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抉擇(6)

8月25日夜間,龐大的聯合艦隊主力緩緩掠過庫克群島西側200海裏處,並將航向調整為西北,對準塔拉瓦而去。

“長官,遊擊艦隊已抵達拉包爾,預計明天完成卸貨後可繼續出發。”

堀悌吉點點頭,問道:“其余運輸艦情況如何?”

“基本比較順利,只被美軍擊沉了2艘,不過大多數是德軍舊軍火,損失不大,大鷹號航母擊沉了1艘美軍潛艇,漂浮上來的物品顯示是美軍旗魚號;另有幾艘軍火船被陸軍直接送去印度支那發賣,然後準備去接應菲律賓方向的第二批印度派遣軍。”

“技術資料、工業設備尤其是機床才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容有失。”聽到運輸線基本安全,堀悌吉的眉頭舒展開來,“等他們回到本土勢必能發揮出成倍效能。”

本土盼望這批物資也望斷了秋水。以零戰改為例,德軍並完成改進後,日方同樣得到了一套圖紙,可根據德方的技術參數調整機體、強化結構很容易,但與德國相同水平的發動機死活造不出來,類似結果也發生在天山改、彗星改上。最後沒辦法只好做出決斷:一方面國內公司繼續完善譽系列發動機,另一方面決定所有新飛機全部從德國引進。

各發動機制造廠一直扭扭捏捏不肯承認技不如人,拖著不報,等發現問題的山本五十六親自督辦並下達調整要求時,聯合艦隊已離開歐洲,幸虧堀悌吉頗有遠見地就每個型號發動機都采購了幾百台原裝貨。

聯合艦隊還同步進口了一批德國、法國產精密機床,要求國內至少完成一部分機體以便提供零件保障——這讓三菱、中島、愛知等飛機制造公司喜出望外,至少他們制造的機體不會浪費。

最後他們轉變了思路,不再試圖研究最新發動機,而以仿制德國舊機型為主,特別是斯圖卡和Fw-190兩款深受陸軍重視。運輸艦隊貨倉裏除發動機之外,還有大量德國特種鋼,很多都是國內造艦業急需的構件和物資,同樣也在向本土進發。

歷史走向發生重大變化後,日本本土局勢也發生了變化:

聯合艦隊赴歐洲作戰同時調整航母建造計劃後,除大和號外,由於基本不用維修舊艦艇,日本全力以赴投入了建造新軍艦的熱潮,再加上舉國一致體制下陸海軍很多地方實現高度一致,減少內耗,光從中國撤軍就省下不少錢,再加上聯合艦隊打贏了南太平洋海戰又回避了毫無意義的瓜島爭奪戰,整體局勢比歷史上要好過得多。

得益於南洋物資供應,海軍船廠工人紛紛復員,又壓縮了不必要的改造進度,造艦進度大為提高,以海軍省寄予厚望的大鳳號航母為例,信濃號改建航母工程取消後,所有物資、工人全集中到這艘軍艦上,不但沒像歷史上一樣簡化工程,完工期限還有所提前,預計會提前到1943年12月完工。

除大鳳外,海軍省船政本部在1942年下半年開工4艘雲龍級的基礎上,1943年又新開工3艘雲龍級,並雄心勃勃表示預備本年度要開工6艘。原本還準備開工第2艘大鳳級,但山本五十六以建造周期長且改大鳳圖紙還不完善為由,一拖再拖,不肯放行。

由於大和級在海戰中的創新性運用和決定性成果,再加巴拿馬戰役中陸奧、比睿的損失嚴重刺激了艦隊派總後台伏見宮博恭王,他提出新意見:在第三艘信濃號建造速度持續推進前提下,準備開工改大和級。

航空派的山本五十六連改大鳳級都不願意建,生怕耽誤雲龍級成軍,根本不會同意建造改大和級,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達成一致,鑒於距離信濃號完工日期(44年6月)還遠,是否建造大和級4號艦或改大和號等聯合艦隊回來以後再定奪,這決定得到了多數人附和,老謀深算的山本認定堀悌吉不會同意,伏見宮博恭王對此惱火不已——認為是山本和堀悌吉故意聯合起來反對艦隊派。

在武藏號上坐鎮的堀悌吉對此毫不知情,他還在盤算著是不是能以德國改造大型郵輪為範本,改造日本自己的輔助航母——從實踐來看,輔助航母很好用,但用千歲號、千代田號這樣的快速軍艦充當太過浪費,他知道陸軍手裏還有幾艘兩棲航母,打算把他們全部改成輔助航母。

正在沉思間,冷不防草鹿任一匯報道:“馬紹爾群島發來電報,前兩天他們派飛機偵查發現塔拉瓦上有美軍駐守,兵力似乎在2000人左右,除在淺灘上擱淺的北卡羅來納號外,暫未發現敵艦隊。”

“還有我軍活動的跡象麽?”

“電報沒寫,估計沒有。”草鹿任一勸道,“既然已被敵軍完全占領,艦隊還去打麽?”

“塔拉瓦有多少敵機?”

“情況不明,預計20-30架總有吧。”

“那就不能讓其留著。”堀悌吉露出一絲微笑,“拍電報給三川君,與我們匯合後一起去進攻塔拉瓦,我還要派陸戰隊奪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