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過關(2)

“尊敬的各位議員,我接下去的發言會非常令人震驚,不僅關系到合眾國的安危存亡,還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家性命,所以……”胡佛用那鷹隼般的目光掃視了會場一圈,“希望您能注意保密。”

所有人都呆住了,這個素來神秘且低調的聯邦調查局局長有什麽驚天新聞要捅出來?好幾個人的頭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這多半是有把柄握在FBI手裏的大人物。

“首先談一下大家最為關注的紐約空襲事件:FBI探員前天開始對紐約空襲現場進行調查,觀察了帝國大廈、布魯克林大橋、曼哈頓大橋、洛克菲勒中心等重要地標建築物被破壞的情況,聽取了事發時目擊者、幸存者和防禦官兵的證言,最終報告尚在撰寫中,但已初步得出一個結論……”胡佛放緩了語調,“紐約乃至整個東海岸人口密集區,潛伏著不少軸心間諜……”

這句話一出,下面立即竊竊私語起來。

“做出該判斷的依據如下……”胡佛攤開公文,一條條念了起來。

“第一,事發當天淩晨時分,敵機編隊從長島雷達站掠過,一直到距離只有40英裏時才被發現,極大地減少了預警和防禦時間——敵機如此準確地避開雷達站監控,沒有事先情報支持難以想象;

第二,紐約是本土第一個遇襲城市,在此之前因為合眾國特殊而有利的地理位置,甚至都沒有軸心飛機出現過,對飛行員來說,飛抵一個陌生城市且要在黑夜中準確找到目標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我詳細詢問過海軍航空兵指揮官,如果讓他在沒有情報支持下去空襲漢堡,被告知這完全不可能……”

眾人把目光投向金上將,後者點點頭:“我贊同胡佛局長的看法,美國海軍航空兵目前不具備這個能力。”

“第三,敵人對建築物的摧毀用了匪夷所思的進攻手段,帝國大廈是被水平轟炸機投擲重型炸彈摧毀的;布魯克林大橋是被敵人用魚雷摧毀了橋墩;曼哈頓大橋是敵人用極其準確的俯沖轟炸摧毀的。”胡佛提高了聲音,“這種技術水平,如果是臨時使用,別說晚上,就是白天也幾乎難以成功,敵人一定進行了長期而具有針對性的訓練——這種針對性就是間諜提前勘察、反復觀測的結果,他們知道這些建築物的漏洞和薄弱之處在哪裏。”

陸航司令官阿諾德提供證詞:美國陸航不具備這種精確轟炸能力,如果有這個水平,老早就能用B-17把德國主要工廠給炸平了;

金上將再次證明:海軍航空兵也沒法做到這些,特別是超低空發射魚雷摧毀布魯克林大橋橋墩的戰術完全超過了一切想象。

下面嗡嗡聲不絕於耳,很多人似乎有疑問。

胡佛提高聲音說道:“也許有人會說,我們辦不到並不意味敵人辦不到,特別是日本海軍航空兵,他們在偷襲珍珠港中就有類似舉動,但我們這次抓獲了一個德國飛行員俘虜,他供認德國海軍航空兵也參與了行動,總共有40多人。美國艦載機飛行員是20年代就開始大規模培養了,而德國艦載機飛行員在幾年前還是一個理論名詞,諸位相信2年的培訓超過20年的積累麽?”

金上將臉上一陣抽搐卻無言以對:美國艦載機飛行員雖然培養了20年,但有經驗的老手幾乎都喪失殆盡,現在這批新嫩菜鳥真不見得強過德國人。

眾人面面相覷,他們認為胡佛的話存在明顯的邏輯漏洞——誰規定德國人培養2年就不能超過美國人20年的?可這漏洞如果被證實眾人反而更加難以接受——德國人培養2年比我們積累20年還厲害,那還打什麽仗?早點認輸算了。

“綜上所述,FBI得出結論,這場空襲的時機選擇與目標確定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有間諜事先進行大量準備工作並將消息拍發給軸心方面,然後對方才能如此輕而易舉下手。”

馬歇爾、金上將和阿諾德等參聯會高層相互對望了幾眼,不露聲色地用眼神交換了意見,大家都認為胡佛的話推測成分太多、實證太少,但卻有利於減少軍隊自身的責任,而且誰也不敢打包票說沒有德國間諜,烏鴉不就潛伏在英雄港?萬一真查出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們對胡佛的推斷樂觀其成。

“這是第一個示例,下面我說第二個示例——比起紐約空襲來說普遍得多。”胡佛從FBI副局長,也是他的親密搭档托爾森手中接過了第二個卷宗。

“在舉例之前,請允許我向大家問一個問題,對於叛國者我們該如何處理?”

“槍斃!”

“絞死他!”

議員們群情激奮,以為他要爆料某個大人物是間諜或賣國賊。

“如果只是思想上叛國,沒有行動上叛國,又該如何懲處?”

會場一下子寂靜下來,有人在重復剛才的口號,有人卻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