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藝術家夢入靖康

成都北城一處巷子內,上百名便裝打扮,或明或暗的禦前班值守衛著此處。而相隔就一條大街的一處小院中,燕青在慢慢的品著酒水。

被縝密保護起來的巷子內有一宅邸號曰李宅,於成都城內地位非同一般。雖然它並非很大,門前栽了兩株柳樹,布置、地段都稀疏平常。但只要有李師師住在這兒,它就顯得很不同很不同。

就是錦官城裏的達官顯貴,也不敢得罪這位趙官家逃到哪兒都帶到哪兒的‘民間寵妃’。

更近處,十幾名看著便強悍英武的禦前班值散布李宅四周,萬分小心的拱護著這座宅院的安全。

但卻沒人知道,此刻那早已經熄了燈火的繡房中,那早該入睡的李師師正一臉復雜的看著身邊躺著的男人。這真是一個叫人說不得的男人。

只說這閨中之樂,他就是天下第一的好男人。但這世間,終究不是只有閨中。

嘆息中的李師師,眼睛直看著大藝術家,實則心神卻是沉浸在自己內心的世界中,故而她並沒有發現大藝術家臉上不時閃過的抽搐與掙紮。

至於大藝術家的臉上為何會有如此豐富的表情,原因就是他又中大獎了。

只是此番他就如一個旁觀者,視線停留在趙桓的身上。看著他如何的被耿南仲、唐恪等蒙騙,如何的作死——在東京城飽受為難之際,卻將各地勤王兵馬紛紛遣散。

坐視趙桓如何的手足無措,如何的惶恐不安,在走投無路之際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騙子身上。

趙佶不止一次的大吼,但這一回他始終只是個旁觀者,而不能親自去體驗。

那是所謂的靖康元年的潤十一月初六,趙宋的大敵是那來自北方的女真人,陸賊是半點不見了蹤影。反倒是那燕京之地被陸賊打崩的女真人變得不可一世來。

短短時間裏,金軍席卷黃河兩岸,大軍二撲東京,猛攻善利門、通津門和宣化門。

他們箭發如雨,射入城內城上,如同暴雨樣兒密集。他們又用宋軍倉惶中遺棄在城外的石砲擊城壁,大如磨盤的砲彈不時落在城上,敵樓高櫓紛紛被摧毀。

守軍統制姚友仲負責守衛通津門,處置得當,有勇有謀。

那通津門是一座水門,有南北兩個拐子城。姚友仲指揮守軍在兩個拐子城上另造兩個圓門。他們先在距馬面三十步左右的地方,砌一道磚石墻,如同城墻。然後在墻中間開一小圓門,用幹戈板做閘門,如同城門一樣,四周再壘置女墻。應敵皆自圓門出入,萬一敵兵厚重,就從圓門放下幹戈板,則又是一個拐子城。這樣即可有效打擊敵人,又可保護自己。因此,使得通津門更加牢固。

通津門是金人重點進攻之處,但宋軍守禦有方,終不可破,皆姚友仲之力也。

大藝術家知道姚友仲是誰,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姚平仲的兄弟。但對比在軍中已經崛起的姚平仲來,姚友仲的發展就暗淡許多。往日大藝術家也沒多在意,畢竟五個手指頭還不一般長。姚家的嫡子們也不可能一個賽一個的有本事不是?但現在他心中深深的記住了這個名字。

姚友仲還認為宣化門城樓上築面太闊,活動空間太大,一旦敵軍爬上城墻,很快就會聚積。他建議在城墻上增設虛棚、女墻,女墻旁邊設置兩小門,如同城門一樣。萬一敵人上城,因有限隔,既可限制登城敵軍的活動領域,又可成為宋軍屏障借此殺敵。

但此建議被京畿提刑秦元所阻攔,朝廷沒有采納。

如是大藝術家有記住了第二個名字。

他看著趙桓那逆子把他囚禁在深宮,且為了彌補城內砲石不足的問題,下詔毀掉了他耗資無數方才修成的萬歲山,內裏的珍禽善獸也因此而遭殃。

百姓們爭先恐後地跑入艮嶽,手持錘斧四處敲打,拆掉房屋以為薪柴,伐倒竹木以為笆籬,應班竹、紫筠館、丁香障、酴醿洞、香橘林、梅花嶺、瑞香苑、碧花澗、翠雲洞等等,都被軍民砍伐幹凈。還有許多奇松怪柏、檜木、橘柚、花柳等樹木,也被軍民“一采殆盡”。

這些珍異花木竹石,多是朱勔等從江南一帶為宋徽宗搜集而來的。運送過程中,耗費了不知多少民力和財力,即所謂的“花石綱”也。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大藝術家氣的直蹦,變著法的痛罵趙桓,卻不能對‘夢境’有半點影響。

而後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兒子趙九妹,其受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但他卻先移屯北京大名府,繼又轉移到齊魯的東平府,手握十萬兵,坐視東京暹羅,自己卻始終只隔岸觀火,以避敵鋒。

“畜生!”大藝術家覺得自己氣的要吐血。他怎麽就生出了這般多的孽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