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連鎖反應(2)

一小時之後,斯大林重新召見了朱可夫與華西列夫斯基,與剛才氣急敗壞的情況相比,現在他整體精神狀態有了很大好轉,那個無所不能、一切盡在掌握的斯大林同志又回來了。

“先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莫洛托夫同志打電話來,說美國從太平洋方向給我們提供的物資到了。總量接近40萬噸,包括10萬噸燃油,10萬噸各類急缺的裝甲鋼、鋁錠、銅等各類材料,另外還包括200余架P-39飛機,250多輛謝爾曼坦克,4000多輛各類卡車、吉普等車輛,還包括一大批糧食、肉罐頭等物資……”斯大林神采奕奕地告訴兩個手下,“美國人對土耳其的背信棄義行為表示極大憤慨,並向我們表示抱歉,他們表示會凍結所有土耳其在英美的資產。同時,下月中旬他們會再提供一批物資,數量也在40-50萬噸之間。”

“這次美國人倒是很大方。”

“一方面因為是前幾次答應給的物資一直沒提供給我們,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主力艦隊都在歐洲,遠東相當空虛,美國人組織了30多艘船的運輸隊。”斯大林揮了揮手,“雖然不能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但至少這些物資現在能幫我們不少忙,我交代莫洛托夫同志,讓美國人想辦法加大成品油援助——這些困難是因為土耳其的偷襲造成的;伏羅希洛夫同志已在協調遠東方面盡快將物資輸送過來。”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相互看看,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

“我剛才仔細考慮過了,我認為你們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很有建設性,但是……”斯大林出其不意地來了個轉折,“我們不能這樣被動應付德國人的下一步動作,必須采取更積極的態勢。”

“您是指?”

“不能任由德國人和土耳其人合圍高加索方面軍,更不容容忍他們對頓河地區三個方面軍發起進攻,紅軍應當采取果斷措施打亂敵人的節奏。”

朱可夫皺著眉頭問道:“您想提前撤退?”

“不!進攻!”斯大林用力揮舞著手臂,配合並加強著自己的語氣,“康斯坦丁同志,我們先發起進攻!”

“什麽?”華西列夫斯基差點沒驚叫出來,現在如此不利的局面居然還想著進攻,斯大林同志該不是得了失心瘋吧?

“這聽上去有點兒不切實際,但我認為是出其不意的好辦法。”斯大林對著地圖闡述了自己的想法,“你們看,如果現在利用波斯集團軍和巴庫守軍拖住敵人的中東集團軍,同時再從高加索方面軍中抽調出10萬部隊堵住高加索山脈這些隘口與關鍵點,就能爭取到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我們搶先發動進攻——目標是敵南方集團軍群中的克萊斯特集群。我準備從目前與曼施坦因對峙的三個方面軍抽出兩個再加上高加索方面軍其他兵力來搶先進攻,這樣總共能調集的兵力就超過100萬,能對敵克萊斯特集群形成顯著優勢。哪怕不能一舉消滅這個重兵集團,至少也能迫使其後退,然後我軍再向北進行收縮……”

朱可夫耐心聽完了對方的總體思路,沒急著否定或表達不同意見,反而陷入了沉思。實際上該想法他雖然沒和華西列夫斯基交流過,但其實是考慮過的,理論上更加積極與主動,實際上實施起來存在很多困難:

首先,外高加索這17萬軍隊到底能抵擋土耳其人和隆美爾多久,他心裏完全沒底;

其次,高加索方面軍抽調10萬人馬防守隘口這件事不是不能做,但在兩面夾攻之下,恐怕不會像夏天防守得這麽輕松;

再次,他只打算抽調一個方面軍會同高加索方面軍夾擊克萊斯特集群並迫使敵人後退,斯大林比他更極端,打算抽調兩個方面軍,這麽做對付克萊斯特當然有了更大把握,可面對曼施坦因的那個方面軍的壓力就太大了。

最後,即便一切都順利地完成了戰役設想,雙方脫離大規模接觸後的防線最終定在哪裏也需要認真思考而不能簡單地一撤了之。

當然,他能明白斯大林的意思,既然外高加索這17萬部隊注定要損失其中大部分,幹脆就不要費心費力去營救,還是讓其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和價值,哪怕為此再搭上從高加索方向抽調出來的10萬部隊——用這些誘餌和棄子吸引住敵人,以他們的最終崩潰換取整條戰線南翼的基本穩定。

“斯大林同志,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有兩點需要重新考慮一下。其一,我們不能將戰役定位在消滅敵克萊斯特集群上,改為將其擊退似乎更為妥當;其二,抽調兩個方面軍的行為可能過於激進,剩余的方面軍很可能抵擋不住曼施坦因,是否改為抽調一個方面軍並單獨進行加強。”

聽到朱可夫在原則上並未否定自己的意見,但提出了重大修改意見,斯大林陷入了遲疑,片刻後問道:“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