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春醒(7)

調整後的設計使敦刻爾克號航母成為一艘標準的直通式斜角甲板航空母艦,主飛行甲板長度210米,略遜於中型航母,但多一塊長度為138米的斜角甲板,各類艦載機均能正常起降,綜合起降能力與正規航母基本一致,不過搭載容量、調度能力和防禦水平依然還是航空戰艦的標準。

新設計將采用斜角甲板與直通甲板共用、甲板系留與單層機庫並存的方案,預計排水量3萬噸,最高航速30節,可搭載48+6架飛機(機庫26架+甲板22架+6架備用)。設計變動將導致工期增加2個月,預計9月初投入服役,增加費用1000萬馬克。

伊勢號和日向號也將接受類似改造,整體風格保持一致,預計排水量3.5萬噸,最高航速25節,可搭載54+8架飛機(機庫30架+甲板24架+8架備用),整體建設周期10-11個月,預計12月初投入服役。而規格更大、完工程度略低的讓·巴爾號的設計大同小異,預計排水量4萬噸,最高航速32節,可搭載60+10架飛機(機庫36架+甲板24架+10架備用),整體改造周期12個月,預計1944年4月初投入使用。

與前面幾艘相比,讓·巴爾號除了噸位與防禦優勢外,艦體是最長的,直通式飛行甲板長度達到245米,超過中型航母標準,略遜於重型航母,綜合能力已超過光輝級航母。

這4艘由戰列艦改造而成的“破交航母”相比美國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特征非常明顯:第一,采用斜角甲板設計,利用左舷大斜角和右舷小斜角提高了載機水平與起降能力;第二,由戰列艦改造而成,只有一層機庫,面積普遍偏小,同噸位下載機能力不足;第三,防禦能力強於埃塞克斯級航母,水平裝甲核心地帶可抵禦500公斤炸彈攻擊,防魚雷能力也強於埃塞克斯級;第四,航速均慢於埃塞克斯級,且續航力較低,普遍只有6000-9000海裏的水平,低於埃塞克斯級1.5萬海裏。論綜合作戰能力比不過埃塞克斯級,但比美國批量建造的護航航母卻要強不少。

“過去兩年有不少熟練工人應征入伍,影響了船廠施工,為保障各艦按時完工,除物資之外,我還希望能將船廠工人抽回一些。”

“這完全可以,給您3萬人額度,將這些工人全抽回來,具體找凱特爾總長協調,如果還不夠再增加一些也無妨。等春醒戰役打完,我還會宣布一條政策:40歲以上的國防軍士兵可自由選擇退役——中高級軍官大概不會走,低級軍官、士官和士兵會涉及到20-25萬人,讓他們回國在其他崗位發揮作用。”霍夫曼的口氣很嚴肅,“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整合、動員全歐洲力量之前,我們自身力量的使用已基本到了極限,不可能無限制擴張下去。這次春醒戰役為了保障隆美爾的物資與補給,運力和資源調度在短時間不夠充分,最後被迫挪用了古德裏安的非洲集團軍一半補給,使他放緩了進攻速度——不知道他該有多抱怨我。”

這消息施佩爾並不知情,他頓時愕然,少傾下意識地問道:“非洲戰事能順利結束麽?”

“短期內只能壓住美國人,離結束還早,所幸美國人也沒辦法向肯尼亞輸送物資,整體而言我們還占一些優勢。”說起非洲局勢霍夫曼就感到一陣心煩:那幾萬英美軍隊還沒放在他的眼裏,但南非卻是個大問題,統帥部做過估計,要拿下南非不但需要可靠的海空軍力量,還要30萬部隊,如果在地中海,這點力量投放毫無問題,南非馬上就能推平,問題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離軸心核心控制區足有上萬公裏——這距離比從德國出發打印度尼西亞都遠!

“長期與英、美、蘇三國對峙,恐怕……”施佩爾壓低聲音問道,“聽說斯大林試圖求和,您打算怎麽辦?”

“今年爭取要讓英國或俄國至少一個退出戰爭,但這很難辦到:英國人有美國人力挺和自治領輸血,短期內不會趴下;與斯大林實現停戰倒容易,只要我在俄羅斯解放軍的問題上松口,下個月就能停戰,但不把俄國人的力量消耗、削弱到一定程度,停戰帶來不了和平——俄國人從沒遵守過他們簽署的條約,停戰不過是讓斯大林獲得喘息機會罷了,東線始終會面臨紅軍的威脅。”

“這樣一來,只能寄希望於印度攻略了,盡快占領印度可以深刻打擊英國人的信心——我不信英國人比我們還能撐。”

施佩爾這句話是有充分依據的——從2月份開始,從英國出發的英美戰略轟炸便逐漸減少,後來近乎於停止,最高統帥部經過分析,認為英美轟炸暫停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一來英國面臨燃油危機,動輒千機轟炸對燃油是極大的消耗;二來是西線防空力量持續增強,英美戰略轟炸機的損失水平始終保持在14%左右,這是難以長期承受的結果;三是英國根據美國的要求發動對亞速爾群島的持續轟炸,分流了大批空中力量,光迫降在葡萄牙的英國轟炸機就超過35架,被德軍擊落的則將近200架,雙方都在咬牙拼命——德國將西線的空軍力量一批批地往亞速爾群島送,而英國則天天不計代價地進行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