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麻煩(2)

“從塔拉瓦戰役結果來看,當初制定B+計劃的出發點過於樂觀,我們的實力還不具備壓倒性優勢。情報顯示,目前在亞速爾至少部署有600架以上飛機,大部分是新銳飛機,包括德軍最先進的噴氣戰鬥機,他們還可以從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很方便進行增援調度,西班牙目前至少有3個德國空軍聯隊進駐,葡萄牙雖然沒有,但與德國是有默契的也做好了相應準備。

與塔拉瓦只有一個主要島嶼不同,亞速爾擁有數個島嶼,且面積都不小,現有艦隊規模無法做到同時全面封鎖,必須一個個打,將會是一場血腥的拉鋸戰……”

金上將零零碎碎說了一通,其實就一句話,根據日軍守島的表現和戰況,他不相信步兵能在一周或10天內把亞速爾給打下來。在參聯會眾將觀念中,德國陸軍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日本海軍陸戰隊都能堅守這麽久,給部隊造成這麽大殺傷,德國人沒理由辦不到。空襲亞速爾的代價已越來越高,英國方面因為前次被封鎖沒能得到油料,暫停了空襲,而美軍從紐芬蘭島起飛的轟炸機損失率平均超過25%,這還是用最新的B-29,如果是原先的B-24或B-17,損失大到根本不能看。

因此金上將提出的傷亡和損失代價就有點驚人:“我們預計整個計劃一旦推上去,需要準備5-6個師被重創、損失1000-1500架飛機,還要打算損失20-30萬噸主力艦噸位,現在還沒能達到承受這個代價的地步。”

羅斯福臉色變得鐵青,他知道金上將是為他好,讓一位將軍親口承認技不如人是非常難受的——對金上將這樣性格倔強的人說更是一種羞辱。如果強行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發動戰役,只怕金上將不會拒絕,但損失如他親口說的那樣會非常大。一旦失利,等於美國積攢大半年的實力又被一掃而空,那在政治承受不起——現在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失敗!類似塔拉瓦這種損失慘重的勝利勉強還能接受。

羅斯福也清楚,非洲戰役失敗後,陸軍上下對與和德國陸軍較量有一種本能的恐慌,沒有幾倍於敵的力量,他們是不敢打包票說穩贏的,這次陸戰隊攻打塔拉瓦的傷亡兩倍於敵就是明證。

“那下一步怎麽辦?”

“大西洋方向繼續維持守勢,航母編隊繼續在本土訓練、培養,太平洋戰區力量必須加強,北卡羅來納號擱淺後,尼米茨手裏可用的戰列艦只有3艘,數量太少,建議抽調2艘戰列艦和部分陸軍兵力增援遠東,另外,太平洋戰區也提出了新的作戰計劃——打算等聯合艦隊主力過境後去進攻馬紹爾群島。”

“他能守住吉爾伯特群島?”

“守不住沒關系。哪怕重新讓敵人占領也沒關系。”

眾人不解金上將為什麽這麽說。

李海揭開了謎底:日軍哪怕再奪回塔拉瓦,也沒足夠時間再建立與原先類似的防禦體系了,第二次、第三次奪島戰役就會輕松很多。本質上來說,決定能不能奪島的不是地面力量,而是海軍——太平洋這麽大,太平洋艦隊和聯合艦隊完全可以捉迷藏,直到雙方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變化。

羅斯福微微點頭:“如果能把馬紹爾群島搞下來,也算了不起的勝利,等於我們一腳踹開了日本帝國在中太平洋的防禦門戶,抽走2艘戰列艦對大西洋局勢有危害麽?”

“問題不大,10月末威斯康星號戰列艦(衣阿華級)可以服役,12月份上旬密蘇裏號(衣阿華級)可服役,力量不會削弱太多,這次打算把衣阿華號和西弗吉尼亞號調給他——這是以前就欠他的,順便再提供幾艘護航航母,反正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馬上就要大量服役。”

一說起護航航母,羅斯福就是一陣抽風似地牙痛,護航航母這玩意雖然造得快,但價格很不便宜,一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不含艦載機)造價1200萬美元,約等於六分之一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但生命力實在過於脆弱,上次提供給了英國5艘護航航母,經過德軍艦隊和潛艇破交折騰,到現在全部完蛋,連同上面的飛機和其他裝備,1億美元就這樣輕飄飄沒了。

現在護航航母是海軍第一人員損失大戶,比潛艇損失率還高。第二個損失大戶是陸航,新的B-29轟炸機大約65萬美元一架,從列裝到現在至少已掉了400架,B-17B-25B-24C-47等都不是省油的燈,本年損失的數字都要用千來計算,賬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數字看得人心慌。至於被擊沉的自由輪和上面的物資都算是毛毛雨了,當初想法就是只要能安全來回一趟就夠本。

上上下下現在都明白船其實不是關鍵,軸心船也不是特別多,上面的水兵和飛行員才是關鍵,隨著損失加快,有經驗的老韭菜一茬一茬被割掉,現在很多海軍護衛艇、魚雷艇上的艦長甚至是珍珠港事件後才畢業、加入海軍還不到2年的軍官,護航驅逐艦隊迫於無奈,甚至啟用了很多一戰時期的退伍老軍官,有些人年紀居然比尼米茲還大!艦載機飛行員就更慘,95%以上都是戰爭開始後才入伍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