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蘇爾計劃(2)

面對不太樂觀的現狀,霍夫曼只好平和心情,和顏悅色地問道:“說說你們下一步打算怎麽做。”

“從提煉過程來看,由低豐度到高豐度之間提煉的困難與復雜程度呈幾何指數上升,一般充當能源的鈾-235只需3-5%的豐度,而武器級可能需要90%甚至95%豐度的原料。同樣時間和能源或許可以提煉100公斤5%豐度的元素,但提煉不出1公斤80%豐度的元素。基於目前的限制,如果只提煉5%豐度的原料,一個月開足馬力能提煉上百公斤。”海森堡頓了一頓,小心翼翼地說道,“我堅持認為提煉低豐度原料用以制造反應堆提供能源比提煉高豐度原料用於制造炸彈更切合實際,更具戰略價值。理論計算結果顯示,2-3個月時間提煉出的核原料制造反應堆可驅動一條3000噸級的潛艇。”

“潛艇?”施佩爾插了一句,“怎麽弄?”

“反應堆會提供足夠電力,潛艇完全不需燃料補給,只要空氣跟得上,想在海下待多久就待多久,如果把加強後的反應堆用在大型軍艦上,根本就不用補給重油,想開多久就開多久……”霍夫曼張口就來——不就是核動力嘛!

施佩爾滿臉震驚,海森堡連連點頭:“元首的說法非常形象,基本就是這樣。”

米爾希抓住機會問道:“如果裝飛機上,是不是可以無限制飛行而不必降落補給?”

“這……”海森堡面露難色,“恐怕不行,反應堆會有幾十噸重,還需要水或別的東西進行冷卻,太大、太重,裝飛機上是不行的,潛艇或大型軍艦完全沒問題,甚至會比傳統動力裝置更節約空間。”

“哎!”空軍元帥一聲嘆息,他夢中的核動力全球戰機還沒成型就徹底破滅了!

霍夫曼陷入沉思:海森堡作為能源派的代表,這套觀點已在自己面前兜售過不止一次,關鍵是吃不準這家夥的真實用意。

後世對海森堡計算錯誤且一直堅持能源派的觀點有三種分析:

第一,他壓根沒弄明白原子彈原理,所以有關理論觀點和計算數據都是錯誤的;

第二,他知道整套體系——他在與米爾希的談話中認為鈾炸彈像個“菠蘿”,但不願意幫助第三帝國制造,因為他認為制造這種炸彈是不道德的,所以故意誇大了難度與時間,這也是戰後海森堡自己陳述的觀點。霍夫曼私底下問過米爾希,後者矢口否認聽到過“菠蘿”這樣的字眼,但霍夫曼不想簡單否定這種推斷,因為米爾希現在與歷史軌跡不同,中間曾脫離過鈾項目;

第三,他知道整套體系,也願意制造炸彈,但因為實際困難的制約,同時又過於自信地認為美國也搞不出這種炸彈,從而最終放棄。

但海森堡畢竟是學術權威,霍夫曼不動聲色地點點頭,沉默了下來,眾人一看元首沉默了,也都跟著沉默下來。

“海森堡教授的想法非常好,這應該是一種劃時代的能源,就如同當年用燒重油的鍋爐取代燒煤鍋爐一樣,引起了軍艦的重大變革,也許我們在下一次戰爭中用得到,也許能用於民用事業——搞個核動力發電廠會很不錯,不過我們最急需的是一錘定音的超級武器,而不是秘密能源,博特教授,我可以聽聽您的想法麽?”

“尊敬的元首,我認為您的要求是對的,制造炸彈確實比發展新能源更來得重要。當然,我承認海森堡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目前我們尚不具備大規模提煉的因素,所以……”

“假設,現在已有了足夠的原料,我們能在理論上估算炸彈的威力和殺傷力麽?”

“這……”海博特和一堆人面面相覷,最後硬著頭皮回答,“元首,這需要進行實地驗證,理論上也許可以毀滅一座城市,也許鏈式反應到一半就中斷,那充其量或許只是一個大型炸彈罷了,說不定還沒有對付直布羅陀要塞的‘鉆地者’航空炸彈來得厲害。”

說到這裏,霍夫曼已完全明白了:以海森堡、博特為首的德國專家其實在理論上還沒有弄透,是在自己強行開掛並進行指導的前提下跌跌撞撞往前走,那情形好比一道復雜的數學題,自己事先透露了答案卻沒有解題過程,然後一幫人在絞盡腦汁硬湊出來。

海森堡自己也很奇怪,為什麽元首對制造炸彈如此熱衷?去年夏天,也就是1942年6月,他設在萊比錫的第一個試驗性反應堆在大火中被摧毀後,他已旗幟鮮明地表達過這種觀點,當時無論元首本人還是施佩爾都對這種“3-4年內沒有成功希望”的炸彈不抱希望,認為轉而去研究核能源更為有利,所以他才申請了很少的研究經費。沒想到幾個月後,情況來了180度大轉折,整個項目不但規格升級,撥款一下子給了5億馬克——他做夢都沒想過這個數字。在這個氛圍中,不但他的反應堆得到了重建,連博特主張的石墨反應堆也得到了建設機會,所以他才有“2座反應堆都運轉良好”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