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逐鹿南大西洋(2)

斯普魯恩斯有理由為華萊士的行為感到憤怒,因為錯過第一時間截擊德國艦隊的機會,使德國在近乎無損(只損失1艘貨輪)的情況下安全抵達馬島。為該島送去了近10萬噸急需的各類燃油,整整一個聯隊的飛機(大約近300架各類型飛機),一個完整的裝甲擲彈兵師和一個近乎完整的海軍陸戰旅,此外還包括大量的彈藥、配件、裝備和輔助人員,光是建設防空塔需要使用的雙聯裝電動128mm高射炮就帶了足足12座。

更讓阿根廷方面驚愕的是,居然有2艘船裏裝載的全是如假包換的美國貨——清一色的謝爾曼坦克、道奇卡車和長腳湯姆榴彈炮,甚至連上面的制造信息、出廠證書和美軍標識都非常完整。

“這是從美國搞來的?”

“從紐芬蘭搞來的,都是羅斯福送給丘吉爾的,不過讓我們打劫了,美國人夠大方。”

阿根廷人這才想起當初紐芬蘭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看來德國人確實沒說謊——這清一色的美國貨輪要不是打著德國海軍軍旗,差點都以為是美國人撲過來了。

鎮守馬島的曼陀菲爾上將已安排好了這些謝爾曼坦克的用處:工兵們先把坦克車體與炮塔分解開,車體用作各類工程機械載體,炮塔安裝在永備工事上充當固定反坦克火力,一點也不浪費,這等奢華的用法看得阿根廷人直流口水。好在霍夫曼也不小氣,得知庇隆想要組建12個裝甲旅(實質是裝甲擲彈兵旅),便送來了一大批各式各樣的德國軍火,也不要阿根廷人出現錢,回程時運載一些阿根廷特產(諸如牛肉、羊毛、農產品、礦原料)回德國就算沖抵了。

這樣一來,貨物在馬島裝卸要時間,去阿根廷各港口裝貨還需要時間,馬島分艦隊將在南大西洋逗留不少日子。

在其他人忙著物資運輸與調度的當口,克蘭克本人顧不上放松與休整,帶著幾個最高統帥部的參謀,拉著曼陀菲爾上將及空軍最高指揮官沃勒爾少將展開了秘密碰頭會。

“出發前元首向我傳達了一個秘密指令。”克蘭克介紹道,“巴西南部4州聚集著大量德意後裔,他們已秘密串聯並通過外交渠道向我們表示了獨立請求,希望能得到援助;同時巴西國防軍中也有部分人物秘密與我們接觸,考慮改換門庭的可能性與條件。元首對此頗為意動,想詢問一下,如果要解決或部分解決巴西問題,我們大概需要具備什麽樣的力量。”

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元首把阿根廷鬧翻天還不夠,現在又準備把手伸到巴西?轉念一想又覺得釋然,巴西南部四州情況確實比較好,美軍地面部隊入駐巴西後更加劇了當地居民的反美情緒,這種民意不利用真是可惜了。目前阿根廷雖已組建拉普拉塔集團(暫時包括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玻利維亞四國,秘魯也有跡象想加入),但從版圖和實力上說,不拿掉巴西,等於南美一半以上的實力遊離在外。

“阿根廷人是什麽態度?”

“阿根廷目前維持中立,但庇隆先生顯然不滿足於這一點,他打算等時機成熟時,比如他一心想著的12個裝甲旅組建完畢後和巴西人攤牌,當然如果要動就不會是阿根廷一家,拉普拉塔集團各國都會參與,這一點態度無疑是很明確的。”克蘭克笑道,“政治上不是問題,關鍵是軍事,您能做一個準確判斷和估計麽?回國後我會向最高統帥部報告,時間上不會很急,我個人預計至少要到今年10-11月份間,最快也要9月份,我們還有半年多時間進行準備。另外也有人提出,美國人說不定同樣在準備類似方案,全面武裝巴西,爭取把阿根廷推下海,所以庇隆先生有一些憂慮。”

“這倒確實也有可能。”曼陀菲爾走到地圖前講解起來,“目前巴西國防實力經美國武裝後大約共25萬人,阿根廷這12個裝甲旅編制完成後,大約也能達到22萬人的規模。一般南美有一種觀點,就打仗來說,同數量、裝備,以歐陸血統為主要族群的阿根廷白人強於以印第安及拉丁血統為主要族群的巴西人確鑿無疑,即便巴西在今後一段時間能夠繼續擴軍,考慮南部4州的變數,姑且認為巴、阿兩國實力對等。

巴西海軍已被我軍毀滅,阿根廷海軍目前是南美第一海軍,這方面占有部分優勢,我認為確保開戰時阿根廷本土與馬島間航道暢通應該沒什麽問題。

重點需關注的是美國在南美的力量,我們初步估計美國在南美有6個師,大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圭亞那三個方向各一個,在巴西有三個,似乎沒有裝甲師,但美軍步兵師機械化程度較高、裝甲力量也不弱,姑且把這6個步兵師都當做我軍裝甲擲彈兵師看待。目前我國在阿根廷一共3個陸軍師又2個陸戰旅,兵力總數大致為4個師,其中三個師分別為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步兵師各一,按照我的理解,不考慮其他因素,這4個師足以與美軍6個師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