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分兵(9)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是在一片凝重中召開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代表軍方向羅斯福總統通報了最新戰況:自索馬裏海岸搶灘登陸已失聯數日的英美部隊,包括喬治·巴頓指揮的第2裝甲師、英國第78步兵師和快速縱隊中很大一部分幸存的海軍人員終於有了確切行蹤——在步行了4天3夜之後,他們和前來搜索的英國駐索馬裏部隊接洽上了,然後利用電台及時向國內發回了報告。

雖然獲救人員很多,但整體情況十分糟糕,以第二裝甲師為例,該師師長陣亡,少校以上軍官損失了三分之一,全靠巴頓的個人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才支撐下來,臨時組建的指揮部也在其間發揮了重大作用。而英軍第78步兵師比第二裝甲師的情況還糟,整體建制完全打亂,最後英軍士兵和海軍官兵全部混編在美軍隊伍裏,就這樣所有人員加起來還不如當初一個完整的第二裝甲師。當然,巴頓堅信還有部分部隊在索馬裏沿海迷失了方向,尋找他們是當務之急。

幸存下來的部隊狀態很不理想:兩個師丟光了所有重裝備,損失了大量官兵,還有一部分士兵因為恐懼、饑餓、水土不服等原因患上了各種症狀,每天都有人死去,甚至還有小部分意志崩潰、實在堅持不下去的官兵在中途絕望地自殺,部隊還有1000多輕傷員,希望盡快得到醫藥救援,但電報壓根沒提重傷員,眾人猜測基本都陣亡了——事實上這個猜測也是對的。

索馬裏方面表示將盡力幫助這些部隊,但他們能力實在有限,無法容納這麽許多官兵,糧食、藥品、各類補給物資都很成問題,發出急電要求支援,越快越好。

“諸位有什麽好辦法?”

馬歇爾匯報道:“已協調肯尼亞方面盡快用飛機將索馬裏所需物資空運過去,但護航指揮部表示他們飛機數量不足,希望暫時調用航母上的艦載機——艦隊今天剛剛抵達蒙巴薩。”

羅斯福轉過頭去問尼米茲:“艦載機可承擔該職能麽?”

“理論上說,SBD和TBF經過緊急改裝後都可運載部分貨物。”尼米茲想了一想,“但這樣一來艦隊攻擊力就削弱了。”

羅斯福沉思了片刻,對金上將表示道:“艦隊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作戰,而是掩護登陸部隊盡快上岸,因此有戰鬥機也能夠承擔防空任務,讓其余艦載機起飛去肯尼亞,救人要緊,然後視情況把部分傷員救回蒙巴薩。”

第二個消息是尼米茲上將通報的:太平洋戰區陸軍部隊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提前2天攻陷了萊城,敵軍陣亡1萬多,美、澳聯軍傷亡也達到4000,對布幹維爾島的進攻可能會加快,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早於1月15日。此外,進攻布幹維爾島的陸軍部隊傷亡數已接近2000,預計最終攻克該島時傷亡數可能不會少於萊城方向。

對日軍抵抗如此激烈、陸軍傷亡人數之大眾人均沒想到,大家都認為總統派遣2個師去增援太平洋戰場實屬完全必要,但還沒就戰場形勢展開討論,金上將的副官忽然遞上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看完之後,金上將整個人震驚地站了起來,捏著電報抄件的右手微微顫抖,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眾人臉色大變,能讓金上將如此勃然變色的一定不是好消息。果然,尼米茲接過金上將手裏的電報,用十分沉痛的語氣說道:“剛剛接到英國方面轉來的消息,準備去增援太平洋戰區的2個步兵師在南印度洋海面上遭遇了日本艦隊突襲,整個船隊和2個步兵師……近乎全軍覆滅!”

“砰!”地一聲,羅斯福的拳頭狠狠砸在桌子上,“日本人是如何掌握艦隊準確行蹤的?我們的密碼或者情報泄露了?”

“不是。”緩過神來的金上將搖搖頭,“艦隊報告說懷疑有敵軍潛艇跟蹤,絞盡腦汁也找不出來,估計是潛艇為日本艦隊指示了方位。”

“是不是快速縱隊也因該原因而失敗?”羅斯福馬上敏感地聯想到了這個問題。

“沒有明確證據,但極有可能——沒有準確情報,要在茫茫大海上準確地逮住一支艦隊難如登天。”金上將道,“不過,不管是不是該原因,最好所有密碼都換一下。”

眾人心裏一緊:不僅太平洋戰區翹首盼望的2個步兵師沒了,而且印度洋現在局勢一時半會完全無解……

會議陷入了沉默,好半天之後馬歇爾才開了口:“鑒於印度洋方面敵強我弱,為避免不必要損失,建議所有船只、軍艦停航。”

大家無奈地點點頭:這不是好辦法,卻是眼下唯一可采取的辦法。

陸軍部長史汀生通報了北非和中東戰局:“現在的情況是,德軍主力團團包圍了開羅城,英國中東戰區總司令亞歷山大上將帶著1萬多人逃到了埃及南部的阿斯旺,而開羅城裏還有2個自治領師。現在英國人上下吵翻了天,開羅城防司令拉姆斯登和2個師的指揮官指責亞歷山大丟棄部隊、棄城逃跑,而亞歷山大則辯解這是實現安排好的撤退計劃,他先率領3萬多本土部隊撤退,然後由拉姆斯登帶領其他部隊隨後撤退,無非現在德國人進軍速度太快,他們退不出來罷了。他辯解說幸虧他當機立斷指揮撤退,否則被包圍的部隊還要多。誰是誰非一下子難以說清楚,丘吉爾首相也很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