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借題發揮

出了馬車廠再向前就是一座精煉蔗糖的小廠,隸屬於糖業巨頭——南洋糖業公司。

後者在南洋各國普遍設有榨糖廠,但十有八九是很初級的工藝。把從南洋糖廠產出的粗糖運回國內不同地點的工廠內進行精煉再加工,然後就近出售給周邊地方,這才是南洋糖業公司的商業布局。

畢竟甘蔗這東西體量太大,價值又太低。別說是這個時代,就是運輸發達的後世,也沒聽人說過大批量進口甘蔗的。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糖業的發展,南洋各國的甘蔗種植是日益擴大,而甘蔗酒這一神奇的造物也被陸皇帝親手點亮了天賦樹。

——只需要他的一句話。

皇帝麽,這就是皇帝。要不怎說是九五至尊呢。

這些年的發展下來,甘蔗酒已然成為了南洋地區的一大特產。

現在北天竺也在大規模的種植甘蔗,畢竟後世的天竺和巴鐵,都是世界上的甘蔗大國。

以當地土著作為主要勞動力,支出不多,收益卻不小。哪怕之前他們都是用甘蔗制糖。

有著天竺土著王公的配合,那兒的低種姓生民真的是比奴隸且都好用。現在在北天竺,甘蔗種植與棉花種植,已經是其農業經濟上的兩大支柱產業了。

在鎮江走訪一遭,主要是龍江廠,再聽取了使人太守的匯報,陸謙耗了兩天時間後帶著滿意返回了金陵。這個時候西域的奏折也抵到了內閣了。

“庸碌之人,屍位素餐之輩,何其誤事!”憤憤的把譯好的奏折摔倒地上,陸謙對扈成是毫不客氣。

年紀越大他的脾氣也就越大。滿朝上下,除了當年的老人還會得他的看重,對於新生輩的臣僚,陸皇帝發起火來那是半點不留情面的。

他可不學康麻子,到了老年就只想著一個好名聲。陸謙是皇帝做的越久,身上那股獨斷專行的勁兒就越明顯,身上的威嚴就越重。

他本就是一個拿定主意後不會輕易改變的人。看他從穿越到梁山發家,然後是天下革新,掃蕩不平,他拿定的主意有一次被改變的嗎?

在手段上他或許會顯得很溫和,使勁給人挖坑,也不管是不是在尷尬的強行設套。但實質卻從無有改變。從恩養幾十萬逃到水泊邊的流民,到不顧趙宋,轉道來懟契丹,然後狂毆女真……

那整個崛起過程中的戰略布局,誰個敢說沒有冒險?沒有被人反對的?

而結果呢?陸謙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飛天虎照理說也是改被陸謙尊敬的那一波人裏的,可誰讓他是陸謙的便宜大舅子呢?陸皇帝要嚴於待人,就只能更加苛刻的律‘己’了。

更別說,陸謙現在心中對老三陸川的感覺很好。這孩子好武卻並不莽撞,敢作敢為,不像老大陸豫持穩都持到了‘不敢為天下先’的地步,穩重到讓陸謙很失望!

他的帝國不需要一個持穩之君吧?畢竟他退位時候,天下還沒有被徹底掃平呢。

所以,借此機會壓一壓扈成也是……隨手麽。

宣德閣內,一幹大臣低頭不語,連彼此遞眼色的都沒有。

——這是咋啦?皇帝發的火,似乎大了些了。

軍械盜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幕後主使人逃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沒有必要發這麽大火吧?

西域的奏折很是詳細的,在事發之後,伊犁州地方官府半點時間不敢耽擱,立刻就進行了徹查。

足足五十人的隊伍被全殲,還是一座堡壘內,若是沒有貓膩,就怪了。

敵人在現場留下了不少的蛛絲馬跡,跟著追查,在數十裏外的一處山溝裏發現了近百具燒焦的屍體。經過檢查,這些人都是死在刀槍搏擊下。

同時駐軍也查出了當日出事之兵站正有民間慰問團體抵到。這才是重心,聯系到那些被燒焦的屍體,痕跡不要太多。

伊犁州軍政兩方以最快的速度,突擊了慰問團的兩個組織者的莊園,只是抓到了些尾巴,但“主犯”早已經逃之夭夭。

據審問得知,他們背後的黑手分別來自天方和天竺。這次行動是多方籌謀,一次破釜沉舟樣兒的拼死一搏。原因如何他們只是小嘍啰,且是不知情的。但少不了陸齊與天方的大戰,塞爾柱人、天竺人都已急不可耐了。

而雖然利用‘慰問團’的名義安然進入了堡壘。但在全殲守軍時候,他們還是遭受了重創。因為他們要在最短時間裏完成這一擊,故而,整個行動過程都是不惜命只求快的。

連兩個拋頭露面的‘手套’都在戰鬥中死了一個。

慘烈的戰鬥結束後,他們總人數都只剩下了不足五十人。扣除了他們這些已經成為棄子的小嘍啰,怕是三十人都不到。

四門【含兩門虎蹲炮】丟失的大炮也被找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顯然幕後黑手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