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長安城下,故人相見

“什麽?宋軍出城偷襲?”

清晨起來,陸謙沿著渭水河畔溜達了一圈,剛回到行在,就聽樂和來報。結果魯智深遞來的奏疏,大致的掃過一邊,他呵呵的就笑了起來。

這劉法果真是有本事的,不留痕跡的把釘子埋進了大軍的民夫丁壯裏,一遭發作就是四座軍寨同時起火,且那些釘子兀自還能與城內保持著密切聯系,而不被發現。

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

至於損失,張仲熊部折損兵馬不下兩千人,算上傷亡,這都損失過半了。雖然這一戰中他們的變現端的不俗。

可是軍帳區能叫幾個細作混進去放火,還正是趕在寨門開啟,內外兵丁互換時刻。那也怪不得營寨會跟紙糊的一樣,被西軍一捅就破呢。但在戰局整體上卻是梁山軍占了優勢。後者在遭到偷襲時候,處理得當,全軍示之以定。可說是無形中給西軍制造了極大地麻煩,打亂了劉法的設想。

稍後,陸謙就顧不得嘆息張仲熊命薄,這事兒出了,那就必然受懲。誰叫他倒黴,人劉法選中了他呢。而是先惱起了城內的諜報司和李彌大來。城內這般準備豈能不留下蛛絲馬跡,他們竟然毫無察覺。想起早前他們傳出的消息,這個時候還有甚個不明白的?

人劉法就是用這做幌子,來消耗梁山軍精力,浮躁梁山軍軍心,疲憊梁山軍體力。偏偏這次起火的四處營寨,都是有軍將引兵日夜巡哨的。

如張仲熊處的牛臯。

不過也就是這了,兩邊鏘鏘打了個平手。西軍在張仲熊寨沾了點便宜,卻因為天色將明,四周軍寨紛紛有動,而被劉法急命兵馬接應回去。且叫張達、張深等引兵從其他方向出擊,好做掩護。一場廝殺,好歹把人接應了回去。只是早前賺到的那點便宜不僅又都丟了進去,還更倒貼了一把。

陸謙仍舊沒抵到城下,可他相信‘知恥而後勇’這五個字,相信挨了一棍後的梁山軍必然會驚醒的。這事兒出來,頭一個上疏請罪的就是魯智深,第二個是蕭嘉穗。這次他為大軍參軍,陸謙與許貫忠都不再軍前,他就是魯智深的軍師。

城內的諜報司與李彌大是緊隨其後,尤其是後者,更直白的說是自己一時貪生怕死,而誤了軍國大事。倒是叫陸謙再一次領會了這讀書人的二皮臉,無敵了都。

但這也叫他第一次對李彌大上了心,對他這個人上了心,而不是他做的事。

能這麽幹的讀書人,人才哦。

而再來說長安城內,宋軍出城與梁山軍一番大戰,最終退回城內。那劉法最初叫人只管往勝利了去宣揚,但人的眼睛不是瞎子。長安城常被石彈轟打,最容易的毀壞的就是城垛和敵樓,現下城垛被木女墻、木牌、竹排給頂替,敵樓則被硬木架給護著。可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損失,尤其是那些木框架和木女墻之類的。那都是打爛了再修,修好了再打爛。

掏苦力的可不止是西軍,還有長安城內的青壯百姓,後者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外的營寨,可以看到梁山軍的聲勢,那是不是被宋軍‘大破’一遭,誰都清楚,他們的眼睛不瞎。

諜報司再趁機煽風點火,李彌大則借機拉攏一二人物。

更不要說這城中還有吳玠這個人。早在引兵退回城內的當日,他就聽親信來報,說是有人在亂軍中看到了吳麟。

吳玠不知道為什麽兄弟不著人前來聯系自己,但想必是有因有的。可他知道這段日子不能輕舉妄動,劉法現下必然是盯得正緊。且他也不覺得長安城很快就會陷落,這般想著他做出的暫時忍耐的決定就也再正常不過了。

只是吳玠他不知道,這一忍,就叫他錯過了一個大好良機。

且說那環慶帥王似,人投降了。

在慶州城被圍的十五日後,他投降了。在環州守將慕洧率軍來援慶州被林沖擊敗後,王似選擇了投降。

他也是個聰明人,選擇了投降後,立刻就丟棄了兵權,將環慶路所余軍士盡數托於林沖。自己引著手下幾個軍將本來渭水,覲見陸謙。

陸謙得報,前使許貫忠前去相迎。後者一身青色直綴,頭戴綸巾,腳踏步靴,立在渭橋一側,神態悠閑陳定。背負雙手立在渭水之畔,除偶爾擡頭北眺,是半點煩躁也無。

身後跟著一群文武官員,再後是數百精騎。

從辰時正點直等到了近乎午時初刻,才見到那渭水以北去路上騰起一條黃龍。

卻是一支百十人的馬隊,為首一個正是王似。身側相隨之人,可不就是朱武。

這支隊伍奔到渭橋,立刻就止住了馬兒,為首的五六人跳下馬背,余者盡數等會。許貫忠看著大步行來之人,臉上盡是笑容。王似的投降於梁山軍實是立有大功的。這等消息待傳遍關西時候,怕梁山軍再向西打,那就是勢如破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