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身在宋營心在齊

什麽叫落井下石,南越就是如此。

陸謙看到嶺南傳回的消息,怒氣勃發。這南越國,當初熙寧戰爭的血仇且還沒算幹凈,今日又來撩撥,真是不知死活。

“只需哥哥一聲令下,俺鐵牛這就帶兵砍了那南越國王的頭來!”李逵起身叫道。

只因為陸謙向他灌輸的一個理念——中國雖大,卻無一尺一寸多余之土。現在,南越國這是要趁機奪中國的土地啊。豈能饒了他們?

黑旋風這兩年也有長進了,雖還在故作糊塗的把陸謙喊著哥哥長哥哥短,卻知道南越是國王,而不是甚個皇帝。這一點且還是重要的。

林沖、盧俊義等彼此對視了一眼,紛紛起身請命。

他們是知曉陸謙的暴脾氣的,更知道那南越國本就是被陸皇帝定下了神州之沃土。

“昔日熙寧之戰,李朝兵馬血洗邕州,以至於數萬百姓遇難,兼之被其所殺的欽、廉二州人,南越兵殺獲不下十萬眾。可恨趙宋怯懦,竟與南越議和。”陸謙在前世就知道那場戰爭。戰爭之起因且不去提,只說戰爭之結果,就叫他甚是不滿。

如今時候,他崛起齊魯,能夠被招呼到的就也是東海二國,及遼金夏而已。對於南越國,且還鞭長莫及。本是準備把廣南兩路給蕩平了,局勢安定了,再出兵攻打南越。

他也查過當年一戰的經歷,趙宋集結的盡是江南各路的兵馬,甚至都有不少鄉兵、土兵,戰力著實不強。可即便如此,正面廝殺也打的南越國節節敗退,可見其兵馬戰力之弱。

宋軍未能一舉殺奔升龍(河內),原因只在於中越之間的復雜地形地勢。

如是,陸謙就想著走海路。陸海齊發,那升龍離海不遠,又有大江相聯,三阮舟師可直入升龍城。如此,破南越易如反掌。

實不曾想,他都還沒調兵遣將,南越國先就來撩撥中國,真是不知死活。

“越賊實自尋死路。”陸謙眼睛裏泛著寒光。所謂的南越國,也只是借著五代十國之亂方才所以起的,朱明時期中原兀自不忘收復,他陸皇帝起兵南征,收復中原失土,這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之事也。

更不要說他從心底裏對於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來,都是反感之極,此番趁定兩廣之際,發兵南越,已是定局。“朕欲借滅南宋之際,亦滅南越,諸卿以為如何?”

益都城內,因為廣南的一封急報,猛地叫原定的戰略目標,發生了巨大轉變。這種忽然間的變化,於陸皇帝言是只動一動嘴,但在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甚至是轉運司來說,可就是絕大的麻煩。

那各地的兵力駐紮,以及清剿殘兵遊勇事宜,軍需糧草的調運等等,都需要重新核算和計劃。

陸皇帝到現在為止也沒正式設立參謀部,因為他覺得這個時代不需要成立一個事事俱全,萬事盡在掌握的總參謀部。那通訊聯系上的困難就使得這一制度沒有了根本。而沒有了獨攬一切的大權,所謂的總參謀部制度,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軍師’也就沒甚兩樣。

前者的意義在於——凡有關戰時軍隊部署的一切事項以及大部隊的統率,均在其職責範圍之內,同時,他要與其他各部門配合,處理所有涉及部隊作戰條件和國家防務的問題。

就好比趙老二時候的樞密院。在大後方拿著陣圖指揮前方軍隊作戰的趙老二,也是很人才了。

而後者的作用就好比明清時期的師爺,出出主意,真正拍板做決定的還在於軍事主官。

所以,這‘參謀部’的名頭就沒必要出現了,參畫司就足夠了。有參軍、參贊、參謀,如此就已經足夠。

如今齊軍的‘參謀部’叫參畫司,沒有獨立指揮部隊的權利,他們的任務就是應對軍事主官的咨詢。主官為軍師!

以五軍都督府為例,每一部本事設有左右參軍,左右參贊,下方各有參謀數人到十數人不等。

每省守備軍處亦是如此。

然那許貫忠早前是禦史台的老大,後給調入武職,在親軍禦前司,任馬步軍都虞候。可旋即陸謙就嫌棄這名字太不倫不類,索性改為了軍師。五軍都督府日後也會相繼設立軍師一職,只要找到那合適的人選。

軍師就是總領左右參軍,左右參贊,以及無數參謀。所屬參畫司,地位僅次五軍都督。

但是與傳統意義上的軍師又有不同,齊軍‘軍師’對於軍事主官的咨詢與答復,通常是一批或多或少的人的共同思考的結果,他們大多數是有一定知識與戰陣經驗的中低層武官。他們的學識和經驗使他們能針對軍事主官的詢問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判斷,或者是羅列無數選擇,而後交由軍事主官去判斷。

從某種意義上說,齊軍的‘軍師’體量變大了。從單一的諸葛亮,變成了無數個臭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