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敗家皇帝有天祚,有眼無珠是韓常

益都紫禁城,宣德閣裏。龍案上早就摞了幾份有關契丹的奏折,身著便服的陸皇帝手裏正持著一本打開的秘折,臉上表情看不出一個喜怒來。

侍奉著的當值太監,站不遠處,大氣都不敢吭上一聲。樂和也不僅屏住了呼吸。

從看到這份奏折起,陛下的表情就有些不對。

那麽很顯然,這奏折上所寫的就是不好的事兒了。來自契丹的不好之事,陸皇帝能高興才怪。

正想著,之前看著奏折的陸皇帝擡起頭,沖那房中的當值太監吩咐道:“宣杜興入內覲見。”後者是諜報司卿麽。

後者最近可是喜事不斷。諜報司在契丹、在嶺南、川蜀,那活動都是喜訊連連,尤其是高麗,王俁已經連連昏闕,病入膏肓。也就是說,高麗之事,只差最後一步了。

只是他不會想到,就在他關注嶺南事宜的這兩天,北地就爆出了一個大新聞。現在聽聞陸皇帝宣見,那是利索的趕了過來。

前後間隔了小半個時辰,有急促的腳步聲,從外面傳來,在宣德閣外停了下來。

當值的太監先走了進來,在陸皇帝的面前復命。

“讓他進來。”陸謙丟下一份正在看的奏疏。

“臣杜興,拜見陛下!”杜興大步走入宣德閣中。陸謙尋他來是為了什麽,鬼臉兒心知肚明。

遼天祚帝那個慫貨,這逼反耶律余睹後的風波還沒有平靜下,就匆忙趕去了西京大同府。他這是不把契丹的人心徹底折騰零散,誓不罷休啊。

“起身說話。”陸皇帝想著天祚帝,著實搞不明白那位的大腦回路。“依你之見,北地的中京之戰還能拖多久?”郭藥師的密奏說的很清楚,遼軍現下是軍心渙散,休說是底層小兵,就是軍中的大小將領們也一個個心無鬥志。那中京之戰雖然才開打不久,卻似已經塵埃落定了。

這叫陸謙很擔憂女真人會不會一鼓作氣的打進南京道。

要說如今時空的天祚帝,似乎比正史上的更廢柴,更叫人無語。中京道若是被女真奪取,契丹人的根本就沒有了。那西京與南京道,是漢人居多。契丹人別看建國了許久,變換生活方式的卻只限於契丹中的貴族。絕大部分的契丹宮帳,絕大部分的契丹本族人口,都生活在上京道和中京道。

現在女真人已經要輕易拿下中京道了,那怎麽看,契丹都不像是能拖到1125年的。

也不知道正史上的契丹是如何在丟了根本地盤後,繼續在南京道堅持兩三年的。莫不是女真人有吃多了要消化?!

陸謙如此想的時候,杜興已經挺起身來。“陛下,以臣之見,那中京戰局,怕是過不了八月,就可塵埃落定。整個契丹,也已命不久也。”

實是天祚帝太過荒唐。這個時候還聽從蕭奉先的讒言,自毀長城,簡直是老壽星吃砒霜,自己找死。

陸謙沒想到杜興的預測時間竟是連八月都不到。但他知道,這等事上,鬼臉兒不會信口雌黃。

“那你覺得,完顏阿骨打這般早拿下大定府,他會真的遵守約定,停在南京道外嗎?”陸謙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這等事兒,換做他自己,那也是否定的。

他即使已經撐的吃不下了,也會挑揀出一支強兵,趁著契丹軍心渙散的档口,一舉拿下南京道和西京道,至少拿下南京道。

因為這裏真正的‘主人’是漢人,人數多達百萬計數的漢人。後者雖然在二百年裏被契丹人狠狠壓制著,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在那片土地上的地位。

契丹人是王座上的主人,漢人是王座下的賤土,可卻也是支撐著王者的座椅。

拋除掉漢人,就契丹人那二百年中只有耶律大石一個進士的‘能耐’,就知道契丹本民族的文明程度了。

當然,別把契丹皇室、近親宗室與一般的契丹貴族劃等號。

不說這個,就說如今的契丹,南京道中漢人的實力與忠誠,都可以預見。女真人一來,契丹貴人必然是拍馬就跑,而本處的漢人權貴,卻必然會一個個拿笑臉來歡迎金兵。

完顏阿骨打即使無法在南京道建立穩固的統治,也可以將其視為附庸,收攏本處的漢人力量,來日消化完畢後,大軍南下,還不是水到渠成?

那南京道與西京道最大問題便是漢人居多,作為被‘征服’的民族,北地漢人的心與契丹人從來沒有真正的化為一處過。二者間的裂痕不是那墻上的裂縫,糊點泥巴就可以抹平的。

杜興看了陸謙一眼,“若臣是那完顏阿骨打,那必然是不會遵守約定的。”國家之爭,從來都是弱肉強食。換做他是金主,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南京道、西京道這兩塊肥肉落入別人口中。

更休說這兩道的地理位置與實際作用還那般的關鍵。

“傳令,叫秦明、晁蓋快些回師。”時間本就緊急,偏偏還遇到天祚帝這混賬玩意兒。杜興退下去後,陸謙只能再次下令催促江南的兵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