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關勝死了

濟州。

陸謙收到諜報司的信報後,樂得哈哈大笑。關勝這廝到底是栽在了劉豫的手中。一如正史中的那般。

這點他記得很清楚。因為被他屈殺的那位濟南府勇將關勝,據傳就是水滸中大刀關勝的原型。

劉豫在氣憤上任濟南府後。當年冬季,金兵殺入齊魯。他是膽小如鼠,可麾下軍民鬥志高亢。麾下關勝請命出兵,旋即凱旋而歸。叫劉豫驚愕之余就小瞧了金人,待金兵二次來犯時候,以兒子劉麟為將,領兵出征。

那關勝久在軍中,深得軍心,劉麟是誰?軍國大事,如此兒戲,軍心自然敗壞。劉麟如是大敗而歸,濟南城進而被金兵圍困,幸得張柬引兵來援,這才解了濟南之圍。

稍後金人使細作前來勾搭劉豫,期間腌臜那是不需多提,雙邊一拍即合。因關勝不從,劉豫悍然殺之,再獻城投降。

而眼下的劉豫依舊是背舊投新,而後關勝仍由他做了筏子。現在關大刀被打入大牢,整個東京城的軍政都由劉豫做主。可以說就是一顆熟透的果實,只等著伸手去摘了。

八月二十五日,陸謙正式出兵。以齊魯兵馬總管雷橫為前鋒,鎮三山黃信為副先鋒,文仲容、崔埜、周斌等從之。只先頭兵馬就有過萬兵馬,殺氣騰騰的直沖著東京城殺來。

李藝是真的臥病在床了,劉豫召集城中諸將軍議,稍加示意,果然內中還有趙家忠良。就好比那捅了關勝一刀的石猛,還有曹文錦,據說是曹彬後人。

兩人對趙宋還是忠誠的,雖然前者曾在戰場上落荒而逃。可這與忠誠並無幹系。就好比後世大名鼎鼎的飛將軍孫元良,誰敢說人是花生米的鐵杆死忠?但在戰場上,無論對內對外,人家一概轉進如飛,成就了除了閻王爺誰都追不上的‘飛將軍’之大名,真是能氣煞李廣了。

如是,劉豫就再撥調一支兵馬,由著石猛、曹文錦引兵出城紮寨。畢竟東京城太大了,守軍又是有限,一味的固守城池,並非良策。

曹文錦全副披掛,提根亮銀槍,騎了匹青駒,帶著一千東京弱卒,沿大路行進。

他一貫是在後督糧的,從未真正上陣廝殺,這次領兵出城,雖然危險巨大,但是能抖擻威風,自也心頭大樂。那些軍卒也多是四方的遊散之徒,劉豫舍不得拿那些像樣兒兵馬出去送死,就點撥了一些新兵去。走得稀稀拉拉,勉強成個隊伍。偏偏曹文錦初次為將,行進中便把令旗招展,要重新編排。如此只是從內城開到外城,全軍已然全不成隊形。曹文錦卻只看得興高采烈。

走了小半日,抵到金明池舊址,望見廢棄的皇家園林建築,前方哨馬來報:“前方有敵。”行走了多時,兵士奔得疲憊,隊伍更散。曹文錦忽的聽報敵情,直傻了眼。這時就看到遠處煙塵大起,身邊人驚道:“果有軍馬前來!將軍可早做準備!”

曹文錦臉色大變道:“梁山賊何以來的這般快?”出兵的時候不曾聽聞啊。

身邊一指揮使只催促道:“且休管則個。是戰,是退,還請將軍速拿個章程。”

而曹文錦三十二個牙齒捉對打架:“這這這……你且看如何是好?”

指揮使立刻道:“敵勢不明,不如先退。”

“好好好,就退就退……”曹文錦回頭便大叫著:“快退,快退!”指揮使不及制止,就見被他這一喊出來,那一千孬兵,個個亡命奔走,須臾之間,卻把曹文錦和指揮使兩孤單單撇在當處。曹文錦是大驚失色,急急轉馬,恰此時候又聽得背後殺聲漸進,心下著實慌張,兩腿篩糠似抖個不住,慢說夾住馬腹,怕是走馬都不成了。

指揮使忙去拉他馬韁。這時背後軍馬已近到不足百步,當先一員大將,身長六尺,紫棠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須。手提大杆刀,高呼:“鄆城雷橫在此!”曹文錦被他暴雷似一吼,嚇得一哆嗦,險些墜下馬來。手中的亮銀槍都墜到了地上。

雷橫做了半輩子的縣衙都頭,一雙眼睛也是有神,看他如此不濟,卻是個將領打扮,心中好不恥笑,卻也待捉了問個明白。料這廝不敢隱瞞東京城內的軍情。

只是不想,恰在此時幾支流矢飛來,那其中一箭正透那人脖頸,曹文錦翻身墜下馬來,眼看是死透了。那身邊的指揮使怒氣勃然,振奮起精神來,挺槍直取雷橫,只一合,被雷橫斬於馬下。

這時稍落後頭的石猛聽到前面嘈雜大作,片刻之間,曹文錦部下的潰兵就潮水般沖下來,頓時把他部沖得七零八落。石猛大驚,就待整頓,雷橫率軍已挾風殺到。

石猛回馬便走,但其一身文山甲,早被雷橫看到。叫手下一撮弓弩好手,齊齊射去,箭矢穿空而去,就看那將連人帶馬都攢到地上,已經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