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佛得角(10)

海涅少校率領10艘S艇組成的B編隊悄悄離開已成一片修羅場的灘頭陣地,兜了個弧形朝遠處的美軍主力艦隊撲去,敵軍艦隊主力在距離薩爾島大約60多公裏的地方出沒,灘頭陣地上的殺戮已引來了一大群追殺者,他們撲過來也就是50-60分鐘時間,B編隊需要換另一條航線,距離會遠一點,但他們的速度比驅逐艦和護衛艦們快得多,時間上幾乎差不多。

灘頭陣地上的柯林斯上校看得睚呲欲裂,他眼睜睜看著手下被人屠殺卻拿不出一點辦法,只能緊急呼叫後方艦隊迅速趕來增援,灘頭附近其余受驚的護衛艇和PT艇胡亂開始射擊,因為黑夜中不分敵我,很多時候他們不是做了無用功就是在進行自相殘殺……

主力艦隊上坐鎮指揮的英格索爾和特納被突然的變故驚動了,由於護航航母編隊遭遇S艇突擊的教訓,炮擊艦隊今天特意在天黑後趕到深海區,不但下令驅逐艦和護衛艇擺出嚴密的防禦和巡邏體系對S艇進行嚴防死守,就連幾艘戰列艦本身也在進行一定範圍內的機動,以免留在原地成為靶子,哪曉得敵軍並沒有來進攻主力艦隊,卻打了灘頭陸軍一個措手不及。

“一群廢物,連幾艘S艇都管不住……”被驚醒的英格索爾上將氣得暴跳如雷,在司令塔裏怒罵連連。

特納沉默不語,他當然明白問題出在哪:美國海軍連續遭受重創,再加上持續擴容的護航航母部隊,有經驗的一線官兵都盡量往主力艦和護航航母集中,連驅逐艦都開始讓一戰時期的老軍官充當艦長,比驅逐艦等級還低的護衛艦和PT艇到處充斥著新兵蛋子,讓他們按部就班完成任務或許還馬馬虎虎,但這種夜戰、近戰、突發戰鬥就太考驗經驗和反應水平,實在怪不得他們。

特納的分析非常接近事實,德國海軍雖然也在快速擴容,但幾年來損失相對不大,依然保持了較高戰鬥力(相比自身),其海軍發展思路與英美存在較大差異,空、潛、快部隊戰鬥力通常比常規水面艦艇要強,特別是U艇和S艇這兩支部隊,說是世界第一也毫不為過,這些部隊的官兵除個別例外,基本不會抽調到主力艦上去服役的,像海涅少校率領的手下就有很多參加過當初昆古尼爾計劃中的登陸行動,無正規軍艦護航這樣驚心動魄的戰役都參加過了,這種夜襲當然是毛毛雨。

林克上校審時度勢地根據手頭資源、裝備和兵力制定了連環擊的計劃:第一擊先由夜戰虎發動,用區區4輛坦克的精準狙殺吸引灘頭陣地的視線;第二擊由4艘S艇發動,他們用近乎貼身肉搏的狂暴突擊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調動一大批美軍護航軍艦往薩爾島撲去;就在美軍主力艦隊防禦和巡邏力量受到削弱時,海涅少校的第三擊已近在眼前了。

“驅逐艦報告S艇!”正當特納和英格索爾目不轉睛地盯著碼頭方向時,艦長的聲音突然從廣播裏傳來,然後很多人都聽到了那狂躁不安的馬達轟鳴聲——這是S艇們將速度拉到44節時抑制不住的聲音來源。

所有護衛軍艦不敢怠慢,立即以猛烈的5英寸、6英寸炮火開始射擊,但由於碼頭戰事引走了一批護衛軍艦,美軍艦隊防禦層次不免有漏洞存在,S艇們冒著猛烈的炮火,在4000米的距離上開始釋放魚雷。

整整30條2.85噸的H9氧氣魚雷發射了出來,迅速以最高速度前進,即便按照該速度突擊,這些魚雷也可以跑2萬米,如果肯將其放慢到36節(美國驅逐艦常用的MK11魚雷一般使用34節航速),射程超過4萬米(MK11不到1萬米)。

“右舷發現魚雷!”西弗吉尼亞號上有水兵驚恐地吼叫出來,艦長立即指示左舵45°,希望能規避掉這批可怕的殺手,但只有21節的緩慢速度如何躲得開52節的高速魚雷,艦舯、艦尾一口氣中了2條雷,特別是艦舯部的那條魚雷,差點直接把這艘服役20年、在珍珠港事件中已沉過一次的老艦直接炸掉。作為當年與長門級並列的BIG7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本來沒這麽脆弱,但珍珠港中遭遇的重創打斷了其脊梁,即便修復後也埋下了隱患。

只見右舷被炸開兩個大缺口,艦尾部分更是整個被炸掉,海水瘋狂地湧入艦體,整條軍艦一邊向右側傾,一邊向後倒下去,眼看軍艦不保,水兵們如同下餃子一般跳海——幸虧佛得角靠近赤道地區,如果是11月份的北大西洋,在海水裏泡半小時幾乎就不用救了。

特納吃驚地看著西弗吉尼亞號沉沒,這是艦隊損失的第二艘戰列艦,還沒等他從震驚中恢復過來,身邊的英國參謀帶著哭腔喊道:“伊麗莎白號,伊麗莎白號也中雷了!”

伊麗莎白號前兩天的運氣終於用完了,或者說,由於有傷在身,其規避速度不太靈活,很不走運地吃到了一條魚雷,雖然沒有當場沉沒,但情況非常糟糕,一口氣湧入了4000多噸海水,三分之二鍋爐停止運轉,整條軍艦速度下降到只有5節,像一條死魚一般漂浮在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