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奴性

在這個時代當君王真比21世紀做國家領導人要累多了,心累!

21世紀的國家領導人,至少不用擔心手下人搞造反吧?而現在呢?也就陸謙有BUG,但卻仍舊要設立特務機關為己用。

因為他又不可能活千年萬年!

系統雖有壽元可買,卻又怎可能無限制呢?連個人的屬性點都有限制,壽元這般神奇的事物,又怎可能丁點無用?

到了他兒子他孫子坐天下時,整個天下、朝堂人很多,你能信任幾個?有陸齊版的錦衣衛在,總能讓子孫後人‘防患於未然’的。

具體到陸謙本身,雖然人與人的思想、理念都會有不同,可他是敢放權下去的,一個內閣就幫他減輕了好大負擔,處理了無數瑣事。

能保證拿到權利的臣子對自己的忠誠,這是多少皇帝夢寐以求的事啊。看看那嘉靖帝,把嚴嵩父子放縱到何等境地?為的不就是自己省些事嗎?

當然,‘得位不正’的嘉靖帝與陸皇帝是大有不同的。內中有很大很復雜的鬥爭因素。

但現在就看陸謙,明著有內閣,暗中有安保司,他對於整個王朝的掌控力是毋庸置疑,與他的個人威望都不相幹了。

但是他若真的忙碌起來,以他的身體素質,也兀要累成狗。

那安保司和內閣有太多的情報送到了,整個帝國也有太多的事情、問題在發生。

陸謙在二十多年的君王生涯之中,早就學會了取舍。他手下的秘書監,從最初的十幾人擴充到現下的上百人,那很多人就是在負責情報的篩選及匯總。

但就算是各方面的情報已經經過了一層層的篩選及匯總,可抵到陸謙面前時候,依舊是書山文海。

內書房的燈一連亮了兩夜,第三日,陸謙引著隊伍浩浩蕩蕩的駛離了金陵,行船走水路到鎮江,然後換船沿運河北上。一切從簡!

離開前他還抽空去城外的皇莊看了看莊稼,從美洲‘運’來的那些種子,經過這些年的繁育,有的還未脫去舊貌,有的卻已經煥發新春,這時間就越發緊了。

等到陸皇帝一行人趕到燕京的時候,薄薄的白雪已經覆蓋了燕山。陸皇帝沒有去燕京城,而是徑直來到延芳澱駐紮。

此番出行,陸謙帶的有方金芝、扈三娘兩座大山,再加上答裏孛這座小山頭,最後是幾個裝點顏色的小嬪妃。

一路行船,那真是把人骨頭都給圈酥麻了。陸謙還好,正好有時間來留心南北旱澇災害後事。話說若照著原計劃來,他六月份就從金陵出發,那一路上肯定是走走停停,現身災區,慰問難民的。但現在卻連距離運河近在咫尺的幾處幹旱嚴重之地,都沒停下來走一走。只有梁山泊是個例外!

而也是因為這一路都是速走,把那整個行程時間縮短了一半還多。抵到燕京時候,一場小雪覆蓋了燕山,但雪化之後,燕京仍舊還留有三分秋意。

延芳澱是燕京地界一等一的好去處,如是一塊剔透的寶石落在燕京城東南。

早前,不少的契丹人曾在此地落腳,他們放羊養馬,收集羊絨羊毛,日子雖然勞苦,但卻有了一份生活下去的希望。

等到這些人學會了漢話,不少人都被宣政司納入囊中,去到大草原上現身說法,那效果不是一般強。

慢慢的,延芳澱就從一皇家牧場演變成了皇家獵場。

陸謙是五年才去草原一次,但他可不是五年才到燕京一次。早些時候,人且在益都時,那是隔三岔五的就領著一幫人抵到燕京的。

後來人去了金陵,就沒早先那般頻繁了,但撇去‘開大會’,兩三年也總有一次巡視燕京。

“空等了朕這般長時間,那些個頭人可有生出怨言的?”行宮之中,陸謙看著下手的宗穎,後者是現今的燕京留守。得到消息就先一步帶人趕來延芳澱候駕。

“陛下說笑了。塞北頭人入燕京繁華之所,直若老鼠掉進了面缸,好不欣喜,如何會有怨言?”皇帝長時間不到正好,他們的自由時間可不更多了?“加之陛下威望盛隆,遠播四夷八荒,大軍兵鋒犀利,塞北之民聞之膽寒,豈敢有腹誹聒噪?”

馬屁張口就來,宗穎與他父親真的很有不同。方是宗澤親面,這等‘獻媚’的話是萬不會說的。陸謙聽得哈哈大笑,雖知道這是宗穎在有意的拍馬屁,但聽著就是舒坦啊。

“諒彼輩小兒也不敢!”

君臣閑話敘過,談話便就進入正題。“朕吩咐你之事宜,這幾日可有進展?”

把塞北之地漢化可不是要全部的用懷柔手段,陸謙不止要對日本玩尋尋漸進的演變之策,對於塞北草原各部也是如此。就是那招數都有一樣!

之前的八旗兵馬,很多補充旗兵皆來自塞北和東北,這是一個慢慢放血的政策,效果雖然不錯,但進度無疑太慢了。那更多是為了懈怠塞北之民的警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