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一統天下,江山渾一

洪武三年八月二十日,這本來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可是整個京城的官員卻知道今天很特殊。因為嶺南都護府報捷的奏疏已經送到了益都,徐徽言這個甚有爭議的人物,終於擺到大家的面前,要議上一議了。

還有川蜀的戰報和一應情報,乃至是王慶、鐘相二人的奏折,也是今日要議的事兒。

中秋佳節剛過,益都城內還仍殘留著歡慶的氣息,好消息便接二連三的送到,一時間吾皇順天應時,天佑大齊的呼聲連綿不絕。

就是這幾天裏,沒人知道一場暗地裏的交鋒已經結束了。

聞煥章很無奈啊。明明已經暗示了他們,卻偏偏不聽話,現在好了,全交代了。幾個官職不高卻能在報紙上插上手的官員全都挪位置了,幾家報社也被勒令停刊。別看這點動作很不起眼,幾個官職都沒有一個上五品的,可它對宋儒的影響卻是有著顛覆性的。

當然了,聞煥章心底裏更是慶幸,慶幸自己沒疏忽大意,慶幸自己的次子終於長大了。

世人皆知道諜報司的威名,相比來安保司則就遜色了一籌,可現在安保司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們竟然把宋儒一脈盯得半寸不離,什麽打算盤算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這可怕了。

須知道就是聞煥章都認為這是‘突發事件’。是那些腦子生銹的家夥們猛然間生出的念頭!

他可是陸齊朝堂的次輔,什麽事能瞞得住他?

陸謙也從沒有去瞞他。因為陸謙始終認為聞煥章是個聰明人,若是不聰明的,當初就可以從新回老家了。而既然聞煥章選擇了依舊留在陸齊,他就是一個聰明人。

是聰明人便就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對外說。

哪裏想得到這整個事情竟然全都落在皇帝的眼睛裏。得知宋儒一黨裏那幾個人物被‘調職’,幾家報社被停刊的下場後,一瞬間裏聞煥章噤若寒蟬。真很是有點明代國子監祭酒宋訥看到自己的生氣圖時候的驚恐感。

老朱當初設立錦衣衛,國子監祭酒宋訥有天去上朝,朱元璋莫名其妙的來了句問為何你昨天晚上不開心啊,讓宋訥嚇一跳,朱元璋接著拿出畫來,給宋訥看,這幅畫就是宋訥昨晚生氣的表情。宋訥那一瞬間的感覺肯定是超級可怕的,昨天晚上他是在自己家裏生氣的,錦衣衛一直監視他不說還把他生氣的樣子給畫下來。

當時沒有照相機,你一個人在家裏準備幹點什麽,然後離你不遠的地方有人不止是監視著你,還有人再給你畫畫。想想都有些讓人害怕呀。

現如今,聞煥章心中雖然許是沒有宋訥那麽強烈的驚悸感,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整個過程開始的無聲無息,消散的也人鬼不知,除了少數當事人察覺得到,外人誰又會知道呢?

朝堂上恐是沒人會想到安保司會隱藏的這般深。

太陽升起,陸齊的官員都知道事情要來了,伴隨著鐘鼓齊鳴,益都城內的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都向著一個地方聚集,那就是紫禁城的奉天殿。

這是因為陸謙叫了大朝會。

也是現下的紫禁城太小了,否則,真正的大朝就是那五品官員也是會算上的,現在就暫且到四品止。

沒有人交頭接耳,一個個目光平直,挺胸擡頭。

在諸多文武官員看來,今日的大朝會就是一場皇帝老子誇功的大秀。

隨著靜鞭三響,在內侍耳熟的呐喊聲中,陸皇帝緩步的走進了奉天殿。

皇帝升座,群臣拜見。口中喊著:“吾皇萬歲。”

樂和就是那殿頭官,沒有了趙宋一朝慣例的: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樂和先是出班奏說今日大朝所述事宜,這些事情議下後,才會進入有事進奏這一程序裏,若是無人出列,便就真的可就此退朝回家了。

輕輕的擡起手,陸皇帝面容嚴肅的道:“首輔何在。”

宗澤出列告道:“臣宗澤見過陛下。”

“今桂西已被討平,有功將士封賞,及收降之文武官員,將士軍兵,內閣可有妥善處置?南宋既滅,嶺南都護府亦即將告畢,粵東桂西兩省省文武官員,及各地方州府官員,可都有定奪?”

這些事兒自然早有定奪,從省級高官到州府正堂官,從省府所轄各官署長官到嶺南各港口船舶司之長官,那就沒有遺漏的。

南宋被俘和歸附之君臣,也全都有安排。趙桓一家自然送入益都‘頤養天年’,其他人物,今後的命運或是被拘禁在‘家’中到死亡,或是被安排到禮部和文武各學院。

武略院不會是陸齊唯一的軍校,國子監也不可能是陸齊唯一的大學。但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陸謙也需要慢慢積攢家底,才好興辦起真正的文武高校。

宗澤不緊不慢的一一道來,底下的群臣則臉色多是平靜。這沒有疆土新辟,那都是一次吃蛋糕的機會,只可惜陸皇帝的掌控力太強大,先一口咬下了個大的,余下的才是他們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