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歷史轉折中的羅斯福(2)

斯普魯恩斯給參聯會發來了密電,通報了坎寧安快速調整、實現英人英艦的做法,他不但攔不住而且艦隊事實上已基本到位了。

史汀生大驚失色,坎寧安居然敢獨走?他這是瘋了吧!

“他這是要做什麽?”阿諾德迷惑不解,“美英聯合艦隊指揮權有過明確定位,他只能管航母部隊,其他誰讓他插手的?更何況就算他能管航母部隊,也沒有權力下這種命令!”

“都有人主張中斷援英了,皇家海軍還不把自己的家底看牢?”米切爾冷笑道,“我倒是能理解他,軍人被自己國家的政客搓圓搓扁已很可悲了,如果再被外國政客搓圓搓扁,他還有臉去面對底下官兵麽?也就是英美還有點民主體制,你去日本試試看,堀悌吉分分鐘教你們做人!戰前壓縮軍費、戰時戕害士氣,難怪老打不過軸心!……政府不想給英國援助,可以啊,有本事別用人家艦隊!希特勒讓日本人幫忙還出大價錢呢!英國人投降希特勒不就好了嘛,德國人又不會拿他們怎麽樣。”

尼米茨和艾森豪威爾苦笑:現在出了這档子事,凡職業軍官無不切齒痛恨,都說特納夠憤青,現在看來米切爾也好不到哪裏去。

阿諾德苦笑:“有中斷援英這種想法的人知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幹什麽?失去英國艦隊,海軍馬上丟掉一半戰鬥力!不是有船就有戰鬥力的!”

然後眾人又對華萊士痛罵不止。

史汀生是文官而不是職業軍人,他為這件事深感棘手:倒不是說參聯會離開馬歇爾、金上將和李海就不能運作,而是現在畢竟在打仗,陸海軍上下重要軍官全是三人的心腹和門生故舊,共和黨想幹什麽?搞大清洗?就沖這種敵視軍人的態度,有哪個軍官能咽下這口氣?

別扯保護費不保護費這些沒用的——這畢竟不是事實。這件事華萊士不簽文件也沒什麽,你完全占理,可你千不該萬不該在國會面前捅出來出賣軍方。這就好比在球員更衣室裏今天比賽誰表現好誰表現差大家私下說說是可以的,還能放出去給記者公開攻擊隊友?球隊團結還要不要了?

另外,援英這種事私下溝通討論形成共識再協調也不遲,還沒采取實際行動就放了個風,人家坎寧安馬上行動起來了,難道去和丘吉爾抱怨並撤換坎寧安?哪怕丘吉爾敢,龐德也會阻止——艦隊是大不列顛的,又不是他丘吉爾的。龐德和坎寧安首先對海軍負責,其次才對丘吉爾負責。更何況丘胖子本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也說不定。

史汀生的猜測不無道理,坎寧安完成該動作後,直接把情況報告給了皇家海軍當家人龐德元帥,後者又飛快報告給了剛剛回國的丘吉爾。丘吉爾起初大驚失色,認為坎寧安在激化美英矛盾,甚至還問龐德能不能撤換他。

但一貫對他十分順從的龐德這次卻出人意料地發飆了:“首相,我覺得坎寧安上將一點也沒做錯什麽,他必須要預防,這是他對皇家海軍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既不能讓德國人把艦隊擊沉,也不能讓友軍把艦隊吞並——對大英帝國來說兩者沒有區別,都意味著我們將失去皇家海軍!”

“可是……這會惡化與美國的關系。”

“美國人提出中斷援英就是在惡化關系!能給的我們都給了,我們不欠美國人什麽!”總參謀長布魯克元帥鬼使神差來了一句,“閣下不會真打算帶著艦隊去加拿大另立政府吧?”

“我……”丘吉爾被頂得啞口無言,這句話他實在不敢應,那只是迫不得已的最後辦法,應了後他豈不是就變成分裂大不列顛的民族罪人?戴高樂為什麽在法國被人看不起,就因為他投了美國人各種搖尾乞憐,那嘴臉比貝當差得太遠,起碼人家現在把法國經營得很好,社會秩序安定、經濟蒸蒸日上,打了敗仗認輸並承擔責任難道就這麽難?

“不但艦隊現在要獨立,所有在美國軍艦上服役的皇家海軍官兵都要收回來,另外在本土的2艘戰列艦、2艘裝甲航母今年將要成軍,如果美國政府還是這種猶猶豫豫、隨時可能出賣我們與德國妥協的態度,我不同意讓他們加入美英聯合艦隊!”龐德咬牙切齒道,“和德國和平談判?我們不會自己談?留著艦隊送給德國人難道不能給大不列顛換一點好處,至少能比法國待遇好吧?告訴美國人,隨便他們援不援助我們,不援助的話我們幫希特勒造船去!皇家海軍也可以加入歐洲聯合艦隊……”

布魯克在旁邊幫腔:“也是,聽說有人在和德國方面談,價碼似乎提高了點:四大自治領還是歸我們,印度估計保不住了,不過沒關系,德國人同意把巴西和中美洲分一塊給我們,將來巴拿馬運河也可以歸我們管,中東的石油也可以讓我們入股,條件是皇家海軍加入歐洲聯合艦隊,本土為德國人生產軍備——他們會付錢!這條件比以前還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