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加勒比海(8)

二戰結束後很久,除對大戰中戰例戰術需各國軍界進一步研究吸收之外,有關指揮藝術也成為世界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冢原二四三一直被日本方面認定為二戰最強航母指揮官,提出的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加勒比海戰中的“神之調頭”,認為這個調頭的重要意義和奇思妙想甚至超過了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時的敵前轉向——那一仗奠定了對馬海戰的勝利基礎。

小澤走到海圖前,一起和克蘭克分析冢原此舉的戰術意義。

“剛才敵軍發現我們是在此處。”小澤點了點海圖上的位置,“我們假設該點為T點,如果您是敵人,您準備出動飛機空襲的話會去哪裏?”

“如果敵機2小時後抵達,結合艦隊被發現時的速度、方向,應該是去T+100公裏附近。”

“現在艦隊往回開,2小時後的位置在T-100,倘若敵航空兵指揮官沒發現敵情,他下意識的判斷是不是繼續向前半球搜索?”

克蘭克點點頭,這幾乎是肯定的——現在各艦隊都急於向加勒比海外脫身,機動艦隊是距出口最近的艦隊,大家只會認為他跑快了,誰也不會料到他會往回跑。

“假設敵航空兵搜索了100公裏依然沒有發現目標,這時候基本就會亂套了,即便美軍航空兵指揮官經驗比較豐富並迅速反應過來,敵軍機群將從T+200的位置往回飛,在該過程中艦隊大約又能跑出去50公裏,敵人必須從T+200的地方飛到T-150的位置再次展開進攻,您猜,會出現什麽後果?”

克蘭克倒吸一口冷氣:“美軍白白浪費了350公裏的油料和時間。”

“還會透支飛行員的耐心、體力,並減少可投入進攻的飛機數量——如果他們不想掉在海裏或去南美洲跳傘,就必須返航。”小澤說道,“人在焦慮之下技術動作是會變形的,如果我猜得不錯,冢原君應該會布置戰鬥機截擊,層層削弱敵軍優勢。”

“我有一個問題,如何引導敵機向T+200方向而不是反方向搜索?”

“這需要前線航空兵指揮官的現場微戰術及一些運氣。”小澤笑道,“運氣是海戰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是麽?”

克蘭克點點頭,他已對這個戰術調整表示信服,很期待後續表現。

7:55,各直掩機編隊飛回翔鶴、瑞鶴加油補充,看著艦隊居然向西疾馳,所有飛行員都驚得目瞪口呆。

“長官……”這次是源田實和淵田美津雄聯合上來詢問了,焦急之情溢於言表。

“知道你們想問什麽,讓參謀長給你們解釋吧,我還要思考其他問題。”冢原不疾不徐地擺擺手,一副氣定神閑的表情。

草鹿龍之介對兩人解釋了一番道理,說道:“雖然長官希望本艦隊行蹤暴露得越晚越好,但既然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他只能別出心裁想一些戰術,等會戰鬥機部隊的重點是將敵攻擊機群從機動艦隊身上引開,爭取盡可能遲滯、消滅更多敵機。”

聽完這番解釋,源田實和淵田美津雄兩人心中大定,高興地說:“長官構思巧妙,實在是我們誤會了。”

冢原搖搖頭:“投機取巧的成分居多,但現在我們居於劣勢,又要保護自己,又要掩護炮擊編隊,只能出此下策。”

“戰鬥機部隊什麽時候出擊?”

“先不著急。”冢原看了下掛鐘,“敵偵察機大約7:10發現本艦隊,7:30分應該陸續放出第一攻擊波,最快我預計要9:30才能趕到,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如果水偵能發回來有用的消息,我們可以盡快展開進攻。”

到現在為止,無論冢原還是弗萊徹,誰都沒料到雙方航母編隊目前正是對向而行,彼此距離急速縮小——速度不是考克斯認為的25公裏/小時,而是將近90公裏/小時。

8:30,冢原下達命令:70架Bf-219陸續放飛,開始向指定地點集結以伏擊可能出現的美軍攻擊機群。為增強伏擊力量,他將機動艦隊直掩機規模從24架縮小到20架。

雖然草鹿龍之介剛才對源田實和淵田美津雄解釋時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現在卻緊張得不得了:冢原將70架戰鬥機派走後,艦隊掩護力量只有20架飛機,是個相當危險的數字,萬一敵軍不上當直接來進攻艦隊,這點功夫就全白費了,也根本招架不住。

冢原寬慰他:“不要太擔心:這批飛機距離艦隊只有半小時路程,外圍重巡洋艦還能為艦隊提供20分鐘預警時間,萬一有變,只要頂過最初10分鐘就行了。”

8:40分,草鹿龍之介滿臉愁容地告訴冢原:“第一批水偵除3號機以外,其余全部返航,報告毫無發現,第二批大約是半小時前起飛的,他們將再次搜索一遍。”

冢原點點頭:“這事急不得,讓偵察機仔細點,再仔細點。”

3號機遲遲沒有回報消息是因為飛機在偵查途中出了問題,節流閥失靈導致速度推不上去,飛機高度越來越低,最後幹脆落在海裏。駕駛員中村只能停在海面上緊急修理,其他兩人急得滿頭大汗卻幹瞪眼沒辦法,一邊埋怨中村出發前沒對飛機進行細致檢查,一邊又惴惴不安地生怕誤事。將近一小時後,節流閥勉強恢復正常,可推四分之三的位置,於是重新展開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