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歷史小白

真定城內的秩序並不安穩,一是北地的達官顯貴紛紛湧來,緊張的外在壓力叫本地無法安定;二是因為李邈招納的數千壯勇。

這些人固然不敢犯下大錯,但也時常有調戲婦女,或是強拿強要的事兒生出,攪的市井不安。

李邈卻不敢過於嚴格的去邀請他們,蓋因為,此時此刻,他正是需要依賴這些人賣力。在這離亂年間文人總要讓武人一些。

只是這般就叫真定城內的百姓受了苦,好在趙宋以文馭武的‘遺風’還在,那些壯勇還不敢太是過分,更不敢去招惹那些城內有頭有臉的士紳名儒。

如是,旬日不到,在李邈半點都無察覺的時候,陳瓘已經將他手下的墻角挖跨了近半。

而此時陸謙已經掃蕩安利軍、衛州、磁州、洺州、恩州等地,大軍進抵邢州。

邢州即是後世之邢台,位於太行山以東,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故黃河以西地。當今之世,邢州最出名者莫過於白瓷,天下貴賤通用之,甚至遠銷海外。其次就是冶鐵,東魏時,綦毋懷文就是再次發明了灌鋼技術,坑冶甚多,年產鐵量占整個河北之四成。雖歷經了田虎之亂的摧殘,但底蘊還在。現任知州也是歷史上的有名角色,在兩宋風雲中有的一席之地,這人正是李綱。

李綱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李夔,通曉軍事,隨呂惠卿抵禦西夏來犯有功,官至龍圖閣待制,現任京西南路安撫使。李綱則是政和二年進士及第。政和五年,便官至監察禦史兼權殿中侍禦史。但不久即因議論朝政過失,得罪了蔡京,被罷去諫官職事,改任部員外郎,遷起居郎。後來河北州縣空缺多而無有人才遞補,李綱便旋即被提拔,知邢州事。

彼時有流民潰卒在邢州各縣之間為盜,數量不可計算,其勢大者能有千人眾。李綱到任後,盡力處置,將其盡皆蕩平。他就如李龍一般,召集丁壯,捐募錢糧,聚集兵勢,更叫人煉鐵治兵。如此不過兩月,邢州局面就為之一新。

只是可惜,這時間太過短暫。正月都還未過,陸謙不僅兵發河北,前鋒更已經殺入了邢州。

邢州南路當先有一條河流攔阻了梁山軍去路,這就是渪水。為漳河的支流之一。此地本來有一處宋軍兵寨,此時兵馬也全撤入邢州城。

如是,王彥引身後的“忠勇軍”五千余人為先鋒,魯智深督兵萬人為後續,直奔邢州城下。

所謂‘忠勇軍’,即使梁山軍一路掃蕩來收攏的宋軍,從中擇選願意青壯且願意從軍者為之。忠勇軍之主將就是王彥。陸謙甚是信他,不只是因為王彥頭頂氣柱,亦因為他已經再難回頭。

王彥亦是知曉此番戰事關系自己日後的前程。他關鍵時刻選擇投降,實乃是對宋廷喪失信心,當然說他怕死也可。但梁山軍與北宋到底是一個民族的內部矛盾,比之投降異族,這恥度可就減小許多。王彥如今投效梁山軍,也是奔著搏出一個似錦前程,自然用心竭力。

故而,聽聞李綱在城頭罵他背國惡賊,貪生怕死,王彥也只是冷笑。“有種,待爺爺破了這城子,將你拿下,你再來嘴硬。”

當即點出一人,喝令他部整軍攻殺。大軍直奔邢州,一路上行進甚快,自然不會攜帶諸多的攻城器械,可他認為這邢州城內的兵勇也不能同大名府相提並論,如是磁州、洺州的民壯丁勇,手下兵馬哪怕只是擡著雲梯,一哄而上,也能輕易克敵。

梁山軍共分兩大系,其一是大王親軍與五軍都督府下屬正軍;其二是各地方守備軍。在王彥眼中,後者雖不似往日的廂軍,卻也有幾分神似。而五軍都督府以及親軍所屬兵馬,卻就好比那就好比北宋的禁軍。他自然是期望著進入禁軍的,而不願日後被留在地方任守備軍官。這般來,他就要在沙場上多立功勛,多建功勞。

這忠勇軍明顯就是臨時建制,不看委任他的官職——統制官,梁山軍何時有‘統制官’這樣的趙宋職銜了?

那守備軍就只有守備【縣】——兵馬使【州】——兵馬總管【省】三級。五軍都督府下屬則也是簡單,有正位都督,有左右副都督,有左右參議,再下便是參將數人,各府數額不等。

王彥瞄準的便是參將。他本是張所麾下首將,這格位已經夠高,只要他能立下功勛,被補入五軍都督府,是水到渠成麽。

“弟兄們,今日之戰乃我等歸入大王麾下的第一戰,都於我打起精神來。”剛改換門庭,不顯露出手段來,如何能得新主人看重?那忠勇軍之將,於王彥處領了軍令,亦不覺有懼怕,回到自家陣中高聲叫道:“打破邢州城,要賞錢有賞錢,要田畝有田畝。梁山軍從無欠餉,你們中可有誰不要錢不要地的,都給我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