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拋磚引玉

三月初,天日已熱。而伴隨著梁山軍在涿州鎖城高畢,契丹南京道的局勢便就急轉而下。

首先,騰出手來的梁山軍以極快的速度掃蕩了良鄉、房山等縣,這些地方都是空蕩,教梁山軍勝的容易。如是,大軍士氣更高。

其次,陸謙親率步騎三萬余人,直逼南京城下。

那南京城中也有遼軍小兩萬人,卻只敢看著陸謙在外頭耀武揚威,手下兵將連連搦戰,而不敢出城池一步。

天祚帝就覺的自己面皮正被陸謙大耳刮子的猛抽,都要抽腫了。他不相信‘兀顏光兵敗被斥,貶官下獄,病逝牢中’的消息陸謙會沒有聽到。雖然兀顏光這位十一曜星將之首,死的著實快了些來,叫人一看就覺得其中有假。但這件事意味著什麽卻是無比明了!

現在天祚帝心中有種陸謙不依規矩出牌的憤怒。而南京城內一幹遼國權貴,也是一樣的憤怒。雖然契丹是沒落了,可是被陸謙這麽個賊頭踩在頭上耀武揚威,拉屎撒尿,教他們感覺到了恥辱。

尤其是保州屠戮的消息傳來,契丹貴胄才不會為底下人解說期間的緣由,更不會說陸謙只是誅殺當日保州一戰之遼軍,那安肅與廣信兩地的駐守兵丁,投降者一律不殺的。只一味的宣講陸謙要把契丹斬盡殺絕,如此激的城內小兩萬兵馬是同仇敵愾,激昂亢奮,誓要與梁山軍死戰到底!

更名為耶律彥光的兀顏光勸道:“陛下息怒。陸賊這只是在南天門上搭戲台唱高調。你看他只在城下叫囂,卻從不發兵真的攻打城池,便可知其色厲內茬也。且他這般的叫囂只能叫我城中的勇士紛紛激怒,人人憤慨。此時陛下愈是隱忍不出,軍心就越是激蕩,如那泛濫之洪水,越是堵塞,待其潰堤決壩之時就越發不可阻擋。今日我城內之軍亦是如此也。陛下何憂之有?”

耶律彥光不愧是天祚帝的心腹,固然是因為他一身的好本領,也是因為他對天祚帝太熟悉了。“且據奴婢多日觀察,陸謙賊子現今屢屢分兵抄掠東南。乃是為了財貨錢糧。因我軍只一意守城,叫其氣焰越發囂張,亦越是疏忽大意。那分兵出去的人馬從最初的一兩千人,已上揚至三五千人,想來日後其兵力只會更多。陛下可遣派精騎數千,趁其不備,攻而殺之。再放出謠言說已經責令邊地大軍返回勤王,援軍不日即將抵到。那陸謙也知曉緊靠手中的兵力破不得南京,一旦受挫,定生去意。屆時……”耶律彥光沒有把話說完,天祚帝卻是腦子再笨,也聽得出那兩字後的意思。屆時靠的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了。

而這般且不提最後的結果,只要能勝過陸謙一陣,壓一壓賊軍的氣焰,就能讓天祚帝三伏天氣裏如喝了冰水一樣爽快!

“好,此計大妙!”心情振奮下,他擡頭去看耶律余睹,後者抱拳躬身,耶律彥光這番籌劃確實不俗,他也無法可說。“臣唯恐中了陸賊的誘敵之計。”

耶律彥光聞言大笑,“我軍所處皆乃騎兵也,熟知地理,打不過還走不得麽?”耶律余睹無言以對。

看到依為肱骨的兩員重將英雄所見略同,天祚帝就更是高興了。

而此時的陸謙軍中,一支三五千人規模的梁山軍正牽著馬兒載著糧,高高興興的回營了。這正是陸謙派出去的那支外出抄掠的隊伍。

但作為這支軍隊的主將,劉唐、李應二將卻面色有些郁郁不樂。

二人回到營中,先到大帳裏向陸謙交令。陸謙聽了他們今日抄掠牛馬三百多頭,糧食二百車,羊五百余只,很是感慨,這數量對應出動的梁山軍兵力,可是太少了些了。但還是笑道:“來人,把那所獲之羊盡數殺了,再揀二十頭肥牛,犒勞全軍。”對於劫掠所得,他是毫不吝惜的。邊叫那劉唐、李應二將入座來。

赤發鬼為人直快,並不入座,站在帳下當即就說道:“大王,贖俺直言,這南京城的四周百姓多已知曉我軍在抄掠牲畜糧米,無論貧富,紛紛逃散去。兼之那有錢有勢之人,多已經逃入城中,或是已經逃避北上。大軍再搶掠下來,真就只能在平民百姓手中索糧了。”

這幾日,梁山軍的目的是南京城外的權貴莊園,大小牧場,以及富裕的兩族地主豪富。並沒有徑直對平民百姓下手。可這財富是有限的,不是今天收割了明日就能再長出來。時到今日,雖然才短短幾日,那些漢族、契丹的地主權貴們就都聽到了消息,沒有事前逃入城中的人紛紛棄家而逃。這要接著再下手,可就要把目標對準平民百姓了。

赤發鬼當然不會把這裏的百姓與中原漢土的百姓等同看待,但看著城外那些穿著漢服,說著漢話的人,也確實難以下手。

要知道,梁山軍一直來自詡是正義之師,是除暴安良之軍,現在要忽的搶起平民百姓,即使這些平民百姓是‘外國人’,那也感覺著違和。更不用說這些‘平民百姓’還都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