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D日(6)

“不,你錯了。打澳新不能迫使美國求和,打夏威夷和西海岸才能迫和美國。澳新是因為美國支持才得以幸存,如果美國本土不保,以美國國內那些短視的鴕鳥做法,會不會選擇放棄澳新?特別今年又是大選年,兩黨都要討好選民,堀悌吉、山本都很熟悉美國,你別以為他們不懂這一套。”霍夫曼笑笑,“這是和我們學的,我們不就打得美國人放棄英國了麽?”

凱特爾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元首高瞻遠矚,我們……”

霍夫曼擺擺手:凱特爾這馬屁拍得痕跡太明顯,他不信最高統帥部那些參謀們連這看不出來。轉而問道:“50萬噸希望多久到位?”

“7月底之前他想要拿到首批10萬噸,以後每2個月希望得到10萬噸,科爾推測日本8月中旬出擊,因為屆時新建的信濃號戰列艦、雲龍號航空母艦、改造的貝亞恩號航空母艦都將形成戰鬥力——他們剛剛交付部隊,如果日本抓緊點,下月初交付的天城號航母也可能來得及。”

霍夫曼知道信濃號改建為航母後的悲慘遭遇,這次按原有軌跡變成超級戰列艦後,不知道這次命運會不會好一點。

“他們船台上還有戰列艦麽?”

“沒有。”凱特爾笑著否認,“主張建造戰列艦的家夥被哢嚓了,現在只有航母,除了一堆雲龍級,今年又新開工了2艘軸心級,據說下禮拜要開工第3艘。當然,跟我們沒法比,我們都開工8艘了……”

霍夫曼沉思片刻:“7月底給他15萬噸,剩余部分交付頻率不變,年底前全部交付完成。”

“要加價麽?”

“不。”霍夫曼搖搖頭,“量大給他打個95折。”

凱特爾奇怪,日本不打算履行最初的君子約定執行二次西征反而搞小動作,他原以為元首會不高興,看來還是想錯了。

“關於為英國保留西北印度……”

霍夫曼打斷了他:“可以叫巴基斯坦。”

“是,巴基斯坦的事和日本方面溝通過了。陸軍雖不太情願,但堀悌吉元帥表示可以商量,不過要等德裏戰役打完、英國正式求和時再說也不急,他主動提議可以在8月份開羅會議上討論。科爾認為有商量余地,當然肯定要給日本人好處。”

這件事科爾一提出來,日本高層就掀起了軒然大波,軍方還沒說什麽,外務省和外務大臣谷正之跳了起來,認為德國越來越過分了:當初說好印度都歸日本的,言猶在耳怎麽突然橫插一腳?蘇聯問題當初讓日本擺出北進姿態牽制斯大林,轉身沒過幾個月,連停戰協議都簽了。認為不能坐視不理聽任德國搞“越頂外交”。等聽說英國有意求和後,這種抱怨更是沸騰。

但軍方幾個頭頭臉色都很凝重:蘇聯趴下、英國討饒,意味著歐洲戰事很快就要結束了。這時候德國不缺、不欠日本什麽,反而有可能為加速與美國實現和平而出賣日本,特別是羅斯福逝世、美國發表對德和平三原則後,眾人感覺更加緊迫,對德國動作很緊張,深怕明天柏林發出電報說結束《三國軸心》條約——元首信譽不太好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本來大本營對開羅會議還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現在的形勢卻變得非去不可,而且還要保持謙恭,大家在激烈爭吵後達成一致意見:盡可能保持低調,與德國密切關系,加大物資、技術采購力度,8月份時再交付一筆欠款(200噸黃金、350噸白銀),同時德國元首誕下科勒之後,還沒送過像樣的禮物,這一次要格外精心準備。總而言之,無論政治、經濟、外交、利益和個人感情都要讓德方無可挑剔。

為試探德國的態度,堀悌吉以商人特有的精明提出大宗物資購買這個投石問路的請求——既是買緊缺貨,更是買安心和放心。

“請堀悌吉元帥放心,日德友誼牢不可破,我們會和美國人打到底,嗯……至少支持日本打到底!”霍夫曼微微一笑,“所以連Me-262噴氣機和V2火箭技術一起給他,再各自奉送兩打實物,合計只收4億馬克友情價。”

“哈……”凱特爾差點樂出聲來:3天前,二代噴氣機Ta-183已正式通過驗證被定型,準備從8月份開始量產,Me-262都準備砍訂單了。至於V2,全套技術加實物再加手把手教,日本2年內都搞不出來。當然,這也就是賣日本,要是賣美國,元首恐怕14億都不舍得。

收到德方的回報後,東京大本營再次松了口氣:有這個姿態就好。有人嫌貴想還價,但無論石原還是山本五十六代表陸海軍都表示反對,明確回復柏林,“西北印度好商量,我方抱有極大誠意,對英和平請以德國為主洽談”,所有提到的物資、技術都按照德國給予的價格買下來並盡快裝船運回。

堀悌吉一直沒吭聲,仿佛在思考什麽,最後大家都把目光注視著他,請他講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