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佛得角(11)

與慘重損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軍取得的戰果乏善可陳:包括護航航母編隊空襲、炮擊編隊炮擊再加陸軍登陸在內,給佛得角守軍造成的傷亡不到四分之一,即德軍一共1400多人傷亡,而且這還是包括飛行員的損失。有400多德軍輕傷員經簡易包紮和救治又重新投入戰鬥,目前堅守薩爾島的德軍人數將近5000人,其中大約4500左右是海軍陸戰旅成員。

除去島上傷亡,德軍其他損失也不算太大,參與夜襲的潛艇全部成功脫離戰場,第一次攻擊航母編隊損失了2條S艇,第二次攻擊灘頭陣地的A編隊中4條S艇中最後損失了2條,攻擊炮擊艦隊並引走一大批護衛軍艦的B編隊又損失了3條,整個S艇部隊前後一共16條艇參與戰鬥,損失了7條,再加上其余艇上的傷亡,一共損失將近200人。

德軍傷亡總數大概為1600余人,而美軍前後累計傷亡已超過5000,整整是德軍3倍以上。

即便如此,美軍還要感謝德軍只把炮擊編隊作為主要目標。如果夜襲中第三擊、第四擊以更遠處的登陸船隊為目標,美軍就不是簡單損失幾條軍艦,而是要成片損失人了,事實上也確實有幾條射程實在顯得過長的魚雷跑到運輸艦隊中爆炸,用“緣分”帶走了幾艘貨輪(登陸艇因吃水淺而不夠魚雷炸)。不過誰也不是神仙,再給德軍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們依然會拿主力艦隊開刀,多幹掉一些美軍士兵他們認為不是決定性因素。

只是美軍自己的統計不可能如此客觀,他們認為自己至少報銷了島上一半德軍,擊沉了大約20艘S艇和2艘潛艇——這是各驅逐艦艦長和水手報給特納的,他們不是要謊報軍情,而是在黑夜中和混亂狀態下情不自禁地誤判。

這誤判看上去也合情合理:德國佬要是沒這麽多S艇,怎麽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殺傷?他們只知道氧氣魚雷的遠射程和隱蔽性,根本不明白其威力,如果換成是美國PT艇要依靠魚雷取得這麽多成果,再加十倍都沒用,因為美國魚雷很不可靠——雖然美國人到現在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佛得角周圍海域也恢復了平靜,仿佛只是做了個噩夢一般。不過,特難和英格索爾兩人現在沒心思去欣賞美麗的日出,他們的心情務必常沮喪,枯坐在會議桌前的英格索爾上將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20歲,頭深深地垂了下去,半天後用沙啞的口吻問道:“損失都統計好了麽?”

“統計好了,戰列艦方面我們損失了2條伊麗莎白級和西弗吉尼亞號,另外還損失了幾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外加一些貨輪……”一個參謀用沉重的語氣說道。

“這麽說來,加上加利福尼亞號,我們損失了整整4艘——一半戰列艦?”

“還不止如此……”特納苦笑道,“衣阿華和約克公爵號都中了雷,前者傷勢尚可,後者受損嚴重,不去船廠躺半年恐怕沒法復原。”

“這損失太大了。”英格索爾喃喃自語,聲音充滿了悲涼,“我該怎麽向總統和金上將交代?”

特納和周圍參謀都說不出話來,當初太平洋艦隊在遠東進行奪島戰役時,曾遭到過日軍自殺武器襲擊而沉沒了好幾艘戰列艦(其中就包括西弗吉尼亞號的同級艦科羅拉多號和馬裏蘭號),當初也是沸反盈天,大家對尼米茨的指揮頗有微詞,總認為他過於大意。這次特納在布置中特意強調了對可能出現的德軍自殺武器的防範,結果德軍沒用自殺武器卻用上了近乎自殺性打法,造成了更大、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損失。

美軍護航航母損失了一半,飛機損失了一半,戰列艦也損失了一半,登上灘頭的柯林斯團損失還是一半——可戰役才持續了不到1周,如果繼續按照該速度損耗下去,下周艦隊就該全報銷在這裏了。

“您現在怎麽想?”

“沒有別的辦法,把情況報告給參聯會……回去我辭職承擔責任。”

“長官,您?”

英格索爾擺擺手:“打佛得角就這麽大損失,回去一定要有人承擔責任,說句實話,能承擔責任的也只有我。”

“問題是戰術和計劃都是我制定的,我才應該為之負責。”特納想了半天,最後咬牙道,“我們應堅持到增援部隊到來,一定要拿下佛得角。”

“我不覺得你的策略有多少錯誤,甚至你比我更提前預料到了戰事的殘酷,堅決要求再增加1個師和8艘護航航母參戰,撇開這些不談,這麽大損失對我們而言就是失敗。到目前為止,我們引誘德軍艦隊前來交戰的目的還沒有達成,如果他們現在殺過來,我們還有戰而勝之的勇氣和實力麽?”

聽英格索爾說起這個,特納一陣無語,半晌後勸道:“長官,雖然損失了一半兵力很讓人心痛,但必須把佛得角戰役打完,至少我們還是占據上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