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華夷之辨

吏部之後便是戶部,這是今日朝會的重點。雖然眼下時間都已經臨近黃昏,可是沒法,陸謙在登基稱王前便定下規矩,每月朔、望日,即初一和十五,例行朝會。時辰自也不會定的那般早——看看電視劇上,古代歷朝歷代時候的早朝著實變態。

有道是:官居宮苑,謾道是天威咫尺近龍顏。每日間親隨車駕,只聽鳴鞭,去螭頭上拜跪,隨著豹尾盤旋。朝朝宿衛,早早隨班,做不得卿相當朝一品貴,先隨著朝臣待漏五更寒。空嗟嘆,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

天不亮就起身更衣,著實叫陸謙不能理解。如是,他就定在了巳時正點,也就是上午十點時。

中午有兩刻鐘用餐時間,而後便一直進行到此刻,這重頭戲方才登場。

宗澤跨步走出班列,行禮奏道:“及到今時,河北難民、北地難民多集結於滄州,中原京畿道難民則集結於濟州,少部分湧入徐州與濟南。各處難民匯總,人口已超百萬五十萬。”要不然兵部招募八十個營的新兵怎麽會那般神速。

幾地的難民安頓、吃住、醫療、病疫、死亡等等情況,宗澤事無巨細的一一稟報,那般多的數字陸謙都記不下來,為由拿起宗澤遞上的奏折,來一一映照。

“……預計臘月時分,難民總數就會突破二百萬人。整個賑濟救治工作,已耗資三十三萬貫,粗細雜糧四十七萬石,粗麻布六萬匹,棉布兩千匹,棉被五千條,各類藥材近千石,鹽糖、蔥姜、粗茶愈千石……”

就梁山軍賑災的標準,難民每日四合不足的糧食,一月下來也只是一鬥多點。一百五十萬難民也非猛地一舉開到,而時間滿打滿算也不足兩月,按道理二十來萬石糧米都是綽綽有余。結果耗費粗細雜糧的數字卻是翻倍,原因皆在於那些被集結起的青壯民丁。

梁山軍可以一天兩頓給難民喝稀得,卻不能同等對待濟州、滄州、徐州、濟南四地動員起的無數青壯勞力,再加上那難民營的住房、水井、水渠等等,都需人力物力。如此之耗費,已經節省。

“據滄州的匯總,北地南來的難民之中,契丹、奚、渤海等族生民,共達三萬二千口。濟州、濟南亦有少量契丹難民,但總數不會超過四萬……”

一個很現實的難題擺在眾人面前,這些難民,尤其是那些契丹難民,難後要如何處理?

河北、中原的難民還好說,待到春暖花開時候,多是要返回鄉裏的。但是契丹呢?從反饋的情報來看,那裏的難民,無分漢胡,十個當中恐是一個願意‘回家’的都沒。

南京道、中京道的亂局,別說叫北地的漢民無個信心,就是契丹人也心灰意冷。這般便就意味著來年會留居中原的契丹渤海難民至少有三萬人,這雖不是個多大的數字,可放在遼國卻已經不小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契丹,皇帝的直屬宮戶【宮衛軍】在十萬戶上下,各部族牧民有十五萬戶,禦帳親軍兩萬戶,再加契丹貴族下屬之奴隸,契丹人滿打滿算也就百五十萬人。而歷經了幾年的戰亂廝殺後,契丹的人口數量必然大幅度下降,現在這三萬契丹、渤海等生民,已然是一塊肉了。

當然,如此多的契丹、渤海生民若真寧願落腳中原也不願意返回北地,契丹內部情況之惡劣,恐遠不是外表看起來的這般了。

“契丹、渤海之民雖有牧馬放羊,卻也多粗通耕種,不若將之拆散,安置於各地,移風易俗,長此久往,自可歸入我中國也。”宗澤的辦法具體來說,便是一改漢姓漢服,禁胡服、胡語、胡姓。二不準契丹渤海之民彼此通婚嫁娶,許與中國人家結婚姻,不許與本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入官為奴婢。雖然秉著儒家習性,他最後也說道:“契丹、渤海,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六合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當與華夏之人撫育無異。”

然宗澤的這一意見找到了聞煥章、許貫忠、趙明誠等人的反對。“夷狄,禽獸也。故孔老夫子賤之,以為彼國雖有君然不知君臣之禮、上下之分,爭鬥紛然。中國縱亡無君,必不如此。是其有君曾不如諸夏之亡也。”趙明誠這一番話將契丹貶低到了骨子裏。

聞煥章進言,“彼輩今日人少,方只三四萬人,日後者會何其多?大王素來胸懷遠大,志向遠邁漢唐,來日必然混一九州,鞭撻天下。屆時契丹渤海乃至女真之民將何止百萬,一遭悉收於內,臣恐釀李唐之舊禍。”

“竊觀昔日諸胡,為李唐所攝,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有求主官者,有登顯要者,有為富商大賈者。安祿山不反,何人疑之?古人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天地至理也。前車之簽,後事之師。今首輔言一蓋納之,安知無那隱伏之邪心,懷腹誹之怨咨。宜令復姓,絕其番語,庶得辨認,斟量處置。其典兵及居近列之人,許其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