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蘇爾計劃(3)

實際上橡膠工廠就是個濃縮鈾制造廠,而且生產規模比施佩爾想象得還大,除橡膠公司原址,還包括了更隱秘的地方——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政策變化後,集中營中普通猶太犯人全部被釋放並執行強制勞役,極少數政治犯轉移到其他監獄,整個集中營差不多就是空城一座,下面變成了巨大的核工程所在地。整個工廠、集中營舊址連同方圓50公裏的土地都變成了禁區,不過對內公開的只有莫洛維茨,集中營的秘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甚至不包括施佩爾。

奧尼佐格對迪布納講話的效果很滿意,對元首召見並讓他們在公開場合進行主題演講更滿意。雖然僅是5月份的天氣,他胖胖的腦門上已滲出了汗珠,他驕傲地說:“我們手裏現在有將近100克豐度超過87%的鈾-235,隨著時間推移,數量還會越來越多,構成反應堆主體的氧化鈾砌塊我們一個月能提供超過2噸,我迫切希望有更多專家加入這個研究體系並制造炸彈。”

一時間眾人對此議論紛紛,施佩爾意味深長地看了希姆萊一眼,若有所思。

第三帝國鈾工程中自始至終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就是黨衛軍。國社四巨頭當然不是鐵板一塊,霍夫曼也不允許他們鐵板一塊,這不符合政治邏輯和執政管理,哪怕他再沒有政治經驗,對這一套還是非常清楚的。施佩爾最近9個月因為獨掌經濟大權,地位上升得非常快,已從四巨頭之末變成了四巨頭之首,基於平衡,霍夫曼不能忽略希姆萊的感受,更何況後者在鏟除戈林集團方面是有功的。

既然希姆萊與戈培爾、施佩爾、鮑曼等人關系緊張,還對秘密項目情有獨鐘,而郵政部長奧尼佐格又與其交好,霍夫曼幹脆就把這個秘密項目劃給希姆萊。在丟掉情報系統掌控權後,希姆萊的力量受到了很大削弱,也愈發重視郵政部長和他率領的秘密研究小組。

更重要的是,迪布納領導的小組雖然學術能力比較弱,但所有參加人員都是國社黨員,有些還是黨衛軍成員,對國社理論和元首無比推崇,這也是希姆萊願意支持、資助該項目的關鍵因素。在黨衛軍全力支持與重金打造下,迪布納小組的軟件或許差一些,但硬件設施完全是超一流的,無論什麽的實驗設備和原材料,只要他開口,希姆萊都能給他弄來。

當海森堡誇誇其談倉庫裏那1600噸鈾礦石時,奧斯維辛集中營下面已堆滿了整整9000噸礦石;當海森堡還在為電力制約長籲短嘆時,希姆萊不聲不響通過法本公司制造了巨大的濃縮鈾工廠,並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整個集中營都可以成為秘密工程所在地。至於苦力,對施佩爾或許是個制約,但對管理著全部集中營的希姆萊而言,只是一個數字罷了。

這些內幕施佩爾完全不清楚,但霍夫曼卻是知情者,不但清楚還鼓勵希姆萊放手去幹。所以這個小組人員最少、起步最晚,成效卻最顯著。因為人員少,整個研究體系率先用上康拉德·楚澤發明的Z-4電子計算機展開計算,這個被霍夫曼稱之為“我的退休金”項目很快取得了成功,3月份制造的機器每秒加法運算速度超過100次(乘法12次)——將所有計算尺都拋在腦後。

除核物理領域外,彈道專家、佩內明德的火箭專家也對這套東西很感興趣,在親身體驗後指名道姓也要來一套,並希望有更快、更好的設備。楚澤表示繼電器的潛力已基本挖掘幹凈,下一步除非上電子管,那需要更多經費和人員,還需要更大的場地,欣喜若狂的希姆萊毫不猶豫地撥付了1000萬馬克並提供一切保障,然後從楚澤手中拿到了15%的股份——用了黨衛軍的名義。

電子計算機很快成為黨衛軍第二個重要研究項目,擁有40多名研究人員和60多人的技師、工程師,楚澤是學術負責人。雖然他本人沒有教授或博士頭銜,但希姆萊根本不看重這些,他在意的是成果。他曾對身邊人說:“弄不出東西,再響亮的頭銜也是只不會下蛋的母雞。”養雞場場主出身的希姆萊對這種“母雞”是最痛恨的。

如果把楚澤的項目比喻成創業公司,那麽霍夫曼提供了天使輪,用200萬馬克拿走了30%的股份;黨衛軍提供了A輪,用1000萬馬克拿走了15%的股份,楚澤及其研究團隊還剩下55%的股份,項目總估值已飆升到6600多萬馬克。施佩爾領導的軍備部也很想插一腳,希姆萊放出話來,參股可以,但必須等每秒運算1000次的Z5型計算機制造完成並評估出來後再說,他開出的價碼是要求軍備部至少投3000萬,股份才肯給10%。

施佩爾一開始打算捏著鼻子認了,因為希姆萊或黨衛軍他沒有多少機會理論,但一想到元首手裏還捏著30%的股份,便不甘心地去找霍夫曼,結果後者一句話就把他堵回來了——“每秒運算1000次的電子計算機項目10%的股份才值3000萬馬克?希姆萊看來還沒認識到這項發明的偉大意義,要我一定開價1個億”,軍備部長驚呆了,最後只能做好乖乖掏錢的準備。正因為有這麽多大人物保駕護航,才沒哪個大公司敢來對楚澤的發明說三道四、強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