊,豈不是正好把空档露出來,那邊就成功地吸引了火力,為他創造了更好的殲敵機會——我們本來主張讓喬治去登陸不就是為了引德國人出來麽?”

艾森豪威爾也無語了:這次海軍還算地道,沒幹出盡犧牲陸軍的事來,否則雙方又有的扯。

但馬歇爾顯然考慮問題要更多一點,他皺著眉頭問道:“假如這次海戰結果不太理想,巴西和南美的情況你們打算怎麽辦?”

“那就只有靠陸軍固守北面一線了。”金上將嘆了口氣,“如果不能取勝或者哪怕付出較大代價取勝,海軍在南美的局面也維持不下去,德國主力艦隊在下個月就會突入南海,增兵是可預料的事,我軍在南美的局勢會非常困難,所以前兩天我催促著你們盡快把物資裝運——眼下還有一點時間,將來會非常令人頭疼。”

特納補充道:“如果德軍在南美逐步站穩腳跟,他們就能把更多的飛機、軍艦和潛艇派到巴西來,到時候別說累西腓地區,就是加勒比海都可能面臨德軍的絞殺,到那時,只有……只有……”

他說了兩個只有就說不下去了。後面的意思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都懂:那就只有求和了。

“我不明白,為什麽總統如此幹脆地拒絕了日本伸出的橄欖枝。”特納道,“雖然我比所有人都更想把日本這個國家從地圖上抹去,但實事求是的說,現在日本的實力在不斷膨脹,又有德國的支援,聽說英國和日本還在眉來眼去,打算就購買西北印度,保留一塊殖民地賄賂日本,雖然各種各樣的條件傳得滿天飛,但我認為基本上還是可靠的,這些物資和裝備到日本手裏之後會帶給我們更大的傷亡。有了日本這個例子,據說法國也在和日本接洽能不能從對方手裏回購一部分印度支那殖民地,據說堀悌吉態度曖昧,沒有簡單地回絕。人家這麽靈活,我們為何這麽死板?”

馬歇爾問道:“您是想專心致志對付德國?”

“不,我不想打仗了,我想盡快恢復和平,然後利用難得的休整期提升軍事實力——希望我們的科學家能研發出更多、更好的武器,特別是那個重點工程……”特納咬緊牙關道,“假設真的那麽有效,完全可以拿來打下一次世界大戰。”

“但這種聲音在民間和國會山不是主流,大家普遍認為可以和德國取得和平,但不能放過日本。”艾森豪威爾補充道,“總統本人似乎也這麽想。”

金上將心灰意冷地說道:“這話題就不要多討論了,決定戰爭與和平的不是軍人,是政治家。問題是政治家需要選票,他們只關注選票所在的方向,而不關注正確的理性判斷所在的方向。日本有這麽好打麽?不死傷300萬人,我看打不下日本。”

“300萬?”馬歇爾驚訝地張大嘴,“這麽多?”

“不多。”金上將搖搖頭,“現在日本海軍實力比我們強,哪怕沒有歐洲支援也比我們強,要扭轉這種局面至少要打上2年,然後還要再把這2年日本固化防禦的島嶼逐一奪取,您不覺得這是件很困難的事麽?比如說,佛得角、塔拉瓦……”

“您的意思,哪怕單獨和日本打,3年內也結束不了戰爭?”艾森豪威爾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除非用某種超級武器,如果按照目前的常規作戰,3年內能迫使日本投降我都覺得我們厲害得不得了。”特納低聲道,“您想想看,日本印度戰事平定了,中國戰場一直在收縮,關東軍也不敢去找斯大林的麻煩,斯大林也不敢打過去,現在日本只有我們一條戰線。這畢竟也是個世界大國,更不必說還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海軍力量,雖然他們的陸軍裝備很差,但日本兵還是很勇敢的,也能吃苦耐勞——不信您看看442團的戰鬥力!”

艾森豪威爾點點頭:因為442團的英勇表現,成為巴西戰役難得的一個亮點,很多友軍官兵都扭轉了對日裔的偏見,稱呼他們為“最好的戰友”,杜魯門總統給予了很高評價,還授予了442團總統勛章,現在後備補充兵力正在調集,克拉克準備在累西腓重建442團——還是全日裔。陸軍部還試圖招募巴西日裔服役,但後者顯然興趣寡淡,對美軍沒有認同感,響應者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