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意外(21)

“緊急報告,發現疑似美軍航母艦隊,有正規航母1艘,輕航母4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4艘,另有驅逐艦與貨輪若幹……距離印度群島約300公裏,航向正北,航速21節。”

“什麽?米軍航母艦隊距離本島不到300公裏?立即上報!請求予以戰術指導!”

5月1日清晨,英屬印度洋領地管轄的一架大西洋禿鷹發現高速突進的斯普魯恩斯艦隊,但已完全來不及應對,TF44艦隊一夜疾進,天不亮就派出浩浩蕩蕩的攻擊群去對付原英屬印度洋領地和馬爾代夫上的日軍,再過一個小時,成噸的炸彈就要落在日軍頭上了。

印度洋戰區是日本海軍最後一個成立的戰區,草鹿任一大將擔任司令官,駐地錫蘭,主要管轄領地為印度洋諸島與大陸港口。根據陸海軍達成的協議,錫蘭島完全由海軍控制,印度、緬甸要港口也為海軍駐地。整個戰區西接阿拉伯海,東接馬六甲海峽,在海軍各戰區中面積最大,除錫蘭外還包括安達曼島、印度群島(包括馬爾代夫)等。

堀悌吉當初就有提拔草鹿任一為大將的想法並放在名單上,但最終毫無懸念地未獲通過,除了伏見宮博恭王阻撓,與資歷不夠也密切相關——哪怕草鹿任一在37期中排名靠前,按當時情況來看37期要提海軍大將似乎破格太過。

但在海軍人事刷新,特別是堀悌吉一手遮天後,大批頑固派人士被掃地出門,別說大將,連中將都空了好多,再要提拔就不存在阻力。堀悌吉在z二月下旬連續晉升三個海軍大將,37期的草鹿任一、井上成美和小澤治三郎同批成為海軍大將。

草鹿任一的任命毫無爭議,井上成美也容易理解——堀悌吉推行改革還需要海軍省配合,再說他一直當井上成美是自己人。打仗手藝是差了點,腦子還是很清醒的,某種程度上比山本五十六還清醒些。至於小澤,雖然他吊床號靠後,但人家在德國都掛大將軍銜,國內再不給大將就說不過去,還能真逼著他一輩子在德國不回來?

得知井上成美成為大將後,山本五十六嘆了口氣:“跟著堀悌吉就是好啊,海軍大將都給你弄來了。”

井上成美微微一笑:“您的元帥海軍大將不也拜了堀悌吉長官之賜?”

“是啊是啊。”山本五十六嘆息道,“逼急了他連天皇都敢換,弄幾個海軍大將有什麽要緊呢?”

接下去其他人事安排就順理成章:討逆當日率先響應並協助穩定海軍省的大西瀧治郎中將晉升為軍令部次長;擔任過4艘不同航空母艦艦長的長谷川喜一中將成為新任航空本部長;草鹿龍之介晉升為聯合艦隊參謀長;源田實晉升大佐,正式成為一航戰參謀長;立下大功的柴崎惠次出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官(兼任第1旅團旅團長)。堀悌吉又編組2個陸戰旅團,太田實海軍少將擔任的海軍第2陸戰旅團長隨即與陸軍同期抵達印度洋戰區效力,第3旅團留在國內繼續訓練。

日本海軍陸戰旅團仿效德國海軍陸戰旅編制,在兵力和火力上略有加強。德國陸戰旅只有6000人出頭,日軍將近7000人,同時在武器裝備上具有鮮明特點——全套非國械,各種武器取美、德兩家之長:既有12.7mm的美帝傳家寶勃朗寧,又有MG42;既有鐵拳,又裝備美軍的無後座炮;既有4號坦克,又附加12輛虎式坦克;既有桶車,又裝備了吉普。日本本國裝備除被服、旗幟、衣帽等軟裝備外,其余輕重武器幾乎一樣都沒有,甚至連電台、步話機也搞到美國貨。好在日本繳獲甚多,同時還能從德軍這裏買到大量美軍普通武器彈藥,供應這幾個旅團消耗一點問題也沒有。

很多人認為這樣一個陸戰旅團對付一個美軍步兵師不存在問題,而這樣的陸戰旅團堀悌吉打算搞6個——武藏破交後,第4、5、6三個旅團的架子也開始搭建起來。最精銳的公認非第1旅團莫屬。不過第1旅團的任務也最重,他們將和第3旅團一起擔負登陸中途島、幹掉美國守軍的任務。

東京時間傍晚6點,印度群島落入美軍之手、美航母艦隊突入印度洋的消息傳到東京,堀悌吉雷霆震怒,同時又深切擔憂,他本來在軍令部和眾參謀研究中途島戰役各項決策,該消息經印度洋戰區核實後及草鹿任一發出請援電報後,他停掉全部推演,全身心投入印度洋戰事研究。

因要準備中途島作戰,聯合艦隊主力目前雲集本土展開最後準備,印度洋方向除栗田健男指揮的護航編隊和馬六甲方向警戒的第八艦隊外,幾乎沒有有力部隊。印度洋群島被攻陷後,意味著2-3天內相距800余公裏的馬爾代夫很快也保不住,而錫蘭到馬爾代夫不過就是1000多公裏的路。如果錫蘭被攻下,那真是地動山搖,整個國家戰略都被破壞——印度陸軍雖然少,但沒有海軍只能任由對手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