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俄羅斯的冬天(2)

與東方國家不同,俄羅斯解放軍可是號稱與布爾什維克不共戴天的,東方國家最多是挖點領土、財富,而俄羅斯解放軍卻是要在根子上將布爾什維克挖掉——這讓斯大林沒有絲毫可以妥協的余地,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問題是俄羅斯解放軍目前的總部就明明白白設在羅斯托夫,高高飄揚的旗幟仿佛在嘲笑紅軍的無能,這如何能不讓他又氣又惱?

“斯大林同志,我有最新情況向您報告。”聽到背後的聲音響起,斯大林就知道是莫洛托夫來了,他嘆了口氣,一邊示意對方坐下,一邊耐心地等待對方開口。

“目前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在北非、中東戰役中受到重挫後向我們提交了照會:第一,由於自身損失需要彌補,他們將減少重裝備,特別是飛機、坦克、高射炮的支援,所需缺口由美國人負責補上;第二,目前波斯戰局十分不樂觀,威爾遜上將指揮的第10集團軍節節敗退,很可能遭到完全失敗,他們迫切希望我們能在北波斯方向發動進攻,牽制德國人的力量;第三,JW-51船隊將於1月26日從冰島出發向我們輸送物資,一共有13條運輸船,但上面只有90輛坦克,67架飛機,且都不是最新款式,其他以後勤物資和工業產品為主,一點燃油也沒有;第四,目前英國石油來源已被德國切斷,英國要求我們今後空船回航的RA船隊上搭載燃油,用於彌補缺口。”莫洛托夫的情緒明顯不高,顯然這個照會讓他非常生氣。

北極航線一般指冰島到蘇聯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從冰島出發的船隊代碼是PQ,從蘇聯出發的代碼是QP,PQ一直編號到18為止,由於PQ-17的慘重損失,後來相應代碼分別變更為JW和RA。在真實歷史上,JW-51船隊1942年年底就從冰島出發赴蘇聯,但由於現在英國方面對物資的挪用與耽誤,JW-51船隊不僅晚出發了一個月,而且還削減了運輸規模。事實上,丘吉爾連JW-51的補給任務都想直接甩給美國人,但無奈中東形勢吃緊,他指望紅軍在危急關頭拉他一把,為說動俄國人賣命,只好硬著頭皮把JW-51派出去,上面裝載的坦克盡是M3斯圖亞特、格蘭特將軍等貨色,飛機基本都是颶風,最新的噴火9他一架也沒舍得給。

“您的看法呢?”

“雖然讓人很不滿意,但無疑英國人說的是實情。”莫洛托夫沉吟一下後沒有選擇火上加油,反而坦率地說道,“英國第八集團軍丟了30萬陸軍,第十集團軍的10萬部隊眼看也保不住,英國人的陸軍本來就少,丟掉這40萬人後無疑傷筋動骨。我覺得他們迫切需要重建5-6個裝甲師,英國大使直言不諱地提出自己都在向美國人伸手,與其勉強讓他們提供不符合時代的裝備,還不如指望美國貨。同時,要我們提供石油也在情理之中,現在中東主要原油產地都控制在德國人之手……”

“可美國人的援助在哪裏?”斯大林的臉色非常不悅,聲音陡然提高了一個八度,“波斯航線斷了,北極航線因為英國人自身需求的緣故也送不了多少東西,這些我都能理解丘吉爾,但美國人是怎麽回事?他們承諾的物資和幫助在11月份之後就沒兌現過,現在難道讓美國物資飛過來麽?”

“美國人已表示會加大遠東航線的運輸力度——現在日本海軍主力不在太平洋,他們認為會比較安全,雖然那裏遠了一點。”

“不是一點,是很多!太平洋航線如果算上從美國港口出發的日子到最後拿到我們手裏,最起碼要2個月。”

“美國大使說為了彌補,美國準備一次性送3個月的物資來——將11月份就答應給我們而沒有履行的欠債一次性補上,船隊規模會突破40艘運輸艦,而且運輸完之後這些艦艇全部歸我們。”

“代價呢?”與莫洛托夫預想得不同,斯大林並沒有多少欣喜若狂的反應,反而直接問起了其他問題。

“這個……”莫洛托夫遲疑了一下,“他們希望我們抽調兵力去中東進攻德國人——至少要將德軍趕出伊拉克和波斯,不能舒舒服服讓德國人得到石油。”

“現在終於想起這些來了?”斯大林很不高興地說道,“想用這些物資讓我們替他們賣命?您知道康斯坦丁和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對這件事持什麽樣的態度麽?”

莫洛托夫沉默不語,後兩人早就在前幾次會議上一再說明紅軍在中東發起大規模進攻是不可行——孱弱的後勤供應保障體系根本支撐不了大軍團作戰,而在同等人數甚至略多一點兵力下,紅軍壓根就不是德軍對手,除非能把土耳其人拉進來。

辦公室內頓時陷入了令人難堪的沉默,過了好半天,莫洛托夫才聽到斯大林慢慢開了口,聲音很輕:“和保加利亞人的接觸情況怎麽樣?希特勒要求什麽樣子的停戰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