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紐芬蘭(16)

紐芬蘭島出現了奇特的場景:在德軍密集火力和空地一體的壓倒攻勢面前,擁有整整一個師的加拿大人被人數遠少於他們的德軍壓著打,毫無招架之力,僅僅一個白天傷亡總數就超過3000(包括空襲、炮擊、德軍地面部隊一起的損失),而德軍傷亡還不到300。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面臨敵軍壓倒性的空中火力優勢,薩爾島上德軍憑借完善的工事死戰不退,給予美軍重大殺傷,在陸軍5師被打殘後,新換上來的陸軍3師同樣舉步維艱。

更讓參聯會鬧心的是,折騰了一天,居然沒發現德軍航母編隊的確切位置——派去的偵察機不是迷失了方向就是找到的壓根不是航母編隊,要不幹脆就杳無音信,不知道是不是被德國人給擊落了。距離坎寧安的航母編隊抵達指定海域只有2天了,如果還找不到德軍,艦隊說不定要栽跟鬥的,阿諾德在電話裏發了火,讓部下明天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找到德軍航母編隊。

此時,失去蹤影的德國航母編隊在小澤指揮下,在期待已久的夜幕來臨後,轉為較快速度向西南方向進發,今天夜裏他們要去摧毀在愛德華王子島上的美軍基地。Ar-352已探明該基地上的有關兵力配置和分布,並察覺到美軍援兵正在源源不斷地抵達,這更讓馬沙爾等人焦急。

在進攻發起前幾小時,紐芬蘭島傳來好消息:工兵們不但在美軍機場利用舊有設施整理出一個可用的機場,還在附近發現了地下航空汽油庫,裏面至少有1萬噸高等級燃油,足夠使用。

“幹得漂亮!看來明天一早聯合攻擊機和Ju-188們就可以直接從亞速爾起到紐芬蘭降落,甚至Bf-219、Ju-98掛載副油箱之後也飛得到。”克蘭克狠狠一擊掌,“直接用陸基飛機掩護就不必占用寶貴的艦載機,英美艦隊如果真敢來,有更大把握將其殲滅之。”

小澤心裏一動:“能用重型運輸機補充一些陸戰隊兵力麽?徒手兵就可以,島上有不少繳獲的武器彈藥甚至坦克,港口滯留的船只上也有大量裝備和補給,空運3-4個營過並武裝起來毫無問題。”

馬沙爾疑惑地問道:“空運大概可以,兵力抽調也不是難事,不過將來怎麽撤退?”

“只要擊敗英美艦隊,我們毫無疑問將十分安全,到時候想打想撤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小澤淡淡一笑,“英美和我們都只有這支艦隊,誰占得上風,誰就占著整個戰局的上風。有一點不容忽視,只要我們占著紐芬蘭島一天,英加航線就休想恢復,丘吉爾已被封鎖了2個月,他還能再被封鎖4個月麽?”

馬沙爾滿意地點點頭:“容我向元首匯報並請求援兵。”

夜幕下發動進攻的並不只有馬沙爾的航母編隊,霍夫曼精心準備多時的黑科技部隊同樣強勢出擊,目標依然是佛得角周圍的美軍,而他們依仗的殺手鐧就是很久都未露面的Hs-293反艦導彈。

在地中海戰役一戰成名後,Hs-293仿佛銷聲匿跡了一般,再也沒有大規模運用於實戰。因為在德軍內部審視中發現,受制於現有Hs-293的使用方式,要想取得重大戰果困難很大,光保持現場絕對制空權就是個大問題。

但並不意味這種新武器完全失效,霍夫曼認為完全有進一步改進余地,並在視察佩內明德基地時提出了小改進方案和大改進方案兩條改進思路。所謂小改進方案,是指變換使用場景,將Hs-293的使用場景搬到晚上;大改進方案是變更引導方式,將Hs-293從現有的人工精確引導改為自動精確引導。通過改進賦予其不一樣的戰術打擊手段。

前者很容易實現,受虎式坦克“貓頭鷹”系統夜間作戰運用的啟發,科學家們決心給重型轟炸機也配上這樣的利器。重型轟炸機一共有4台2000馬力的發動機,完全可提供更遠、威力更強大的紅外探照手段,這個探照燈安裝在機腹位置,通過從上而下投射的辦法,能實現6000米以上的探照距離。

後者難度就大得多,因為其成功的標志是需要給Hs-293配上紅外導引頭——科學家們發現無線電信號很容易幹擾,而紅外輻射不那麽容易隱蔽,特別是海面上,機動能力越強、速度越快的軍艦越容易輻射出強大的紅外線來,對引導非常有利。

紅外引導頭德國有現成技術儲備的,德國最初探索近炸引信時試驗過多種引導頭,其中就包括紅外,但將紅外引導頭塞入小小的88mm炮彈或者128mm炮彈顯然難度太高,所以一直不能成事,但放在體型碩大的Hs-293上就一點問題也沒有,德軍試驗過多次,發現黑夜中使用效果非凡,甚至比白天效果還要好。

經過近一年的艱苦研制,新一代Hs-293投入使用,為與前代有所區別,型號改成了Hs-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