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轉向(5)

金上將對南美、南美局勢惡化的渲染夾雜著私貨,原因就在於太平洋艦隊目前困在珍珠港無法動彈——美國海軍不但被人打瘸了一條腿,甚至還被迫分隔在兩洋無法呼應,這就觸了金上將的逆鱗。別說陸軍不可能強逼海軍執行歐洲攻略,就是羅斯福總統親自下令,他也要把這事給攪黃了——要不急急忙忙抽回艦隊做狼狽逃竄的模樣給誰看?

不過他還是給羅斯福總統留了面子,一個勁強調提議打亞速爾海軍原則上是贊同的,只是覺得時間緊張,希望推遲到1944年春天再開展。相對來說,福克蘭群島不但現階段對美國更為重要,也更易攻克一些,可作為檢驗亞速爾戰役的試金石。如果連福克蘭群島這樣的仗都打不贏,那亞速爾戰役幹脆別打,打了也是自取其辱。

這番話讓眾人都點頭稱是,陸軍也表示認可。

特納因級別不夠沒資格參會,如果他在現場,一定會暗暗偷笑,笑話他們對金上將認識不夠深刻:後者的話真真假假,後半段其實已來了180度大轉彎——別說今年,就是明年春天金上將都懶得去打亞速爾,除非馬島能兵不血刃地拿下來,但這可能麽?

羅斯福認為金上將講的不錯,大致思路、時間安排、兵力部署說得非常到位,接下去就該是緊鑼密鼓的調兵遣將、物資調度與計劃擬定工作,他親自加了一路——多諾萬主持“第五縱隊”工作,一旦大軍臨近時再度在阿根廷制造政變。羅斯福腦子非常清醒,知道用武力威懾阿根廷可以,真要是出兵打了阿根廷,今後就結下不死不休的梁子了,最佳辦法還是以打促和、以壓促變。

“倫敦方面還需要您和溫斯頓多溝通一番,切實和他說明阿根廷局勢的變化,一個穩定的南美有利於這場戰爭長期持續下去,也有利於穩固合眾國後方。”羅斯福交代赫爾,“我們對不列顛的物資援助只會增加不會減少,10月份將服役的黃蜂號(埃塞克斯級)也決定贈送給皇家海軍,已抵達北美的英國部隊可繼續開展適應性訓練,不必參加這次戰役。”

既然毀了和英國人共同攻打亞速爾的約,當然要給對方一點好處,而且如讓英軍出現在阿根廷邊境上,會大大刺激阿根廷人的民族情緒,不可避免地引起事態復雜化,羅斯福可不想弄巧成拙。他相信以丘吉爾的政治眼光能看明白這麽做的道理,更何況美國自己要是堅持,英國方面是沒辦法堅持己見的。

打南美的方針就這樣確定了下來,但在挑選何人出征、何人掛帥問題上又犯了難。打亞速爾毫無疑問是海軍為主,所以海軍擔任最高統帥毫無疑問。但“聯合要素”行動有大量陸軍作戰內容,再讓海軍掛帥就有些不合適。

雙方經激烈辯論,接受了一個折中意見:“聯合要素”行動前期行動,包括推平圭亞那、入駐巴西、威懾巴阿邊境都以陸軍為主,由陸軍將領擔任司令官,海軍配合,主要是為陸軍艦隊提供護航和運輸;在發動奪取福克蘭群島戰役時,由海軍將領擔任司令官,陸軍配合。

海軍人選很快就確定了,金上將決定大西洋艦隊主力盡出,由英格索爾上將自己帶隊;但陸軍選派指揮官就有些困難,馬歇爾有心讓艾森豪威爾再帶一次部隊,但非洲戰役的敗仗記憶猶新,羅斯福雖然對艾克沒什麽成見,卻擔心在國會議員處會遭到詰難,便提議由艾森豪威爾協同特納共同籌劃“聯合要素”計劃,指揮官另派他人。

經反復磋商,最後挑選第6集團軍司令官雅各布·勞克斯·德弗斯掛帥,他曾在1939-1940年任美國巴拿馬駐軍參謀長,對南美事務相對了解。在珍珠港事變前的擴軍行動中,他又施展身手、巧妙調度,解決了其擔任師長的第9步兵師面臨的各方面問題,獲得“大能人”的美稱,最終入了馬歇爾的法眼。在隨後將近兩年的時間裏(1941年7月-1943年5月)升任駐諾克斯堡陸軍裝甲兵中心司令,對裝甲戰非常熟悉。幾個月前他剛剛調入第6集團軍,並在本月初剛剛晉升為中將。

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統帥,羅斯福決心委以重任。德弗斯在歷史上主持過霸王行動計劃編制工作,不過現在很顯然,無論“霸王行動”還是“聯合要素”行動,他都不會再編制計劃了,這份工作將交給艾森豪威爾。

唯一讓馬歇爾顧慮的一點是德弗斯與艾森豪威爾的個人關系不太理想,一方面性格外向的德弗斯看不慣艾森豪威爾的木訥,另一方面他對後者也有意見——他比艾克在西點早畢業6年,但晉升中將居然還落後幾個月,這讓德弗斯頗為不滿。

謹慎的馬歇爾又挑了克拉克擔任德弗斯的副手,後者與德弗斯和艾森豪威爾的關系都很不錯,能夠有效潤滑,而且到南美這些國家作戰,外交關系十分重要,迫切需要長袖善舞的克拉克——至於其打仗能力怎麽樣,馬歇爾已選擇性地無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