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無恥的背國之徒

對比胡宗旦等輩的患憂患喜,王楷卻很是驚喜的打望著自己的府邸。今後這便是自己的家園了,高麗的一切必須忘記,先蟄伏些日子,等到半島局勢風平浪靜,自己也不再那麽引人注目時候,他未嘗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畢竟陸皇帝的江山是自己一拳一腳打拼出來的,可要比趙匡胤那篡位之流大度多了。且陸皇帝還素有仁義之名,他只要安分守己,就完全不用擔憂自己變成李煜第二,或是孟昶第二。

年紀尚小的王楷,在身家性命得保之後,心神也徹底安定了下來。他知道自己現在必須忘了高麗。

雖然他幾次在夜裏夢到他父親的疾聲厲喝,而被嚇的醒來。但他卻知道,自己已經獻表內附,今後若不安分守己,還日日想著高麗,那才是找死呢。

他固然是辜負了父親的期望,更對不起列祖列宗,但他至少還活著不是?王氏的家廟仍舊明著燈火。

何況陸皇帝也沒有虧待他啊。世襲罔替的開城侯,這般封爵,已經進入大齊的頂級權貴之流了。

而他隨船帶來的高麗家底兒,陸皇帝也分文未取。高麗國庫剩余的財訾,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很可憐的,但對於個人而言,卻是一筆天文數字。何況高麗王室的私庫裏多少也有些財貨留下。而這些就是今後的王氏家族在中原立足的本錢!

王楷很聰明,他知道一個家族的發展,一離不開嫡系族人,二離不開羽翼,三則離不開錢財。

而對現在的王氏一族眼,眼前的這些人便就是他的羽翼,搬空了高麗國庫後的他也不缺錢才,現下他唯獨缺失的就是子嗣。帶著王氏一族的血脈,同時也必須帶著漢人血脈的子嗣。

這個他倒也不急。他現在還小,還有幾年光景去謀劃。

這陸齊一朝的規定,男子必須滿十八周歲,女子必須滿十六周歲,始能成婚。否則便不被國家承認,拿不到官府婚書。

這婚書乃中原唐時便有的禮儀,上面書寫著男女雙方的生辰,介紹人、主婚人、訂婚人、結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而現在陸皇帝卻把婚書作了結婚證,那是受法律保護的。

國字號的婚書上,首先是大大簡化了婚書上行文,但內容仍舊婉約浪漫,泛著一股甜美氣息。

如: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蔔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再如,嘉禮初成,良緣遂締。情敦鶼鰈,願相敬之如賓。祥葉螽麟,定克昌於厥後。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結鸞儔,共盟鴛蝶。此證!【民國婚書行文】

可是再唯美的賀詞也不能改變一個冷酷的事實,皇權的力量更進一步加強了對人身的控制力。那違者不僅要接受司法的懲處,其男女和離之時,女方應得權益也不受保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孩子也沒辦法上戶籍。

事實上陸皇帝還希望佛道能進一步介入其中,就像後世一神教一樣,但後來想想,用皇權的力量去做這個,太掉分了。且還是由著佛道自己轉變去吧。

不然,爛泥糊不上墻,你便是把它推上去了,效果也只會因人而興,因人而亡。

道家作為中國本土誕生的宗教,在兔子時代,已然是勢弱的很了。後世的很多人提起它的衰落,很多人都是很輕率的就道家的無為思想進行抨擊。認為道教從它誕生之初,它的根本思想就決定了其無法像佛教或是一神教、天方教那般普世。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太平道黃巾起義,都知道張魯與五鬥米教的關系,一些人更是知道天師道孫恩、盧循起義。但很多人腦子裏的觀念就是那麽根深蒂固。

那道教在誕生之初,表現的爺很普世,因為政治的緣故,它不得不高冷起來。

陸齊朝現在皇權甚是穩固,陸謙以公孫勝和魯智深為橋接,也在向道家、佛教傳遞去了信息。因為在今後的大封國過程中,佛教與道教是他手中的兩把軟刀子。刀子雖軟,卻一樣能殺人。

但這種事涉及到教義,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拿出成果的。

天色不知不覺中已經暗淡了下來,王楷披著浴袍,進到浴室中。他自然不是第一次進入到這裏,但看著眼前與往日舊有記憶裏格調全然不同的浴室,還是感覺到微微的不適。

這裏並沒有滿月台的浴池來的大,但任王楷這麽懷念高麗,也不能說這兒就比不上滿月台的浴池。

四壁和地面完全被瓷磚覆蓋,入眼處是白的閃閃發亮,有著舒雅花紋裝飾的大浴缸。

說真的,在他父親王俁病逝前,王楷日常洗浴也只能用木桶。而任憑是全新的,散發著木香的浴桶,在潔白的浴缸面前也不堪一提。更不要說,這裏的自來水龍頭向右扭就有源源不斷的熱水,而向左扭則是有源源不斷的冷水。再也不用叫宮婢內侍擡著一桶桶的冷熱水注滿浴桶。洗個澡罷了,卻要一撥人燒火,一撥人擡水,一圈人來圍著浴桶轉。而事實上泡澡的人還被打擾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