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烈火焚城

二月末時,中原正值春暖花開時節。

大宋朝兩處戰場上正戰成一鍋亂粥。江陵城內,趙佶尚且未曾離去。自那日裏蔡京忽的發生,請乞大藝術家西巡,留太子趙桓留守江陵之地。那就如一鍋熱油中陡然被潑入了一勺水,噼裏啪啦的油花四濺,好不熱鬧。

江陵城內瞬間亂成一鍋粥,那走與留,各有支持,彼此爭論直若白熱化。較之戰場上的廝殺,猶炙熱許多。

以至於趙佶都有成驚弓之鳥之勢,卻依舊待在江陵城,不曾離去。

無奈何,大藝術家尚且要臉。需蔡京等人將一幹首尾盡數擺平了,成功背鍋後這才擺駕西巡。

縱然世人皆知其本色,可有那一層薄紗遮面,就如那皇帝之新衣,不管你們信不信,我自己是相信自己確為形式之所逼,不得已而西入川蜀滴。

關西,魯智深已經引著大軍殺入了涇原路去,其帥臣席貢舉起而降。更坑了秦鳳帥趙點一把。秦鳳兵集結於鎮戎軍,也就是後世的固原,以便能在危急時刻迅速增援涇原路。可席貢這麽一降,使得涇原路門戶大開,魯智深引著關西軍團主力在秦鳳兵方才收到席貢投降的消息,從而人人懵逼的時候,出現在了秦鳳兵前,叫趙點登時坐蠟。

他是站不能站,退不能退。打打不過,退又不能真的棄守固原。

魯智深如是借機分兵懷德軍,也即是平夏城。從那兒橫穿向西,過六盤山的北垂,那兒是有道路可越過六盤山的。抵達寺口子後,沿著道路向南。那一路上雖還有九陽寨、鎮羌寨、懷遠寨等,卻可以繞到“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的兵家必爭之地鎮戎軍背後。

當然,想要進入到好水川,那還是要拿下鎮戎軍的。否則就只能沿著山間小路向南穿梭,費時費力,好出力不落好。彼處小道的容量皆是太小,後勤補給困難,不便大軍通行。只有是打下鎮戎軍來,經好水川再向南沿著瓦亭川,方可一條大路的直抵秦州天水也。

趙點一邊要秦州大量的向前線提供糧草,一邊全力抽調後方兵馬,甚至想熙河經略使王倚求援,以至於秦州空虛。被雙頭蛇解珍與副將獨角龍鄒潤,引著所部兵馬,沿著陳倉渭水峽道,出其不意的直襲取了秦州。稍後李彥仙與楊可世、楊可勝兄弟引大部隊,丟棄一切後勤輜重,只帶五日幹糧,輕裝上陣,亦是沿著陳倉渭水峽道,抵到秦州城。

梁山軍的援軍和楊家兄弟舊日裏在西軍的名頭,叫剛剛易手,只表面平靜,暗地裏波濤洶湧的天水城迅速平靜了下。彼處乃秦鳳路之路治,錢糧軍需,盡數都有。奪下城池,那就擁有了一切。待到陸謙大軍再一次殺到樊城城下的時候,趙點所率的秦鳳兵,後路儼然已經斷絕。這對於趙點本人來說,乃是很悲傷的事情。

陸謙對關西的戰事並不掛心,蓋因為敵我實力差距太甚,且在過去的寒冬臘月,梁山軍軟硬兼施,那成果是豐富的。趙點即使能聚集兵馬在鎮戎軍抵抗一時,也扛不住一世。不,他怕是一個月都難支撐。

這宋軍在關西的局勢是日漸步入絕境,然樊城內的宋軍也在承受著痛苦的煎熬。

梁山軍在進抵南陽後,就叫人在樊城城內散播些沒頭帖子,教城內百姓早早出城避難。稍後大軍抵到城下,陸謙先叫人傳書招降,後者守將乃張瓊,自然不會投降。“我乃大宋將軍,豈能屈身以侍爾等叛逆之臣?想招降我,且死了這條心!告訴陸謙賊酋,有本事且來攻城。我樊城上下具大宋忠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如此,陸謙就也無須再做客氣。

很簡單的事兒,就是上梁山砲。只是所用之砲彈卻非石彈,而是火油彈。

此物制造容易,只需以木殼包裹陶罐,內置油脂與木屑、草團即可,重量可至五十斤。外層木殼亦是輕薄,浸染油脂,發射時候先點燃木殼。油彈遠遠拋出後,但是落地,便是於水面中,木殼陶罐亦能破碎。炸裂破開時候,油火必然飛濺,並且燃燒熾烈。

若是落在人群中,雖然場面會很不人道的。飛濺到人身上便是全身是火,在如今時代環境下,如是受害者,幾乎不能不可能活下來。想想一個個火人到處亂竄、哀嚎的場景吧,絕對是地獄啊。

這也是陸謙早早叫人發出沒頭帖子,叫樊城百姓早早出城的緣故。

燒死守軍,陸謙並不覺得有甚違和,可要是大火湮沒了樊城,把城內百姓燒死了數以千計,這就心有不忍了。

“聽我號令——放!”

一輛輛砲車後挑著一個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火油彈,隨著一聲號令,一顆顆火球劃破長空,向著樊城落去。

那許是正中城頭,許是落入了城內,也有落到城外的。可無論內外,那一顆顆火油彈落地的瞬間,登時在銀瓶乍破水漿迸,凡被火油給洗禮的人,無不是一聲哀嚎,直若墜入了深淵地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