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誓死以報皇恩

要說這天下第一有名的‘神醫’,莫過於安道全無疑。可這並不是說他就真的天下醫術第一,更非是內科、外科、婦科、骨科、兒科等,全都第一。

楊老吉就是一不差他甚個的名醫,前趙宋內廷禦醫,尤其在調理溫補方面。安道全也自認要避讓一頭。

自從供職於齊魯,楊老吉已經不止一次出入齊王宮。可他來此再多次,心中兀自會被震動。

太簡陋,太簡樸也。

此刻被一內侍引著,通過夾道進入後宮。那隔墻遠一點就是前庭的奉天殿,近一點是各式小偏殿,石板甬道穿過,前後都是持刀搶挺立的侍衛親軍。

楊老吉徑直到了北苑,在門庭出見有內侍等候,交接後前者退去,他被領著進去,卻是一處小房子,內中有座椅,有茶點,內侍的態度極好,滿臉是笑:“您且在裏面歇息,待夫人起身便來傳喚!”楊老吉卻不敢拿大,北苑的潘夫人名下是只有一女,朝堂上也聲勢不旺,但人家受寵,這便足矣。

按照陸謙定下的規定,平安脈五日一請,人選不定,脈案一一記錄,若是出了差錯,自就是禦醫的責任了。

楊老吉端起清茶喝了一口,站窗前而望,這陸大王氣候已成,卻是於女色上仍這般謹慎,當真是難得了。

後宮至今也才是一後四夫人,其中一個還是中看不中用的。這陸大王倒是個長情的。

楊老吉不懂的前朝軍政事宜,他眼中除了太醫院,便就只看的到後宮。

陸謙沒有老娘,後宮名義上是方氏主持,可方氏限於身份,對南北東西四苑約束力有限,至少除去西苑的鄔氏,其他三位夫人那是都不怵她的。

如是,方氏也就不多操閑心,只約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享受榮華富貴就是。這宮內就是分治狀態,各自人管好自家事。可如此卻也難保日後不會從分而治之,變成群雄爭霸。畢竟,日後事,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楊老吉想著王後方氏,也不知道一胎是男是女。若是個女兒也就罷了,可要是男兒,就熱鬧多了。

陸謙並沒因摩尼教而對方氏‘另眼相看’,入宮以來,一直是榮寵不缺,且她平日也行事低調,讓別人抓不到把柄,故而,位置雖然有三分尷尬,卻也做的牢穩。

南苑、東苑,都在朝中深有根基。前者與一幹降官先天上便存有默契,後者與梁山泊老人中,交情廣泛。

北苑這位,出身最不好,可陸大王甚是寵愛。那膝下的王長女可不比南苑的王長子輕賤。

想到這一點上,楊老吉忽的失笑,現在才到哪兒啊。孩子還小著呢,想要奪位,且看二十年後吧。陸大王的身子骨可不是一般的強,看也不似後周世宗壽衰之像。要爭也要等到十幾二十年後,而那時自己保不準骨頭都朽了呢。

這兒只是齊王宮日常的一幕。陸謙不會去注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就到中秋節了,眼看這他就又要起兵了。這個時候調兵遣將,籌備糧草軍餉,還要早早準備好差遣的大小官吏,太多的事情等著陸謙處理。

不說每日裏都忙的腳不沾地,把人抽成了陀螺,卻也一連七日宿在書房。要知道,這位大王可是頗有些寡人之疾,身體嘣棒。這若不是真的忙碌,如何會一連七日不如後宮呢?

直到中秋節前兩日,才算清減了來。一應事物處理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就只看轉運使的了。扈成人早就不在益都,坐鎮濟州都有段日子了。

如是,八月十五當日,陸謙大宴群臣。前宮後宮都是熱鬧不凡。席間北苑潘夫人略有些不適,被請到偏殿裏歇息。眾文武重臣之家眷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卻也只面上不漏分毫。

“娘娘,楊禦醫、張禦醫到了。”

方氏跟前的姑姑小聲通稟著。方金芝聽了臉上毫無變化,人卻離席去了偏殿。很無奈,這就是正室夫人的職責。

楊張二者給方氏、潘氏見禮,後者也是中原名醫呢。方金芝看著潘金蓮果然臉色蒼白,倒不似有意在假裝。不敢耽擱,忙叫楊張前去診脈。

潘金蓮實則心中也是不舒服的,凡是這樣的大宴,忽的離席是很叫人覺得丟臉的一件事。還很可能開罪了方氏。

而楊張二人心中也暗罵MMP。陸謙舉行大宴不止一次,前遭都未曾出事,何以今天偏偏北苑的潘夫人就不舒服了?

那安道全與另外一人在前遭候著,他們倆更擅長婦科,因而配在了後院。心中再是不願,事兒來了也是躲不開的。

楊老吉認認真真的給潘金蓮請脈,不多時臉面就皺了起來。最後掛著一臉笑意道:“夫人身體康泰,即使偶有小症,亦不甘大事。只臣心中還有猶疑,不甘輕率做結,感情張禦醫會診。”到底是東京城裏做過禦醫的人,拖人下水的技能不要太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