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南亞之虎(8)

塔拉瓦戰役進入第6天,美軍在島上的官兵總數已超過了3000人,不但控制了灘頭、棧橋、機場等要害地點,還在繼續源源不斷地增兵。

柴崎通過前線報告知道了敵軍在棧橋一帶的動靜,認為雖然要保持有生力量,但不能對敵人持續增兵和補充物資的事視而不見,猶豫再三後,抽調了3個中隊通過地下秘密交通壕發動了有限反擊。

日軍開始向棧橋和礁盤噴射出炮火,長堤上正在補充物資的美軍猝不及防、紛紛墜海,其余美軍立即進行壓制。還沒等美軍處理完這邊的突擊,又一陣雨點般的炮彈從側後打來,幾艘正在卸貨的登陸艇慌忙拔錨躲避,還有人扯開喉嚨大喊“別打了,自己人,自己人……”,炮火來自一艘擱淺的登陸艇,陸戰隊員以為有些戰友分不清情況胡亂射擊,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其實是一小股日軍利用夜幕掩護攜帶武器潛入破船,向美軍不斷射擊。

等看到有擲彈筒、鐵拳不斷飛出後,陸戰隊們才明白這艘船已被敵人控制了,紛紛掉轉槍口壓制,驅逐艦的火力也猛烈開火,總算是全殲了這股滲透進來的日軍,但就剛才這麽一猶豫,半個排的士兵再加2艘登陸艇被摧毀,棧橋也被摧毀了一部分,氣得在不遠處觀察的戴文哇哇大叫。

紅一攤頭上,400余名陸戰隊集結在好不容易奪取下來的陣地上,利用謝爾曼坦克和81毫米迫擊炮開路,在驅逐艦炮火掩護下,一尺一尺地往南進攻,漸次占領了前面150米縱深,總算是占領了綠灘——這是霍蘭德當初給陸戰三師劃定的第二天的推進目標,現在已整整晚了100個小時。

連日作戰讓美軍的彈藥消耗量極為驚人,不但登陸時帶來的彈藥早已用光,就連陣亡士兵攜帶的彈藥也被戰友搜羅得幹幹凈凈,戴文躲在指揮地堡裏——就是康納利曾經待過的地堡,現在臨時升級為師指揮部,連聲催促後勤補給趕緊上岸,不惜一切代價保障前線供應,駕駛員冒著槍林彈雨通過棧橋把物資卸到海灘上。

但讓戴文怒火沖天的是,部隊冒著生命危險輸送上來的物資除了迫切需要的彈藥、噴火器油料、電台零件、淡水和口糧外,還有大批暫時用不上的帳篷、酒等物資,不但占用了寶貴的運輸能力,還把急需物資都壓在下面,他命令幾部剛上岸的推土機把一切礙手礙腳的物資推入海中,以便騰出空地。

富有創新精神的美軍很快想出了極好的進攻辦法,利用由謝爾曼坦克改造的推土機皮厚肉糙的特點,把日軍設置很低的槍眼和敵軍可能出現的孔洞整個用沙土和廢墟掩埋上。更多的推土機則在機場跑道上奮力勞作,希望能盡快修復這條跑道並獲得一片空地,這樣部隊還可以通過空投或空運就近獲得物資補給。

由於戰列艦主炮彈藥消耗得飛快,各艦高爆彈庫存普遍少於120發,靈機一動的官兵便用穿甲彈來對付日軍地堡,結果不好不壞——如果能直接命中,則穿甲彈效果遠比高爆彈強,如果不能直接命中,那基本只能聽個響聲。不過急紅了眼的霍蘭德也顧不上這麽多了,穿甲彈好歹還有震懾力和沖擊波,比什麽都不幹要強。

戴文試圖召喚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提供近距支援,由於美軍飛行員多為新手,地空聯絡又不暢,再加上美軍推進的位置和距離分布連自己人都不能完全弄清楚,反而誤傷了不少陸戰隊員。悻悻然的戴文只好放棄,單純依靠地面部隊進攻,他們每向縱深推進一步都會遭到日軍阻擊,傷亡重大,新上來的7個營的傷亡率甚至已甚至超過了前幾天,以大嗓門柯特上尉所在的部隊為例,他手下雖還帶著將近200人,但最開始的老部隊B連士兵只有34人,其余全是各營打剩下部隊且一直恢復不了建制的縮編,現在他的番號變成了柯特營級戰鬥群。

當天下午,陸戰3師最後一批步兵單元源源不斷地登上了灘頭,火炮部隊也登陸了2個營,美軍動用105mm榴彈炮在極近距離上用直接瞄準法接連摧毀日軍的地堡和工事,自身也被日軍的機槍和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迫擊炮打得傷痕累累。

各灘頭的美軍步步向前推進,上岸的坦克越來越多。它們蹣跚地越過彈坑、樹樁和戰場,逐一攻破日軍據點,整個攻擊節奏開始恢復到美軍熟悉的軌道上來,到下午5時,興奮不已的戴文向霍蘭德報捷:“我們正取得勝利,目前已全面占領北岸陣地,正向南岸推進,預計還有1天可以實現全部目標。”

尼米茨等人終於松了一口氣,仗打到現在,所有人對數字已完全麻木了,一開始傷亡2000人大家大呼小叫,等後來每天都要付出上千人傷亡時,美軍的悍勇反而被激發出來,到第6天時,美軍總傷亡已突破了6000人,雖然一口氣動用了4個團和師屬工兵營,但依然感覺前線部隊不夠,第一批登陸部隊經過2天短暫的休整後又重新調整編制後投入了進攻,現在等於是陸戰3師全部步兵主力都壓上了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