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叫人驚喜

“小將呼延慶,見過大王。”

呼延慶大步走到,頭頂氣柱濃白雖淡,卻絕無一絲兒紅色。與呼延灼一同上前,步伐堅定,面色鎮定,無絲毫露怯,讓陸謙看了暗自點頭。

古人言,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這句話指的便是一個人的膽氣。

須知道,無論古今,秦舞陽那種人都數不勝數。

陸謙已不再是昔日梁山泊裏的土匪山大王,他手掌齊魯淮南之地,坐擁十數州郡,為一方霸主也,決定著千萬人今後之命運。

沒誰會用一顆平常心來看今日的陸謙,呼延慶表現如此鎮定,叫陸謙喜歡。

“二位將軍快起身。”陸謙聲音透著爽朗,對呼延灼、呼延慶道:“呼延將軍一路辛苦。能說服小將軍來為本王效力,實乃大喜事也。恰今日軍中眾多兄弟們在場,午宴當要一醉方休才是!”

雙鞭將面上露出感激色,自是曉得陸謙在為他搭台。“大王這般說了,呼延灼豈能推辭。午時必與諸位將軍喝個痛快。”

堂上的小旋風、宋江、吳用、盧俊義等等,聞言一通好笑。

呼延慶臉上也顯出歡喜,梁山軍這聯絡感情的方式與我大慫是迥然不同,但更合男兒的胃口。

“小將軍也要多喝幾杯。”呼延慶現年似才二十六七,陸謙呼他一聲小也是應該。

侍從搬來兩個錦墩,呼延灼、呼延慶坐定。

陸謙開口說:“首次聽聞呼延小將軍名號,乃是數月前閩地錢糧入滄州時候。待知曉其情後,小將軍之能叫本王嘆為觀止。上百艘糧船,數千裏海路,狂風暴雨,抵達滄州時候失船僅止兩艘,哈哈,神乎其神也。”

“本王自曉得河東名將呼延贊威名,老將軍聲威赫赫,乃趙宋開國名將。便自以為呼延家皆弓馬子弟,不想卻還有小將軍這般馭鳳識水之人。”

今日在座之人多是梁山軍重將,然他們對呼延慶的‘豐功偉績’卻無幾個知曉,了解更多的是近期的河間府平亂。呼延慶之能也就普通罷了。不想這廝在海上還有這般高能耐,頓時對之是刮目相看。

呼延灼、呼延慶叔侄臉上都閃過光彩,陸謙這般言語可謂是正搔著呼延慶的癢處,無疑為呼延慶臉上貼了一層金。後者頭頂氣柱的白色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了一截。

“小將軍初來乍到,呼延將軍就職武略院,於大政亦是不詳。還不知道我梁山軍現下正有一大難題,要得小將軍之助。”

呼延慶面上閃過激動,陸謙如此高捧,實是他先前意想不到的。“大王厚愛,小將受寵若驚。呼延慶願為大王鞍前馬後。”

“我等叔侄既蒙大王收錄,理當效力。”呼延灼亦道。

這般表態,以及叔侄二人頭頂氣柱的變化,叫陸謙很是歡喜。伸手指向小李廣,“二位將軍且看這位兄弟,姓花名榮,人送綽號小李廣。前不久與前後軍都督豹子頭林沖哥哥、立地太歲阮家二哥同引水陸軍三萬余,兵伐高麗,破其國都開京,威壓海東。”

“現今那海東之國奉我大齊為上,年納歲幣二十萬。”陸謙放出了一個深水炸彈,叫呼延家叔侄位置目瞪口呆。這消息雖說能大大鼓舞齊魯士氣,但陸謙還是忍耐了下,沒有發布。因為不久後他要娶正室,如此時候放出去,才好雙喜臨門。

“歲幣一事還在明年,我大齊當務之急,是盡力將江華島上的二百萬糧食,輸入內陸。”這個數額讓呼延家叔侄再次驚掉了下巴,而其他人身上則全體洋溢著幸福。

“小將軍當知曉現今河北亂局,且遼國更缺糧食。以糧換馬,此機千載難逢也。”陸謙簡單的說了幾個數字,叫陳觀、柴進、宋江三人臉上多有光彩來。“而戰馬之事困我中原百年也,趙宋與北虜西賊爭鋒,多吃彼輩馬軍苦頭。近來某便想擇一水草俱佳之地,以作養馬處也。”這與前話似乎有些不搭調,可實則兩邊有很大的聯系。

去歲梁山軍出沒東京城下,席卷了趙宋的天駟監,陸謙可打包帶回了不少懂馬之人,那可是整個大宋朝馬飼方面的最精華者,更不要說他手中還有那紫髯伯皇甫端這個政體獸醫編外系統的集大成之人。

此人是東昌府人士,陸謙早前曾派人去請,但人不從。待到陸謙攻取東昌時候,皇甫端更早遷移到他處。還是沒羽箭張清出頭才請此人前來效力。卻是二人乃是至交好友,皇甫端的去處,張清縱然不知曉也能猜測個七八。那叫人試探兩次,果然索得此人。

皇甫端在水滸中不顯山露水,在本書中一樣不起眼。縱然他的能力端的不俗,被引入梁山軍後展露手段,輕易便折服了舊有的那些獸醫。可說到底他也是一獸醫,便是神醫安道全的名頭現今也大不如從前時候。當年他“開膛破肚”,是何等的驚天地泣鬼神啊。但現如今的梁山軍何等顯赫,光芒早就把他遮掩了去,就更休說皇甫端了。