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身不由己

1943年3月2日,隆美爾元帥帶著由大德意志師、維京師、歐根親王山地步兵師等精銳部隊構成的德國中東集團軍主力和兩個伊朗步兵師來到了距離大不裏士不遠處,在他們面前是梅佐夫中將率領的紅軍波斯集團軍。半個多月前,他用閃電一般的速度從伊斯法罕直沖德黑蘭,順利吃掉了進退失據、應對失當的紅軍部隊,奪取了一場偉大的勝利並促使伊朗加入軸心陣營。

面對德軍咄咄逼人的態勢,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從大本營預備隊給他抽調了近衛第11重型坦克旅,全部裝備最新式的KV-3坦克,秋列涅夫從高加索方面軍又抽出3個師又2個旅的援兵,幫助梅佐夫將波斯集團軍的兵力重新提升到13萬人以上。

就在所有人以為隆美爾會高歌猛進、持續進攻時,他卻放慢腳步,慢慢從德黑蘭帶兵前往伊朗西北部重鎮大不裏士,從伊斯法罕到德黑蘭的300多公裏路程他只用了一天一夜,而從德黑蘭到大不裏士的這400多公裏他卻足足走了半個多月。這速度讓梅佐夫大大松了口氣,忙不叠地利用這個時間整頓防線、梳理部隊並補充物資。

雖然隆美爾一再勸巴列維留在德黑蘭聽捷報即可,但執拗的皇帝非要跟著來看收復伊朗國土。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德軍進軍速度完全可以再快一點——不僅因為路上沒有任何敵軍的阻攔,還在於補給和物資供應線非常暢通。

由於軸心控制了印度洋制海權,目前有大量船只往返於亞歷山大港與阿巴丹港口,然後通過伊朗境內的鐵路系統為中東集團軍提供補給。對隆美爾而言,這條運輸線的速度與容量比當初在北非沙漠中苦苦掙紮時要強得多。在伊朗政府的動員和號召之下,伊朗民眾用驢、馬等各種各樣的牲畜車幫助德軍從火車站向前線搬運物資。各條道路上都出現了機械化的現代運輸與傳統畜力運輸相混雜的局面,雖然擠得滿滿當當,但整體卻是忙而不亂。

得益於當初在阿巴丹港的繳獲,無論是隆美爾的中東集團軍還是古德裏安的非洲集團軍都獲得了相當充分的燃油供應,施佩爾從國內緊急派遣了得力的工程師與工人趕赴阿巴丹煉油廠對英軍撤退前造成的破壞進行恢復,預計4月份——在繳獲燃油用光之前即可恢復生產。根據樂觀估計,隨著修復工作的逐步推進,阿巴丹煉油廠產能會從100萬噸逐步恢復到全盛時期,不但中東地區的作戰部隊沒有燃油供應的後顧之憂,連東地中海方向的部隊屆時都能享受這個優勢。

在丟失印度洋制海權後,英、美潛艇試圖以印度西海岸和南非有關港口為基地進行破交,但軸心貨運貨船基本沿著海岸線行進,再加上沿海反潛巡邏機與索科特拉島上的反潛力量,潛艇暴露幾率遠比大西洋大得多。破交代價很大,成果卻很小,面對付出9艘潛艇沉沒後只換來一艘7000多噸貨輪的戰果,盟軍最終只能無奈放棄。

所以,巴列維很想問隆美爾為什麽走這麽慢——這問題憋在他心裏很久了,他覺得再憋下去自己會悶壞的,他相信隆美爾肯定不是因為畏戰才走這麽慢,一定有其他自己不掌握的原因,可具體是什麽,不但他想不出來,他身邊的參謀和將軍也不得要領。

“這就是困擾陛下很久的問題?”聽完巴列維的問題,隆美爾忽然笑了起來。

“是的,是的……”巴列維恭維道,“元帥用兵別具一格,我們實在想不通、想不透,這個……如果不涉及機密的話能不能透露一下?”

“如果是前兩天,我可能會拒絕回答,不過今天就沒問題了。”隆美爾讓副官取來地圖,耐心為巴列維講解起來,“陛下請看,這裏是巴統,這裏是第比利斯,這裏是巴庫……”

“等等……”巴列維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我問的是大不裏士啊。”

旁邊的高斯也笑了,掏出鉛筆在地圖上刷刷畫了3個箭頭,分別指向剛才隆美爾說的這三個地方。

巴列維看著箭頭的出發點無一例外全是土耳其邊境後的地段,終於反應過來,跳起來吃驚地問道:“土耳其準備參戰了?”

“土耳其已秘密動員了十天,有關參戰決定不是今天夜裏就是明天清晨宣布。”隆美爾笑道,“我之所以帶著部隊緩緩前進,就為了向對手施加壓力,讓他們有足夠時間把兵力調遣到大不裏士周圍來,這樣後續縱深的兵力就會不足……”

“我懂了,我懂了,只要土耳其出兵,截斷敵軍退路,這些部隊就被您和土耳其部隊包圍起來了,一個也別想跑。”

高斯微笑著點點頭:“陛下,這個月您就可以收復全部伊朗國土了。”

3月3日淩晨4點,土耳其外交部長忽然不顧外交禮儀,直接闖進蘇聯大使的府邸中,對睡眼惺忪、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的大使宣讀了宣戰書,並宣布有關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之人而予以驅逐,對方憤怒地想要抗議些什麽,卻被緊接著的下一句話驚呆了:“你可以給莫斯科發電報,告訴他們我軍15分鐘後即將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