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落井下石

益都城內沸反盈天。

官民軍商,那有一個是一個,盡都坐不住了。沉穩如林沖,莽撞如李逵,都主動進宮求見。

前者他與張氏成婚多年,至今也只有那一個孩兒,待得真如寶貝蛋一樣。後者剛成婚沒兩年,媳婦肚子爭氣,一舉得男,那也是寶貝蛋一個,可都不願意教孩子有半點閃失。

當初梁山泊諸人,許多都是近幾年局勢安穩後始成的親。孩子盡都處在年幼時候,對於痘瘡這種小兒惡疾,是人人畏如猛虎的。如今聽到竟有此等的好事秒事之後,那裏還按耐得住?

陸謙穩坐釣魚台,看著城內沸騰起來的議論聲就仿佛長江裏的後浪,確確實實的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無聲的笑了。

他心裏很是感慨,當初在謠言兇猛時候,陸謙也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挑釁。很想用強硬手段展開反擊。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柔軟”。

畢竟,就是神仙也管不住人是怎麽想的,至高無上的皇權在謠言面前也相形見絀,要不然後世的雍老四就不會名聲那麽壞了。

而如今看來,至少這效果是不差的。

“詔曰:醫者,通天地人之理,以保身,以保人。今太醫署上下汲汲苦心,始成牛痘,功在千秋,利福百代……”

當時間進入六月,事情發酵到一定程度時候,這一日的《新聞報》頭版頭條正式刊登出了關乎痘瘡的正式消息。

“牛痘”二字正式進入了天下人的眼睛。一時間,總領太醫署的安道全身上的神醫光環更加渾厚三分。若是要用一個成語來表示,那是再沒有“萬家生佛”這四個字更合適的了。

雖說這個‘攻堅戰’的起始是陸皇帝,是他在兩年前提點安道全主意牛痘。而後安道全帶人,經過前後兩年時間的反復驗證,取得了牛痘之可靠性、安全性的大量實例證明。事實會說話,這個東西的的確確就是‘痘瘡’的天然克星。

“臣實是惶恐。此事多賴陛下,臣有何功勞,卻貪天功為己有……”安道全額頭上都冒出一層冷汗來。這事兒他真的貪‘老天’的功為己有了。錯非知道陸謙斷不會有意挖坑埋了自己,他兩腿都能軟成面條了有木有。

實是因陸謙在這件事上,把自己摘得過於幹凈,全部的功勞都推到了安道全身上。

“安卿不必驚慌,此事朕自有計較。”陸謙安慰著安道全,便道:“你我有兄弟之義,朕就不瞞於你。講實,民間百姓對於痘瘡是深惡痛絕,又深是恐懼,如此一頭無比兇殘之病魔為我大齊所降服,那於整個朝廷的威望上都將有一波大幅度提升。朕本人,作為大齊的皇帝,豈能無利?這方是大實惠。其已為朕所得也。”

陸謙沒必要去沾這兒的功勞,他可不是人韓岡,有那孫王傳人的名頭。陸皇帝現今頭上只蓋著‘百戰名將’與‘仁義’兩個戳,若忽的來沾醫學上的光,反倒有可能弄巧成拙,被人看做是貪臣子功勞為己有,甚至擴大化到他所有的功勛都是搶奪來的,而聲望為之一跌。

陸皇帝實沒必要冒此風險,“朕實是希望安卿身上的‘神醫’光環能更加明亮,如此日後於朝廷當有大用也。”這天底下的很多事兒,皇帝老子說了許都沒人會聽。可若是有大名望的人說來,那就會被臣民們深以為然。

尤其是術業有專攻之事。

而至於這“牛痘”,陸謙用屁股想也能知道後世的評價,中國醫學上的一巨大進步麽,但他真不覺得有甚稀罕的。小小一個牛痘又不能叫中醫跨越式的進入化學時代,還能有個屁的巨大進步。

他更關心的是朝廷和他個人的聲望,關心的就是此舉能夠凝聚到的人心。

太醫署上下參與了“牛痘實驗”的醫官們一個個都受了重獎,種痘的工作也將在接下的日子裏於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以此來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

畢竟這可是痘瘡啊。

從“痘瘡病毒”進入中國的那一日起,任你王公貴族也好,平頭百姓也罷,碰到他全要聽天由命。如果陸謙只是這個時代的一屁民,那麽當頭上的朝廷忽的發明出“牛痘”這一根本性解決痘瘡威脅的“疫苗”時,那安道全在他眼中便會成為活菩薩,成為神醫中的神醫。

種牛痘第一批被推廣的地方是益都和濟州。

一個現在的國都,一個過去的老根據地,意義非同一般,從這兩個地方最先開始無可非議。

而這個消息被傳播了後,益都城內的百姓們可謂是載歌載舞。尤其是消息傳來說,那第一處接種牛痘的就是承福坊小學堂,第二處接種牛痘的便是女校。那是最後一點的顧慮也沒了。

只是如此消息傳到廣南的時候,趙桓卻險些沒一口血噴出三丈去。

他一路倉惶逃到廣州,顛沛流離,如是驚弓之鳥,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可謂是吃夠了苦頭。偏到廣州的第一日,三阮還自海上向廣州發起了攻勢,趁宋軍一時無備,沿著水道,一路勢如破竹,險些殺到了廣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