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黑貓(4)

1944年7月5日開始,艾登赴海牙與德國展開停戰協定談判,在與談判前,英國已率先與法國、意大利達成了一致。與德國條件也基本達成一致,雙方為形成互信,還先期履行部分協定:英、德互相停止空襲(實際上英國沒油,因此是德國同意停止空襲)、英國交付2艘剛剛完工的怨仇級航空母艦(怨仇號和不倦號)並遣返300多名俘虜的德國飛行員,德國遣返第一批5萬名英國部隊並同意開放食品購買許可。

這些措施極大地顯示了英德關系的緩和,在黑貓有關演講且食品船抵達英國後,英國社會基本穩定下來,但橫亙在英德間還有三個問題:

第一是巴基斯坦問題。這是英國人最關心的,日本提出的條件英國方面雖頗為動心,但依然希望德國出面再幫著壓一下價格。

第二是美國俘虜問題。英國方面認為這不是德國的戰爭俘虜,這是美軍參與英國內政而被扣押的美國部隊。言下之意頗有用這批人馬從美國換取利益的考慮,霍夫曼顯然不會同意讓這10萬之眾再返回美國。

第三是南非、紐芬蘭、英屬圭亞那等海外領地一攬子問題。

7月9日,從東京傳來消息,日本大本營願意就巴基斯坦問題進行適當讓步,經過科爾斡旋,修改條件包括:

1、5艘軸心級航母改為4艘巨人級航母(英國一共開工了6艘,其中2艘規定給意大利,剩余4艘規定給日本),不過日本要求與意大利交替支付(即第一艘給意大利,第二艘日本,第三艘意大利……以此類推);

2、1000萬噸鋼鐵改為500萬噸,但特種鋼比例上升為60%;

3、500萬噸石油取消(因為英國不產石油),代之以交付300架蘭開斯特、200架蚊式轟炸機;

4、所有裝備、軍艦、物資交付時間從3年壓縮為2年,時間從1944年8月15日開始計算。

艾登還想再還還價,裏賓特洛甫態度很強硬地告訴他:“這已是日方最後的條件了,不能再行更改,否則他們將立即奪取巴基斯坦——上面儲藏著的黃金白銀和其他物資夠日本向我們買這些物資。”

艾登迫於無奈,只好答應了。

第二條似乎也有些無解。因為這10萬美軍並不是德軍俘虜的,交給德軍管理既不妥當也不合理——美國方面已發出威脅,不允許英國將駐英美軍交給柏林方面,否則將面臨華盛頓的報復,一旦放回去也是個麻煩。艾德禮本來希望用這批戰俘從美國手中交換一點實際利益,但現在看來並不理想。

霍夫曼最後提了意見:這批美軍戰俘依然扣押在英國,由英國部隊和即將在英國駐紮的德軍進行雙重管理,既不交付美國、也不交給德國,等德美和平實現後再由英國與美國繼續商談釋放辦法並決定利益歸屬。

經過反復討論,該意見最終被接受。

最後一條是不折不扣的麻煩點。目前在南非還有10萬美軍,近3萬英軍,2萬余澳新部隊和15萬南非部隊,合計30余萬兵力。由於美方裹挾,在南非的3萬英軍已宣誓效忠丘記英國政府,以揚·克裏斯蒂安·史末資(英國陸軍元帥軍銜)為代表的南非聯邦也拒絕承認倫敦政府的正統地位。

霍夫曼的決定很簡單:把南非打下來。

當初因為兵力、後勤資源緊張,德軍在拿下馬達加斯加後並未繼續向前推進,只在德屬東非、西非留下了部分部隊,給了南非政府喘息之機,讓美軍抓緊機會運送了10萬兵力並加緊武裝南非部隊,但隨著東線戰役結束,德軍終於可騰出手來了。

裏賓特洛甫糾纏的主要問題只有一個:攻打南非的戰役中,倫敦政府該如何表現?

他對艾登說道:“如果南非用德國兵力打下來、死的是德國小夥子、消耗的是德國擁有的戰略資源,元首怎麽向國內民眾交代?”

“你們在東方國家趕跑斯大林勢力後不也沒有進行占領麽?”

裏賓特洛甫反問道:“新獨立政府都附屬或追隨我們的路線,或者我們在南非也這麽辦?”

“這……”艾登不敢接這個茬,一旦接了後,南非就將變成德國的附屬國而不是由英國控制,但要英國自己出兵去進攻並占領南非是不現實的——英國軍隊沒有這麽強的實力,也經不起這種曠日持久的消耗。

總而言之一句話:英國要想從德國手中拿到南非,想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

迫於無奈,他只能問道:“貴方有什麽建設性意見?”

裏賓特洛甫提出的第一條意見擴大法屬羅得西亞的領地:德方和法國政府溝通妥當,將馬達加斯加島上200多萬非洲土著遷徙到法屬羅得西亞。

羅得西亞分北羅得西亞和南羅得西亞兩部分,北羅得西亞基本包括贊比亞和馬拉維。德國拿下了馬拉維全境和贊比亞東北角,一起並入德屬東非。然後又讓贊比亞的一部分成為猶太國,遷徙德國領土上的猶太人到猶太國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