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打臉(3)

凱特爾走後,霍夫曼請來施佩爾一同考慮對日補償問題。

“日本人拿到那麽多優厚條件還不滿足,還要補償?”施佩爾一聽就皺起眉頭。

“堀悌吉剛剛損失了2艘戰列艦和1艘航母,都是主力艦,對聯合艦隊戰鬥力是有影響的,也會影響印度攻略,鑒於這次戰果很不錯,特別是擊沉了5艘美國航母的戰果已經被證實,我認為應該給日本人一點額外獎勵。”霍夫曼沉吟道,“戰列艦損失我們不管,他也沒開口,他想要天鷹號航母,可這我不能答應。”

巴拿馬戰役前雙方條件已談妥了條件,德國給了比較優厚的報酬:

1、德國出動4個陸戰旅配合日本展開印度攻略,聯合艦隊協助德國完成馬達加斯加登陸戰役;

2、補償大西洋、馬達加斯加戰役中聯合艦隊可能損失的飛機,額外給予500架艦載機,按Bf-219、He-218、Ju-98和Ar-372進行合理搭配,另給200架聯合攻擊機;

3、協助日本培養艦載機飛行員,上限500人;

4、協助聯合艦隊獲取貝亞恩號。

“飛機方面我決定多給300架,這次嚴重受損的陸戰旅也進行替換,保證4個旅的數字不縮水,但航母實在變不出來。”

施佩爾思考片刻後說道:“一定要航母也不是沒辦法,可以拿意大利人的船來頂。”

霍夫曼擺擺手道:“這不行!先別說墨索裏尼能不能答應,在我的計劃裏鷂鷹號是有大用的,未來一段時間海軍就這幾艘航母可用,少一艘都會讓戰鬥力大打折扣。”

“不是鷂鷹,鷂鷹號要6月初才能服役,等完成海試正式加入艦隊至少要7月份,日本人等不到那時候,我說的是博爾紮諾號輕航母。”

霍夫曼這才反應過來,幾天前他剛剛下令啟動“龍卷風”計劃,準備去進攻馬達加斯加,參加這次行動的除2艘日本輕型航母和武藏號戰列艦外,意大利派出了海軍主力,除3艘維內托級戰列艦外,最紮眼的就是博爾紮諾號輕型航母——盡管上面沒有一個意大利飛行員。

“墨索裏尼能答應?”

“白送當然不行,但進行利益或裝備交換可行。”施佩爾分析道,“他馬上就能得到鷂鷹號航母,然後本年度接下去又有其他2艘快速郵輪改建的綜合航母服役,這艘半路出家、性能一般的博爾紮諾號輕型航母對他而言並未有重大作用。說實在話,意大利艦載機飛行員數量遠遠不夠,3艘航母屆時都不一定湊得起合格機組,更別說再加一艘了。”

“怎麽會?”霍夫曼奇怪地問道,“意大利海軍不是也有海航麽?建立航空兵隊伍比我們還早。”

施佩爾嘆了口氣:“是啊,就因為意大利海軍現在有了獨立航空兵,所以才湊不齊艦載機飛行員。”

意大利空軍說起來和德國空軍一樣都是黨的基本盤,但問題是意大利海軍和德國海軍的地位卻不一樣:

德國是傳統大陸國家,第三帝國國防軍軍種排名是陸軍第一、空軍第二、海軍第三,海軍處於最弱勢地位,因此陸軍也好,空軍也好,對將各自部隊成建制轉入海軍都不擔心,反而能因勢利導介入海軍事務。

而意大利是傳統海洋國家,軍種排名是海軍第一、空軍第二、陸軍只能排第三,在這種情況下,空軍不會心甘情願幫助本來就比自己強大的海軍——飛行員轉入海航豈不是連皮帶肉都讓海軍吃了?況且意大利空軍也不算很強大,在德國給予大量飛機和裝備後,其一線作戰飛機總數至今都沒能超過2500架,再剔除其中部分老舊型號,新銳飛機很難超過2000。

“那他們在索科特拉島上培養的艦載機飛行員?”

“這是意大利海軍僅有的、能挑大梁的飛行員,我都不敢保證說下一批意大利海航飛行員還能不能有這種水平。如果說日本艦載機飛行員是美國同行一個零頭的話,那意大利就只有日本的零頭。”施佩爾笑道,“阿爾伯特(凱塞林)和我開過玩笑,他不覺得意大利人能拿得出足夠的飛行員和地勤,所以當初墨索裏尼才爽快地把天鷹號讓給我們,當然海軍也最希望看到這一點,到時候大不了派我們的飛行員上艦。”

霍夫曼兩手一攤,意大利自有國情如此,他也沒轍。

“我可以出面去談交換。”施佩爾解釋道,“墨索裏尼一直希望得到虎式坦克,這幾個月陸陸續續和我打過幾次電報索要,聽說日本人、伊朗人得到之後更是迫切。”

“不是我不肯給,給意大利人完全就是浪費。”霍夫曼嘆了口氣。

“可墨索裏尼自己不這麽想,他還指望拿虎式去非洲大陸出風頭呢,或者留在羅馬充當儀仗兵也好。”

“但願不要給美國人給俘虜了去。”霍夫曼最後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他想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