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再破大名

“轟,轟,轟!”一連串震天動地的巨響,大名府高大的城墻承受著砲石的一次次撞擊,沙塵碎粒飛濺。

這座城池梁山軍已經打破過多次,但如眼下這般堂堂正正的攻城,還是第一次。

敵我實力懸殊,何須用巧用計?須知道戰場上用計就是用險,能以堂堂正正之師,摧敵鋒於正銳之時,合正之勢,得名得益,簡簡單單,是最好不過。

郝思文身披重甲,騎一匹高頭大馬,立在前軍主將魯智深之後,面色凝重,眼睛泛紅。雖早知道梁山砲的厲害,更吃過那般痛苦滋味,但卻從沒站在同袍的位置上親眼看過梁山砲對敵,那果然是厲害。

有此攻城利器,何城不能得?

而大名府這樣的重地城防都擋不住梁山軍,那天下還有甚地能阻擋得住他們?郝思文只想著這大名府城早日被轟塌,他好殺進城去,好生建功立業。

城外平原,梁山軍旌旗如林,一個又一個的步甲方陣,殺氣連天,靜待著破城。

這已經是攻城的第十日了。這些日子中,陸謙分派人馬連取孟州、高唐、德州、淩州等黃河北岸之地,再叫人破濮陽開德府,輕取彰德府,趕得童貫那廝,從大名府一路逃到安陽,再逃邯鄲。彰德府被姚政、嶽飛引兵輕易拿下後,他連邯鄲就不敢再待,直越過洺州,逃去了邢州境內。

而大名府城下,則上百架梁山砲晝夜不停的輪流轟擊,十天中光是壞掉的石砲就不下三十座,卻也把大名府城一角城墻轟的搖搖欲墜。

大名府當然有甕城,可梁山軍的著眼點卻不是城門,而是城墻中段。十天的攻防戰中,張所也頻頻調派床子弩來攻擊梁山軍的石砲陣地,可有那高大沉重的盾車做防護,床弩固然犀利,卻也不能得手。反是被梁山砲頻頻摧毀,徒增傷亡。

“可看清了,梁山賊果真再增添了石砲?”張所滿面風霜,雙鬢已經花白。短短時日裏,他卻似老了十年。

“父親,千真萬確,我們都清點數遍了,確是五十架無異。”張憲焦急道。這足足五十架梁山砲被陸謙放到了大名府南城樓正面,雖還未開始擊發,卻必然是一禍害。

張所心頭早就存下了死志,可聞言心中還是一緊。

梁山砲是賊軍利器,從出世至今已有數年,朝廷卻始終未能解起奧妙。可見梁山賊防守縝密。但如此做也必然會叫其產量大幅度降低。

這就好比早前的交子,其印刷所用之楮紙,有官方在成都城外設立“抄紙院”,督造生產印造交子用的專用紙張。內中計有:掌典10人,貼書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鑄匠2人,雜役12人,廩給各有差。所用之紙,各有定數,嚴謹流通於外。

張所如何知道這世上還有“標準化”這一說。那梁山泊的諸多零部件就是有數量廣大的木匠組織生產,真正需要保密的是其結構圖,以及內中少量的零部件。

“傳令下去,城樓處再增一營人馬,同時百姓征集加倍,務必要在城破之前築好二道城墻。”張所卻是在那屢屢遭受撞擊的城墻後又築起了一道城墻,或者說將那一段變成了向內的甕城。

說完,讓人取來甲衣,穿戴整齊後,帶領著一眾親兵,向著城樓那裏行去。

轟!轟!

轟!轟!

還未來至城樓近前,已聽到一聲聲的轟擊巨響,卻是那城門樓處也已經被砲石轟擊。

張所沉著一張臉,親兵的保護下,快速步上城樓。

就見那外頭的甕城已經被打的淒慘無比,女墻、敵樓盡數垮塌,只有堅固的城墻還在屹立。

張所來時正趕上遠處梁山軍又發射一輪砲石,數十枚鬥大的石塊,呼嘯著砸來。九成以上都命中了甕城。

轟!轟!轟!

大塊的夯土凋落,張所站的位置雖有些遠,可也感覺腳下微微顫動。

“張相公,這裏太過危險,您怎能親自登城?”守城將領一見張所上了城樓,立刻驚叫道。

張所卻半點不語,只臉色凝重的盯著遠處的梁山軍陣營。

而此時的陸謙亦立在一處高台上。只是他的神色卻無半點凝重,氣定神閑,周圍親兵個個筆挺著立著,台上台下是袁朗、呂方、郭盛等守護,那雖是處在戰場上,整個人卻如是在王府後院欣賞著傲雪而立的臘梅,自有一股閑散舒意。

“大王,今日那大名府城必破。魯都督來稟,已動用洞子,填充城壕,擴大通道。”

張所在內裏搗的鬼,梁山軍早就知道,那匆忙中壘築的墻體豈能跟真正的大名府城墻相比?

大名府城墻很高,若是沒有其他手段,只用雲梯攻城,進攻一方必會損失慘重。但是在城墻倒塌之後,再趁機攀登端墻呢?

當然,要進攻大名府也要先將城壕填平了。梁山軍已經足足轟擊了十日,城外的城壕自然有被填平,可現下魯智深卻覺得這寬度有些見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