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南亞之虎(16)

“長官認為,在我們破交澳新航線後,艦隊很難不被敵軍所發現,一是我們需要用這種堂堂之陣給敵人施加壓力,二來確實如此龐大的艦隊在近岸攻擊時無所遁形。”

源田實點點頭,這推斷非常明顯。

“這次敵情非常特殊,第一是艦隊帶著航母補充艦和飛機運輸艦,有數量足夠的飛機,根本不怕損失;第二,敵方艦隊主力都在塔拉瓦,整個澳新海域除一些潛艇,沒有能向我們挑戰的對手。”草鹿龍之介解釋道,“這就決定了進攻我們的只能是敵陸軍攻擊機,我方被擊落的飛行員只要活著,艦隊明天就可恢復實力,美軍飛機特別是飛行員卻打一架少一架。反過來如果去強攻,我們的飛行員就打一架少一架,敵人卻能很快得到補充。”

“明白了,所以長官希望把敵人吸引過來消耗。”源田實長長地出了口氣,“現在就看敵軍怎麽應招了。”

這策略澳大利亞人不知道是否理解,但無論理解與否,在B-24報告發現敵艦隊後,陸航第7航空隊就立即著手準備空襲,該航空隊是美軍部署於南太平洋的主要空中力量,本質上承擔支援對地攻擊的任務,並非為對海攻擊而存在,因此轟炸機大部分全是B-24B-25B-17這種重型機,SBD俯沖轟炸機很少,而TBF魚雷攻擊機則一架也沒有。

這個結構並不利於反艦,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派出轟炸機前去空襲。

16:45分,大量4發轟炸機飛抵艦隊目標上空,情報無疑非常準確,領隊的威廉姆斯上校赫然發現,敵艦隊已擺好標準的輪形防空陣,一共分成了範圍寬廣的6支艦隊,大致可概括為2支運輸部隊,2支戰列艦部隊和2支航母部隊,就等著自己到來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按照出發前的商定,先去對付航母集群。

B-17B-24B-25因為有飛行高度的優勢,並不懼怕Bf-219攔截,但威廉姆斯依然讓一部分戰鬥機下去和日軍糾纏,因為等會轟炸機群要想取得有效命中,必須降低飛行高度,他可不希望那時候陷入敵軍戰鬥機的圍毆。

由於最新銳的P-51、P-47戰鬥機大都供應歐洲戰場,比較有優勢的F4U又不屬於陸航,第7航空隊的戰鬥機主力還是P-40P-38,P-40遜於零戰威廉姆斯是清楚的,但P-38通常在與零戰的對抗中占有上風,於是他放心大膽地派遣了32架P-38下去,又讓另外16架P-40掩護80余架轟炸機繼續前行。

在下面待命的60余架Bf-219立即一擁而上,對準P-38圍毆。

就在戰鬥機分出的一瞬間,由武藏號領銜,各戰列艦發射的對空三式彈便呼嘯著炸裂開來,有架倒黴的B-17正好被彈片籠罩在範圍裏,當場被打成數段墜海。

在猛烈的炮火考驗下,威廉姆斯看了好幾分鐘,最後選擇了翔鶴號,一來這條航母看上去最大,二來似乎還掛著旗艦標志,就在他招呼各機群將高度下降到3000米左右時,電台裏忽然傳來戰鬥機指揮官的驚呼:“長官,我們的P-38全完了……”

“什麽?”他大吃一驚,這才5分鐘時間,那裏足有32架P-38呢。

扭過頭仔細一看,他嚇得背脊上的寒毛全部豎立起來,遠處肆意飛舞的只有日軍飛機,哪還有P-38的影子?

P-38戰鬥機飛行員們大意了,他們僅僅憑借外表,以為與他們交手的還是零戰,便放心大膽地將對付零戰的招數使出來,沒想到零戰改居然不受零戰問題的限制,一驚一乍下便亂了方寸,再加上日軍飛機本來就多,飛行員素質更是完全碾壓,赤松貞明率隊用5分鐘打了個閃電戰,用5:32的戰果教育了P-38做人。

“我們有麻煩了……”威廉姆斯喃喃自語,打開通話器道,“各機群注意,敵軍戰鬥機很厲害,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采用下降高度投彈的辦法,願上帝和我們同在!”

可即便將高度下降到了2800米,這麽一大批又慢又重的重型水平轟炸機命中精度低得可憐,總共80余架轟炸機成功投彈,投下500余枚500磅、1000磅的炸彈,但最終命中率不到2.4%,一共12枚炸彈投中了高速運動的艦隊,如剔除3枚由SBD命中的炸彈外,可憐的水平轟炸機命中率不到1.8%。

長門號、武藏號各吃了2枚1000磅的炸彈,毫發無損;榛名號、霧島號吃了500磅、1000磅重的炸彈各一枚,上層建築燃起大火,再加上巴拿馬戰役的舊傷,樣子很難看,但還沒到致命之時;那智號、足柄號各吃1顆500磅重的炸彈,損失了一座主炮;真正的損失來自輕型艦艇,天龍號輕巡和另一艘驅逐艦各吃了一顆1000磅重的炸彈,當場沉沒。除軍艦損失外,重型轟炸機的機槍火力還配合打下了7架戰鬥機。

為這樣的戰果,美軍付出的代價可不小,除前面已損失的32架P-38外,還額外損失了16架SBD中的14架,16架P-40中的11架,另外還加上近30架重型轟炸機。來時威廉姆斯躊躇滿志地率領著150架的龐大編隊,回去時只有50架出頭,望著零零落落的機群,他有一種悲從中來、放聲大哭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