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封國(一)

前世的緬甸國南部,如今的廬州伯國。國主李俊看著眼前的財政報表正深感頭疼。

“沒錢啦,沒錢啦!”

這實在是一個叫統治者悲哀的因由。虧得去年廬州伯國的軍隊還殺進朱羅國,賺了一筆錢財呢,不管是戰利品還是其後朱羅國戰爭賠償後的‘分紅’,都是一筆不小的收益。不然這份廬國今歲上半年財政報表上的財政盈余就不會是黑字,而該是財政赤字了。

“國主,真的沒錢了。便是施行下半年的施工計劃都捉襟見肘,那裏還有余財去買船?”大臣言語中充斥著一種‘痛心疾首’的感覺。

“這錢是怎生花地?”

李俊現在頭疼欲裂,他都要後悔自己出來‘闖蕩天下’了。陸謙很給他優待,把面向西方的下緬甸地區劃給了李俊做封地。這可是一塊絕對的好地方,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溫更叫一個暖和。伯國境內都可一年三熟,這幾年年年豐收的稻米和甘蔗是廬州伯國最大最穩定的收入來源。

便是那捕魚業和寶石發掘所生出的利潤,都遠不能與之相比。

且這兒地理位置優越,向西直面天竺海域,有對外的出海口,不像李俊本來相中的馬來半島,地理位置雖也是優越,卻被緊緊地包裹在中央,再無大的發展前途。

下緬甸適合種植,如果只想著做個田園土財主,混江龍的小日子會過的很美好的。

可李俊再不成器那也是有一把雄心壯志的,他根本不想學方臘那樣種田,混江龍一開始打的主意就是對外掠奪。

再說了,李俊對建立一個國家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認知,從農業到工商,沖城市修築到交通建設,最後是軍隊建設,真真花錢如流水。

尤其是最後一點,以廬國的小身板,在一開始起就維持著一支能戰的水陸軍隊,這財政要是能好就奇了怪了。

緬甸茂密的雨林也給當地土著提供了藏身之處,至今本地的反抗勢力依舊未能蕩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拖了李俊的後腿。

但最重要的還是李俊的本心。

因廬國的所在地理位置,面向整個遼闊的天竺,故而他早早瞄向了波羅王朝【孟加拉】,這就注定了他要走的路線——不止要建立一支能打仗的軍隊,還要建立一支水陸兼備的軍隊。那可是一頭真正的吞金獸,一口填不滿的無底洞。

非是廬國這土地肥沃,水利充足,稻米一年三熟還年年豐收,李俊的日子只會更難過。

要知道緬甸豐富的貴重木材資源,比如那適用於造船的柚木,還有檀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那皆是位於後世的緬甸的北部,也就是上緬甸地區。包括後世大名鼎鼎的緬甸翡翠。

那裏現在屬於陸齊朝的南雲行省轄地。李俊廬州伯國的地盤只限於下緬甸。這裏雖然適於農耕,但真的沒甚資源,便是礦產都少。

“國庫內現還剩下多少銀子?”李俊緊接著問道。

這才上半年就要沒錢了,下半年日子又該怎麽來過?

“國主,國庫裏恐怕沒有多少銀錢了……”手下的大臣輕聲道出一個數字。

“啊,這麽少……”李俊驚呼出聲。

“自去歲涼季【九十月到次年正月】以來,國中自母國采購鐵器農具若幹,牛馬家畜若幹,又修築各地渠道、道路,開銷近百萬銀元……”大臣說道:“今歲國主又自母國購入炮船一艘,戰艦三艘,兵甲無數,又是百十萬的支出……”

“且造船廠的修建,朝中撥給了二十萬資金……”

“各地的金屬礦藏和寶石礦產的勘探及開采,以及捕魚船隊的擴充,還有朝中官吏開支等等,也花掉了上百萬……”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如今國庫余財不多,萬難如期進行下半年之計劃。”大臣話中的意思很明白,李俊在軍備上花的錢太多了。

他若是單獨擴充捕魚船隊——那是為了捕鯨。距離廬州伯國‘不遠’的錫蘭可是被鯨魚環繞的土地,而捕鯨業只要能進入正常運轉,那定然能源源不斷地給船隊的主人提供大量的資金。

不管是鯨須、鯨骨、鯨肉還是鯨油,那都是金錢。

李俊單獨擴充捕魚船隊也不算什麽,可他還大肆加強兵備,更開啟了造船廠,還有內政建設上的花銷若幹,廬國的攤子鋪的太大了!

縱然被封為廬州伯的李俊,不管是地盤還是自身的資本,在幾家伯國之中都是獨占鰲頭的。有著童家兄弟這對鐵杆鼎力支持的混江龍,整體實力比起更上一籌的侯國言也不差哪裏。但再雄厚的資本用在建設一個國家上來,還是各方面齊頭並進,這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所以,李俊是第一個通過銀行認證,通過發放廬州伯國債券,抵押港口和田畝,前後搞來了差不多一千萬左右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